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倫(李少白(書畫家))

李倫(書畫家)

李少白(書畫家)一般指本詞條

李倫,字少白,男,唐太宗第47世孫, 青年書畫家。詩人,學者,中國水墨書法的代表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倫
  • 國籍:中國
  • 職業:書畫家、學者
  • 性別:男
生平簡介,成就及榮譽,社會評價,李倫與水墨書法,李倫談硬筆書法,用最常用的工具,要練習橫寫而不是豎寫,一定要能寫得快,一定要好識別,李倫著作《商略》,簡介,《人治篇》,《協同篇》,《借力篇》,《人才篇》,《一心篇》,李倫著作《硬書要決》,李倫的書法表演,李倫的書畫作品選登,李倫行書作品,李倫隸書作品,李倫榜書作品,

生平簡介

李倫,字少白,男,唐太宗第47世孫, 青年書畫家。詩人,學者,中國水墨書法的代表人物。七十年代出生於書香世家。其祖父李言,為老一輩革命家之一。其伯父李文杰為著名的考古學家
他自幼就酷愛書法。在深入研習前人書藝的同時,逐漸形成其獨有的風格。其行楷,清雋秀朗,風度翩翩,其境界、趣味、筆法,形成濃厚的書卷氣。其草書作品筆力遒勁,灑脫自然,靜若處子,動如驚鴻,具有很強的表現張力,受到很多名家的肯定和好評。他深得古人用筆之法,急促短執,迅牽疾鷙,懸針垂露,虬曲蛇伸,灑落蕭條,點綴閒雅,行行眩目,字字驚心。他在動筆前往往默坐靜思,隨意所適,任情恣性,然後書之。字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皆有可象者,可謂已盡得書道之妙 。
李倫
善丹青、工詩文、喜金石。七歲學書法,揩書臨於顏、柳、歐、趙,草書主攻張旭懷素王羲之孫過庭賀知章,進修於中央美院。三十年如一日,堅持揮毫。
現任中國書道院院長、中國書道養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首都網》CEO、中國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創作基地副秘書長、北京華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

成就及榮譽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展,並獲得很多榮譽稱號。其作品被多位國家領導人收藏。 著有《商略》、《硬書要決》等書;
李倫將水墨的精髓運用到書法當中,在中國書協展覽部主任白煦等人力推的水墨書法的基礎上,開創了新的技法,創作出大量水墨書法作品,尤其是水墨書法的榜書作品使水墨書法這一表現力最豐富的書法門類歷時幾百年的萌芽和發展終於走向成熟。
另外,他對硬筆書法也很有研究。其獨創的硬筆書法字型具有優美快速,適於橫寫及適應簽字筆等常用的書寫工具的特點。結合現代的培訓體系,將成為繼龐中華之後的流行全國的硬筆書法新的主流。

社會評價

李倫擅長書法藝術理論的研究和探索,注重深入生活感悟人生,師古不泥博採眾長,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行楷,清雋秀朗,風度翩翩,其境界、趣味、筆法,具有濃厚的書卷氣。其草書作品靜若處子,動如驚鴻,回峰轉筆奔放自如,韻態之中蘊藏極致美感。隸書章法有序,線條豐潤飽滿且富有很強的韻律感,另外,在金文和甲骨文方面亦有一定研究。他多年來臨池不綴,致力於繼承和發展的完美結合,因面得到名家讚賞和好評。

李倫與水墨書法

水墨書法,顧名思義,只要有水和墨相互作用,筆劃產生了濃淡變化的書法作品都叫水墨書法,水墨書法是一個很廣泛的藝術範疇,它除了繼承了傳統書法的粗細、枯筆潤筆等單一墨色能形成的對比外,還加上了濃淡的對比。從而完整的形成了濃淡乾濕焦相互作用從而產生豐富的藝術表現力,水墨書法的表現力是極其強大的,是書法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
李倫雙手水墨書法李倫雙手水墨書法
水墨書法產生於繪畫中題字的套用,為了適應畫境的需要,使字濃淡適中而不至於喧賓守主。由於是水筆著墨,在書寫的過程中,墨色濃淡會產生變化,這樣就形成了早期的水墨書法作品。從元代以後就已經有使用水墨書法來題款的的國畫作品了。到了近現代,西風東漸,書畫家對表現技法進行了多元化的探索,由於傳統文人畫的式微,突出畫面淡化文字成為很多畫家的選擇,這使得水墨書法在繪畫上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但在純粹的書法作品中,一直到二十世紀末水墨書法也一直沒形成一個正式的藝術門類,水墨書法在上個世紀以來的作品還都停留在美術構成和技巧的層面上。作品還只是個別字的作品,不能套用於普遍的漢字,大多只是將字如同繪畫般的用水和墨共同描畫而成的,以畫字為主,背離了書法寫氣、寫神而不寫形的“書寫性”的根本特徵,甚至大半的作品不顧字是否有美感,脫離藝術的唯美性和實用性。所以初期的水墨書法還處於不成熟的階段。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以中國書協理事、展覽部主任、評審委員會秘書長白煦為主導,對水墨書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總結,出版了相關的著作,使水墨書法進入主流的視野,並得到了藝術界的推崇。後又經李倫等藝術家的豐富和發展,水墨書法的技法和表現逐漸成熟,使得水墨書法上升為中國書法藝術當中的一個重要門類。
李倫是水墨書法的力推者,同時,他的雙手水墨書法,更為水墨書法開拓了一個新的的表現空間。

李倫談硬筆書法

硬筆書法是一種實用的藝術,實用性是第一位的,藝術性是第二位的。不要和毛筆比藝術性,硬筆書法必須實現其實用性後再談藝術性。為了達到實用性,學寫硬筆字最少要注意以下幾點:

用最常用的工具

硬筆書法已進入簽字筆時代。由於經濟與技術的發展,使用方便的簽字筆因成本低而大量普及,如今已成為主流的書寫工具。鋼筆雖然表現力更強一些,但由於不方便、不實用,如今已不再常用了,日常寫字還是主要用簽字筆或原子筆。所以今後的硬筆書法應該以簽字筆為主要載體,而不能再以鋼筆為主要載體。用鋼筆練習的一些筆法用簽字筆表現不出來。所以用鋼筆來學硬筆書法是不實用的,用鋼筆字貼來教學也是不合時宜的。

要練習橫寫而不是豎寫

橫寫與豎寫其筆法是完全不同的。橫寫收筆應以右上收筆為主,而堅寫收筆是以左下收筆為主。如果照搬毛筆字的寫法,以左下收筆當然是豎寫更好看,更連貫。但這種寫法用於橫寫就不好看不連貫了。所以說硬筆書法家倡導硬筆的豎寫是不合適的,雖然好看,但不實用,而且養成了錯誤的行筆習慣更不利於日常的書寫。

一定要能寫得快

能寫的快是實用性的最基本要求。必須省去好看但書寫困難的筆法,力戒毛筆式的一波三折。一波三折用毛筆寫就很方便很利落。但硬筆就難了,非常費時間。表現空間的狹小使得效果極不自然。是違背書寫工具的本性的。所謂道首先是順應事物的本性發揮之才能遊刃有餘。硬筆筆法毛筆化教育的後果是,大家在實用的場合下為了寫的快不得不把那些規矩捨棄,這個時候反而沒有筆法了。那么我們說倡導一波三折的作法就不能不說是一種誤導了。硬筆的筆畫粗細是可以變的,但這種變有其自身的特點,是漸變多於突變的。只有尾筆才適合突變。一定要順應筆性來考慮他的筆法。

一定要好識別

毛筆書法現 在是越來越向純藝術方向發展了。寫法非常多。但硬筆書法是一種實用的藝術,一定要規範化,好識別。

李倫著作《商略》

簡介

商略》一本經營管理類書藉,它以《孫子兵法》式的精煉的語言,概括了當今最前沿的經營管理科學,許多觀點出於當代而勝於當代,是一本有現實意義的經濟學著作。以下摘取書中部分章節:

《人治篇》

人是企業的靈魂,萬物的主宰,故人治則萬物治。人是萬物之靈,具無限潛力,故治將帥士卒則可坐享萬里江山士為知己者死,使志士仁人眾志成城,蹈死不顧,則事業必勢如江海,雖萬難亦如蟻潰。知人善任,必先知人之所需,所需者不患多,而患不明,明其需,足其所求,則諸事詣矣。凡人治者皆然:求之以所事必當供之以所需,所需足則所事者必力而從之;通則求穩,窮則思變,所需既足,奚欲流離?故凡戰必先備軍需,軍需足而後軍眾定於心,定於心則忠於事,而後大事可成矣。人需有五層:“生、安、社、尊、成”,即生存、安全、社交、尊重、成功。人治者,當以薪資其生,以制維其安,以邀廣其社,以勵強其尊,以事達其成。人治之要在於足需,足需而後人可治,人可治而後事可成。足需者,基於物,動於智,而成於德。非物無以養人,非智無以用人,非德無以服人。故善治人者,以德、才、勢俱全為上,吾以此見高下矣。
李倫(李少白(書畫家))

《協同篇》

人之傑者必識人,必力引強於己者為己用。管理之要在於協同,使員工各因其能,各盡其能,協同於企業共同目標之中。協同之理,雖求協同而不苟於協同,使人皆思進,宜常破舊之協同而進入新之協同。人有所長,亦有所短,激所長而動於所長;抑所短而不動於所短,是為企業生之道也。激下而平,激平而中,激中而上,激平凡者而發天才之能,散而聚之,異能而同工之。則企業所聚之人力數倍矣,其勢強,其生機盎然無往而不利。協同之道,非以強力為之,必依以德。協同之德,為利於企業發展之規範,力可及之、目可見之。協同之德,包括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正直感、責任感。必基於團結向上的團隊精神,制度宜健全,責權宜明晰,使報酬依於勞力,使獎罰依於業績,使勵責依於態度。協同乃人之協同,故用人之重,事關存亡,不可以不察。欲識人者,必全面系統客觀,聽其言,觀其行,察其實績,非虛言可移之,非阿諛可迷之,非誹謗可間之,是為英明之謂也。若虛言阿諛誹謗者興,則言過其實者快,埋頭苦幹者痛,空話之風立形,上下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殆盡,企業不久必危矣。恥庸而榮進,人皆競之,久則良風形之,傳統成之,而財運亨通之。故精神財富亦無價也。聚沙成塔,力不同而道同,是謂之協同。組織即為協力之工具,企業即為協力之團體。

《借力篇》

一人之力微矣,憑物力,殫精竭慮,安可致於無窮?普天之下,唯人與人相知;一人之思,致十人之慮,而致萬人之行, 故管理之道在於借人之力。上借中力,中借下力,下借體力物力,生生不息無窮盡矣。借力之法有二:一計畫,二控制。計畫流程為:知市之需知己知彼,而後確定目標、步驟並指派任務。控制之法有二,一組織,二督導。組織結構應明確職位層次、溝通管道和合作中心。督導以糾下之行,使合於政策及目標。即確立部屬目標;即核察之,協助之管理是人力發展,而非事務指導,管理重在人事處理。管理系統即為人力使用系統,事必恭親者謬矣。力以類增,非人無以致人力增。

《人才篇》

人者,天地之靈秀;才者,萬物之協和。故濟世之才也,必學而思之,思而行之,行而結之,結而創之。學思行結創,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也。品學優又宜合於眾:敏時務以應對兮,持操守以樂群;健實學以良習兮,帥團隊以日新。才可識。當瞻其前,顧其後,發其長,慮其下,而後可人盡其才。可擇時事以問之,側偶然以觀之,動員工以薦之,力排眾議,登長冊以備之。才可求。精英於彼,彼治而我亂,可挖之;詳熟於彼,彼余而吾缺,可借之;聲名顯,可重金聘之;才奇缺,可學府求之。

《一心篇》

企業生物,或微如蟻,或巨如象,皆一心也。蟻所食者屑,所營者穴。象所食者木,所營者力。蓋各依其力,傾心於所營,故能生也,核心業務,利也,異也。故常散而聚之,常聚而統之,則利厚而久之。心一,則力聚於盈,而盈復濟於心,如此循環壯大,可致無憂於業;心散,則力潰,力潰則有盈亦敗,雖龐然亦衰。心專於定,則上下皆明,故資易融,而值易升。心散於亂,則左右皆惑,蓋莫能助。使核心業務分離,界定之,專注之,份額巨之,利潤厚之,行業領導成之。多則惑,少則得。此之謂也。

李倫著作《硬書要決》

這是一本李倫所著的理論與訓練相結合關於硬筆書法的書,其要決以文言寫成,凝鍊而又有學術意義,這本書引導了一種新的學習方法,提出了“悟在先,練在後”觀點,以要決引導練習,從而能較快的提升書法水平和技能。下面是書中的內容節選:
李倫(李少白(書畫家))
硬筆書法要訣的學習方法
此訣若熟而能誦,而後練之必有所悟。有悟而練,每練必有所得,生生不息,書藝可精進不止。
初學書者,悟在先,練在後,所練不拘時之短長。悟有得而後自會功勤,如此書藝日趨純熟,不日必會有成。
為什麼要以古文來寫?
為什麼要以古文的形式來寫呢?因為這一系列的要訣作為一個普遍的規律貫穿於書寫過程的每一筆,而在每一個筆劃的書寫瞬間中,能立即想出正常須幾千字都未必能說明白的道理顯然是不現實的。而如果形成精練的口訣,簡短到易背的程度,那么在書寫過程中,想出任何幾句,都可能立刻感悟出一個完整的道理,反過來以感悟的這個道理指導練習,也就是說書寫時,心中中默念要訣中的某個自已有感悟的一句話,書寫水平立刻會有相應的提高,它的表現是顯著的。所以這個要訣的這種形式是硬筆書法這種功法的“武功秘籍”。
古文最適合寫玄妙複雜卻又要指導實踐的道理,這也是《道德經》、《孫子兵法》等聖賢巨作不能以白話文寫的原因。其實,古人日常說話也是用白話文的,書面上用文言是取其凝練,凝練的語言大大增加了語言的外延和思維的速度,更便於記憶,所以在傳播方式十分落後的情況下中華文明能形成突出於其它文明的燦爛文化,不是因為中國人先天就聰明,而是因為漢字的形象和古文的凝練。現代的組織各種行動綱領必須是簡短的,簡短才能有力,才能時時憶起,廣泛傳播,所以古文的價值不是為了方便閱讀古代資料而是實用,是立足於現實是面向未來競爭所必須的實用!
孔子說的“言而無文,行而不遠”中的“文”字,不是文采,而是文言,是簡短。  白話文固然通俗,但它易記嗎?一千字的白話文一字不差的背下來,容易嗎?文言文固然簡短,但簡短就一定晦澀難記嗎?三、四十字的文言文很難記住嗎?所有優美的有文采的文言文,其特徵都是用對仗,類比、等各種修辭方法來方便記憶。  時代在前進,文言也在變革,如標點的出現可以省去許多語氣詞。現 在已不常見的物品可以不出現在句子中,所以現代的文言會變得更簡練更易懂。
在不久的將來,古文的復興是必然的。最現代的知識會會濃縮在最簡短短的文言當中,將來的兒童,更多的不是背古詩,而是背濃縮現代知識的古文經典,他們將在兒童期就熟記大量必備的現代知識,而他們將是時代的棟樑。
筆法第一  力有根:力發於腕,經末節而導之,既以腕為根,以末節為樞紐,而意在筆端。垂直力唯腕,水平力在指,腕動而位之,以指端書其細節。

李倫的書法表演

李倫因為屬於左右手都能寫字的書法家,擅長左筆反書,這很適合作表演,因為在舞台上,需要一些戲劇化的效果。所以他時而做一些舞台上的書法表演。對業學術界對書法表演市俗化的質疑,李倫認為那是適應場合的需要,並能啟發智慧,推動文化的影響力,所以也是可行的。但這種表演一定要基於傳統,不能完全為表演而表演,無論書寫的方式如何,字都要經得起推敲,要有基本的美感和藝術價值,這樣才是對優秀文化的宏場而不致淪為誤導大眾,成為完全的雕蟲小技。
李倫(李少白(書畫家))

李倫的書畫作品選登

李倫行書作品

李倫隸書作品

李倫榜書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