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培

李峰培,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細胞增殖與信號調控研究組組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峰培
  • 國籍:中國
  • 職稱:研究員
  • 性別:男
簡歷:,承擔科研項目情況:,代表論著:,

簡歷:

李峰培
2005年應聘入選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百人計畫-國外引進傑出人才”,在生物膜和膜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細胞增殖與信號調控”研究組。1993年于軍事醫學科學院獲博士學位。隨後留院任助理研究員。1995年至2005年在德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馬克斯戴安布魯克分子醫學研究中心任助理教授。從1986-1989主要從事於神經元衰老的研究,首先發現超氧自由基是造成神經細胞衰老的最初啟動因子。從1990-1994主要從事於自由基生物醫學研究。
在國內和國際高水平學術刊物上發表國內外核心期刊10餘篇有關抗氧化酶氧化修飾的研究論文,在國際上首先提出“抗氧化酶自身被氧化”的新理論,在相關領域引起廣泛反響,在這一領域的一系列研究曾獲軍隊科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和軍隊科技成果三等獎各一項,並獲院優秀青年獎。 1995-2005從事於細胞凋亡與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是國際上少數幾個最早將細胞凋亡引入心血管研究的科學家之一,其研究成果打破了90年代初在心血管研究的錯誤信條,即“細胞凋亡和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甚遠”,其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帶動了細胞凋亡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研究的廣泛興起,在 Circulation,The EMBO Journal 和 Molecular Cell 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共30餘篇,引用率已達1000次。1997年、2000年分獲德國國家科學研究基金獎。
目前在讀研究生共8名,其中博士生 4 人,碩博連讀生 4 人。 已畢業研究生4名,其中3人獲博士學位,1人獲碩士學位。畢業學生去向為科研院所,繼續從事科研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973項目:心力衰竭的代謝、凋亡機制
國家重點科學基金項目:ARC抗心肌肥大的分子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轉錄因子Foxo調控心肌肥厚分子機理研究
科學院創新項目:生物膜在心肌肥大中的作用研究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ARC作為心肌梗死治療藥物的研究

代表論著:

Kalsotra A, Wang K, Li PF, Cooper TA. (2010) Genes & Development, in press (IF=13.623)
Wang K, Long B, Zho J, Li PF*. (2010)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in press (*Corresponding author) (IF=5.520)
Wang J, Li Q, Li PF*. (2009) Cancer Res 69, 492-500 (*Correspondingauthor) (IF=7.514)
Lin Z, Murtaza I, Wang K, Jiao J, Gao J, Li PF*. (2009)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6, 12103-12108 (*Correspondingauthor) (IF=9.380)
Tan WQ, Wang K, Lv DY, Li PF*. (2008)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83, 29730-29739 (*Corresponding author) (IF=5.520)
Tan WQ, Wang JX, Lin ZQ, Li YR, Lin Y, Li PF*. (2008) Circulation 118, 2268-2276 (*Corresponding author) (IF=14.595)
Murtaza I, Wang HX, Feng X, Alenina N, Bader M, Prabhakar BS, Li PF*. (2008)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83, 5996-6004 (*Corresponding author) (IF=5.520)
Li YZ, Lu DY, Tan WQ, Wang JX, Li PF*. (2008)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28, 564-574 (*Corresponding author) (IF=5.942)
Donath S*, Li PF*, Willenbockel C, Al-Saadi N, Gross V, Willnow T, Bader M, Martin U, Bauersachs J, Wollert KC,Dietz R, von Harsdorf R. (2006) Circulation 113, 1203-1212 (* The first 2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IF=14.595)
Li PF, Li J, Muller EC, Otto A, Dietz R, von Harsdorf R. (2002) Mol Cell 10, 247-258 (IF=12.903)
Li PF, Maasch C, Haller H, Dietz R, von Harsdorf R. (1999) Circulation 100, 967-973 (IF=14.595)
Li PF, Dietz R, von Harsdorf R. (1999) EMBO Journal 18, 6027-6036 (IF=8.295)
Li PF, Dietz R, von Harsdorf R. (1997) Circulation 96, 3602-3609 (IF=14.59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