形態特徵 多年生蓮座狀草本。根狀莖短縮,自頂端發出3-5條等長或幾等長的花莛。葉蓮座狀,基生,羽狀或幾大頭羽狀淺裂或半裂,但植株常含有不分裂的匙形葉,全形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包括翼柄長4-10厘米,寬1-3厘米,頂裂片卵形、寬或長三角形,頂端圓形、急尖或短漸尖,有小尖頭,側裂片2-3對,半橢圓形或三角形,頂端鈍、圓或急尖,有小尖頭,全部葉裂片邊緣全緣,無鋸齒亦無小尖頭,極少邊緣有小尖頭,上面無毛,但下面,特別沿脈被稀疏的棕褐色多細胞長節毛或脫毛。莛裸露,高約7厘米,無葉或有1-2枚披針形的鱗片狀葉,被稠密的棕褐色的多細胞長節毛。
棕毛厚喙菊
頭狀花序 直立,單生花莛頂端。
總苞 圓柱狀,長1.3厘米,寬近1厘米,棕褐色。總苞片3層,外層長三角形,長8毫米,寬約2毫米,頂端急尖,中內層長橢圓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長1.3厘米,寬約2毫米,頂急尖或稍鈍,全部苞片外面沿中脈被棕褐色多細胞長節毛。舌狀小花10-16枚,藍紫色。
瘦果 褐色或棕色,長橢圓狀,壓扁,長4.5-6.5毫米,頂端截形,無喙,有6條不等粗的縱肋。冠毛棕色或棕褐色,2層,長1-1.2厘米,微鋸齒狀,易折斷。花果期7-9月。
栽培技術 盆菊的栽培在中國,最普遍的形式是盆栽。栽培方法很多,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種方式:
一段根系栽培法:在長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多用此法。培養全過程約需半年,即5月扦插,6月上盆,8月上旬停頭定尖,9月加肥催長,10-11月開花。
由於各地條件和技術不同,栽培的方法大致有五種:
①扦插後上盆栽培法。
②瓦筒地植上盆法。
③地植套盆法。
④盆中嫁接法。
⑤地植嫁接套盆法等。
各有優缺點,以扦插後上盆栽培法套用最普遍,花色正、花期長,但較費工。
二段根系栽培法:此法在東北及江西、湖南等地套用。5-6月扦插,苗成活後上盆,加土至盆深的1/3-1/2。7月下旬至8月上旬停頭定尖,待側枝長出盆沿後,用竹鉤固定枝條,使枝分布均勻,並用盤枝法調整植株的高度,其上加土覆蓋後,枝上又生根。當枝條長到一定高度時,還可再盤枝調整一次,然後加足肥土。套用此法,菊花外形整齊美觀,株矮,葉滿,枝健,花大,花期也長。因盤枝上又生根,故稱二段根系栽培法。
三段根系栽培法:是華北地區的先進栽培法。從冬季扦插至次年11月開花,需時一年。大致經過四個階段: ①冬存,秋末冬初栽植母本時,精選健壯腳芽扦插養苗。
②春種,4月中旬分苗上盆,盆土用普通腐葉土,不加肥料。
③夏定,利用摘心、剝側芽,促進腳芽生長,至7月上中旬出土新芽長至10厘米左右高時,選其中發育健全,芽頭豐滿的苗進行換盆定植。
④秋養,7月上中旬將選好的壯苗移入口徑20厘米-24厘米的盆中,盆土要求疏鬆、肥沃。換盆時將小盆中的菊苗連土坨倒出,以新芽為中心栽植,並剪除多餘孽芽,加土至原苗深度壓實。換盆後,新株與母株同時生長,待新株已發育茁壯後,將老株齊土剪去,並鬆土,填入普通培養土三成,加20%-30%的腐熟的堆肥。此時盆中已有八成滿的肥土,一周后第三段新根生出,新老三段根系與菊苗迅速生長,形成具有強大根系的健壯植株。在整個栽培過程中,換一次盆,填兩次土,母本和新株三度髮根。其間注意摘除側蕾和肥水管理及防治病蟲害等,直至開花。
盆栽菊的管理中主要注意:
栽培菊花澆水方法很重要,天冷時中午澆水,夏季澆水應在早晚。高溫乾旱時每日澆水2次,一般情況下水分不宜過多。除施基肥外,在菊苗正常生長時,10天左右施一次淡肥水,
立秋 後,植株生長旺盛,施肥次數可增加,肥料濃度亦可加大,當花蕾形成時應施含磷肥料,施肥應於傍晚進行,第二天清早再澆一次水,以保證根部正常呼吸。施肥時不可沾污葉面。在菊花生長前期要經常鬆土除草。不使土壤板結,以利根系發育。
摘心、除蕾、立支掛:摘心可以控制植株的高度和預定開花的數量。一般有單枝、雙枝和多枝的形式。苗高15厘米左右或接穗長出3-4枚葉片時開始摘心,可摘2-3次。生長迅速次數要多,相反則次數減少,最後一次一般在立秋前後進行。菊花的花蕾很多,但每枝只留頂端一蕾;為了保險起見,可分三次剝蕾,第一次留蕾3個,第二次留2個,第三次留1個。一般每盆只留3-5個健壯的枝條。盆栽菊的花大,枝條脆弱,應在最後一次摘心時立支柱扎縛固定。
生長激素處理:盆栽菊花,由於生長期長,如果管理不當,即會徒長,造成株高莖瘦,脫腳嚴重,影響觀賞價值。噴布PP333對菊花矮化有明顯的效果,但品種之間對PP333的敏感性差異很大,使用前需進行試驗,以取得最佳濃度。據
南京農業大學 試驗報導,一般土每盆施2毫克-4毫克,葉面噴布80PPm-160PPm,噴1-2次,最後一次摘心後一周進行為宜。
植物文化 市花 菊花是中國北京、 太原、 德州、 蕪湖、 中山、 湘潭、 開封、 南通、濰坊、 彰化市市花。
詩詞 唐.劉禹錫《菊花》
唐·吳履壘《菊花》
宋·朱淑貞《菊花》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重陽席上賦》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重陽後菊花》
病蟲防治 常見病害有
白粉病 、
黑斑病 、
莖腐病 和
花葉病 。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尺蠖、菊虎(菊天牛)、蠐螬、潛葉蛾幼蟲、蚱蜢及蝸牛等。
常見病害均屬真菌類,皆因土壤濕度太大,排水和通風透光不良所致。主要改善生態環境予以預防。盆土宜用1:80福馬林液消毒,生長期可用80%的可濕性代森鋅液或50%的可濕性托布津液噴治。
生長習性 適應性強,對氣候和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微酸、微鹼性土壤都能生長。小菊的耐寒力比大菊強,花經幾次嚴霜而不凋謝。溫度在10℃以上隱芽可以萌發, 20至25℃的溫度最適宜生長。耐乾旱,伯積水,喜疏鬆肥沃含腐植質多的沙質土壤、涼爽的氣候和充足的陽光。
短日照植物,在春夏長日照的季節里,只能進行營養生長。立秋以後,隨著天氣的轉涼,日照時間的縮短,才能開始花芽分化,孕育
花蕾 ,冒霜開出艷麗的花朵。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雲南(
貢山 、中甸)。生於高山草甸,海拔3500-4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