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溝村(山東省膠南市寶山鎮李家溝村)

李家溝村(山東省膠南市寶山鎮李家溝村)

李家溝村隸屬於山東省膠南市寶山鎮,位於鎮駐地西南2.5千米處,是寶山鎮、鐵山鎮、六汪鎮交界處,號稱寶山南大門,地處丘陵。總耕地1845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家溝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膠南市寶山鎮
  • 地理位置:位於鎮駐地西南2.5千米處,是寶山鎮、鐵山鎮、六汪鎮交界處
  • 總耕地:1845畝
名稱溯源,人口組成,組織建設,經濟概況,文明建設,村政建設,

名稱溯源

據傳,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從雲南遷至高密“老墓前”,後又遷此立村。因地處山溝,取名李家溝。
李家溝村李家溝村

人口組成

截至2004年,該村共有220戶,687口人,以李姓為主,另外還有柴、劉、周、馬、楊、朱、蘆姓等少數居民。

組織建設

2004年該村有黨員30名,其中60歲以上的12人,56—59歲2人,45—49歲13人,30-39歲3人,有3人常年外出,老弱病殘的5人,建國前老黨員2人,村黨員老齡化比較嚴重,40歲以下黨員只占全部黨員總數的6.7%,該村組織建設缺乏活力。

經濟概況

李家溝村歷來以農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林果業近
500畝,林業面積1000餘畝,成為該村支柱產業。
該村自改革開放以來,充分發揮村內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著重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引進了一首飾品加工企業,消化吸收農村勞動力40餘人。同時利用村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按照“旅遊富農”的工作思路,規劃建設了李家溝生態示範園,通過發展旅遊經濟帶動農民致富。

文明建設

該村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注重三個文明的同步協調發展,先後被黨委政府評選為“社會主義文明村莊”、“三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村政建設

村黨支部建於1945年。歷任黨支部書記有:李培壽、李培積、李培念、李世春、李廣石、李廣喜、李廣友、李世和。村人民政權建於1938年。歷任村政負責人有:李培亨、李廣欽、李培學、李培積、李培曉、李廣文、李廣石、李廣用、李世和、李廣清、李世富。現有黨員46人,團員25人。廣大黨員、民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積極對敵展開麻雀戰,阻止敵人的侵擾活動。1943年秋,石良集據點二鬼子到村中搶糧。村團長李培奇帶領民兵埋伏在村東耩坡下,截擊敵人,一場激烈戰鬥之後,40雨敵人拖著被打死的狼狗,背著2名受傷的偽軍狼狽逃竄。李培奇增被北海軍分區授予“民兵模範”的光榮稱號,並頒發給獎狀和鋼槍1枝。現有60多名青年民兵參軍參戰,解放戰爭中,村先有4次出民工70多人,組織擔架隊隨軍南征北戰。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應有的貢獻。現有民兵74人,其中武裝民兵24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