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英

李娟英

李娟英,女,1978年2月生,漢族,民建會員,籍貫河北邯鄲,全日制研究生,工學博士,教授。2005年7月參加工作。

現任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生態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民建上海海洋大學主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娟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8年2月
  • 政治面貌:民建會員
  • 籍貫:河北邯鄲
  • 教學職稱:教授
人物經歷,社會任職,研究方向,教學工作,所獲榮譽,教學科研獲獎,指導學生獲獎,榮譽與社會工作,國家專利,科研項目,代表論著,學術論文,教改論文,會議論文,教材專著,

人物經歷

2005年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獲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上海海洋大學任教。
2008年7月至8月赴澳大利亞Tasmania University進修雙語教學;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澳大利亞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國家環境毒理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進行環境毒理學相關研究;
2015年8至11月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at進行國際師資培訓。
2017年3月任職海洋生態與環境學院副院長;
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掛職上海市寶山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社會任職

現任中國環境與生態毒理學會第四屆專委會委員,全國海洋標準化委員會專家庫成員,中國海洋生態學會資深會員。《生態毒理學報》、《環境工程學報》、《農村環境科學學報》以及《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Chemosphere》、《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以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雜誌的審稿人。
2021年10月,任民建上海海洋大學第三屆委員會主任委員。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遷移轉化及環境毒理研究。

教學工作

環境科學本科專業必修課程《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學》、研究生《土壤污染與修復》以及留學生《環境毒理學》。

所獲榮譽

教學科研獲獎

[1] “五位一體”教學法推進環境化學創新型人才培養,2019,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完成人)
[2] 校級精品課程“環境化學,第1完成人”
[3] 環境科學專業實習課程體系建立與實踐,2017. 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第1完成人)
[4] 環境科學專業實驗實踐課程體系最佳化與改革, 2011. 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完成人)
[5]上海世博園水體生態景觀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2012. 上海科技進步三等獎(第14完成人)
[6] 滴水湖生態系統組成及環境質量的研究,2013. 上海海洋大學科技進步三等獎(第3完成人)
[7] 洋山港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研究與技術套用示範,2015.上海海洋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第5完成人)

指導學生獲獎

2020年,第五屆上海匯創青春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一等獎
2019年,第四屆上海市大學生創客大賽創意獎
2019年,全國環境類大學生優秀畢業論文
2019年,校級優秀碩士論文
2019年,第四屆滴水湖大學生創新活動二等獎
2018年,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優勝獎
2017年,全國環境類大學生優秀畢業論文
2015年,第二屆滴水湖大學生創新活動二等獎
2009年,上海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知行杯“優秀項目獎”

榮譽與社會工作

2020年上海市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
2019年校級三八紅旗手
2018年校級教學名師
2017年校級育才獎先進個人
2016年校級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
2016年校級優秀基層組織主要負責人
2015年上海海洋大學學報優秀審稿專家
2014年校級實習教學先進個人
2014年校級年終考核優秀
2012年校級優秀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
2011年校級優秀基層組織主要負責人
2011年校級重點建設課程優秀獎
2011年校級優秀實驗項目獎
2010年校級年終考核優秀
2010年校級優秀實習先進個人
2009年校級優秀青年教師
2008年校級年終考核優秀

國家專利

[1]李娟英張晨.採樣器裝置[P].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 2016 2 0741450.0,2016-12-21.
[2]李娟英張晨.疏水性有機污染物的富集裝置[P].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 2016 2 0741476.5,2017-3-15.
[3] 李娟英和慶王茜楊豐源尹傑 楊莉一種養殖水體中多環芳烴的淨化方法,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0048312.8
[4] 李娟英楊豐源陳以芹和慶尹傑楊莉一種改性滸苔去除養殖水體中抗生素的方法,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0048472.2
[5] 李娟英於紋鑒饒應福徐佳艷王茜張晨一種控制養殖池塘底泥菊酯類農藥釋放的方法,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0320797.1
[6]李娟英徐佳艷饒應福於紋鑒陳以芹一種控制養殖底泥中多溴聯苯醚的方法,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0320736.5
[7] 李娟英饒應福張晨尹傑一種高鹽鹼性人工湖泊水質的生物淨化系統,國家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0493188.6
[8] 邵留,宋盈穎,張飲江,李娟英,趙圓. 一種浮萍生物源生長促進劑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專利號: ,ZL201510478517.6
[9] 李娟英文聚陳以芹鄭儒懿盛博維一種原位被動監測養殖水體中抗生素含量的方法專利申請號: 2019110169095

科研項目

2020.6-2023.6 主持 上海市科技興農項目池塘養殖水質原位淨化裝備研發與套用
2019.2-2020.2 主持 企業橫向項目污水排海對長江口生態環境影響後評估
2018.9-2021.9 主持 上海市臨港新城管理委員會臨港鹽鹼地的生態修復與監測研究與示範
2018.4-2021.3 主持 上海市科委重點支撐項目近海養殖環境中有機污染物的仿生監測及原位修復研究與示範
2017.9-2018.12 主持 上海市臨港新城管理委員會臨港地區一類污染物的排查與評估
2017.7-2019.6 主持 上海市科委環滴水湖河流及濱岸帶生態功能提升與適應性管理技術研究與示範
2016.1-2017.12 主持 上海市海洋局項目濱海典型海域生態環境
2016.1-2016.12 主持 上海市海洋局項目金山城市沙灘生態修復水質淨化研究
2015.1-2017.12 主持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動物遺傳育種協同創新中心任務團隊養殖水中疏水性有機污染物對水產品的影響與淨化
2014.4-2015.12 主持 上海海洋大學科技發展專項基金項目基於生物有效性的仿生探針在養殖底泥污染評價中的套用
2013.11-2015.10主持 農業部淡水水產種質資源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於脫附動力學過程的底泥疏水性有機污染物(HOCs)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2011.1-2014.12 主持 國家海洋局公益項目污水污泥化學溶出效應研究
2009.5-2012.4 主持 海洋生物重點學科基金磺胺類抗生素對海洋生態影響的初步研究
2009.10-2011.9 主持 同濟大學污染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抗生素類污染物對廢水生物處理的毒性影響機理
2010.1-2012.12 主持 上海市教委一般創新項目磺胺類抗生素對活性污泥的生物毒性作用機理及調控研究
2009.7-2011.6 主持 上海市科委臨港專項-臨港新城初期雨水污染調查與負荷估算
2008.5-2010.4 主持 上海水產大學水產養殖重點學科項目-養殖水體中常見重金屬和難降解有機物的生物毒性比較研究
2006.10-2008.9 主持 上海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項目-硝化細菌的富集培養及其在水產養殖中的套用
2006-2007 參與新疆特克斯河流域水環境調查研究
2005.10-2007.9 主持 上海水產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酚類化合物對硝化細菌的毒性及QSAR模型的初步建立

代表論著

學術論文

Li, J.Y., Zhang, L., Wang, Q., Xu, J., Yin, J., Chen, Y., Gong, Y., Jin, L. 2020. Applicability of equilibrium sampling in informing tissue residues and dietary risks of legacy and current-use organic chemicals in aquaculture.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Chen, Y., Wang,Y., Zheng, R., Wen, J., Li. J. Y.*2020. Sta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A bioavailability-based assessment of carbon adsorbent efficacy using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
Li, J.Y., Wen, J., Zheng, R., Yu, T., Wang, Q., Yin, J., 2020. Antibiotics in cultured freshwater products in Eastern China: Occurrence, human health risks, sources, and bioaccumulation potential. Chemosphere. 212:128444. (JCR 1區, IF=5.778)
Wang Q., Chu L. L., Peng F., Li. J. Y.* Jin L., 2020. Contribution of aquatic products consumption to total human exposure to PAHs in Eastern China: The source matters. Environment Pollution. 266:115339 (JCR 1區, IF=6.792)
Chen, Y., Yu, W., Zheng, R., Li, J.Y* et al., 2020. Magnetic activated carbon (MAC) mitigates contaminant bioavailability in farm pond sediment and dietary risks in aquaculture product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36: 139185 (JCR 1區, IF=6.551)
Chen, Y., Yu, W., Jin, L., Wang, Q., Yin, J., Jin, L., Li, J. Y.*2019. Stabilization of 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sediments by natural zeolites: Bioavailability-based assessment of efficacy using equilibrium passive sampling. Journal of Soil and sediment. 19:3898-3907(獲得主編針對性點評JCR2區,IF=2.67)
Wang, Q., Peng, F., Chen, Y. Q., Jin, L., Jin, L., Zhao, X., Yin, J., Li, J. Y.* 2019. Heavy metals and PAHs in an open fishing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 Multimedia distribution, source diagnosis, and dietary risk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6: 21140-21150 (JCR2區, IF=2.91)
Li, J. Y., Yu, W. J., Chen,Y. Q., Yin, J., Wang, Q., Jin, L. 2019. Reduced bioavailability and ecological risk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Yangshan port of East China Sea: Remediation effectivenes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construction to opera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687: 679-686 (JCR 1區, IF=5.59)
Li, J. Y., He, Q., Chen, Y. Q., Yin, J., Jin, L., Wang, Q., 2019. Aquaculture contributes a higher proportion to children’s daily intake of PAHs than to adults’ in Eastern China.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38(5):1084-1092 (Featured article 亮點文章, JCR2區,IF=3.42)
Li, J. Y., Yang, F.Y., Jin, L., Wang, Q., Yin, J., He, P., Chen, Y., 2018. Safety and quality of the green tide algal species Ulva prolifera as an alternative food source: A nutrition and contamination study. Chemosphere. 210:1021-1028 (JCR1區,IF=5.09)
Li, J. Y., Zhang C., Yin, J., Chen, Y. Q., 2018. Evaluat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using Diffusive Gradient in Thin-film in the aquatic sediment amended with natural zeolite. 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 3(3):122-128
Li, J.Y., Shi, W.X., Chen, Y.Q., Jin, L., 2018. Equilibrium sampling informs tissue residue and sediment remediation for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in mariculture: A laboratory demonstra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16-617:639-646 (JCR1區,IF=4.99)
Li, J.Y., Su, L., Wei, F.H., Yang J.H., Jin, L., Zhang, X.W., 2016. Bioavailability-based assessment of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mediated activity in Lake Tai Basin from Easter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544: 987-994 (JCR1區,IF=4.099)
Li, J.Y., Cui, Y., Su, L., Chen, Y.Q., Jin, L., 2015.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largest deepwater port of East China Sea: Impact of port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2:12355-12365 (JCR2區,IF=2.8)
Li, J.Y., Tang, J.Y.M., Jin, L. and Escher, B. I., 2013. Understanding bioavailability and toxicity of sediment-associated contaminants by combining passive sampling with In vitro bioassays in an urban river catchment,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013,32: 2888-2896.(JCR2區,IF=2.9)
Shao, L., Li, J. Y., Zhang, Y. J., Song, Y. Y., Yu, K. F. and He, P. M., 2018. Herbicidal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Extract on duckweed (Spirodela polyrhiza (L.) Schlei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115:9-14 (JCR1區,IF=1.8)
Wei, F.H., Li, J.Y., Zhang, R., Xia, P., Peng, Y., Giesy, J.P., Zhang, X.W., 2015. Relative sensitivities among avian species to individual and mixtures of AhR-active compounds,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35 (5) :1239-1246(JCR2區,IF=2.9)
趙漢胤,張麗,於文鑒,陳以芹,余晏璐,李娟英*.不同老化方式的滸苔生物炭對養殖底泥中複合污染物的修復研究.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已接收),2020
彭菲,尹傑,王茜,倪天皓,林軍,李娟英*. 魚外漁場海洋生物體內重金屬和多環芳烴含量水平與食用風險評價. 生態毒理學報,2019,14(1):168-179
張晨, 和慶, 張灝祺, 徐佳艷, 何培民, 李娟英*. 江蘇沿海滸苔中重金屬含量及食用風險分析. 海洋環境科學. 2018,37(3):403-409
楊豐源, 和慶, 陳以芹, 蔡春爾, 陳彥百, 李娟英*南黃海蘇北淺灘滸苔體內的農藥污染與食用風險評價,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8,37(6):1108-1117
石文瑄, 陳美娜 ,席培恆,谷義傑,李娟英*基於Tenax脫附技術評價沉積物中不同碳質對菊酯類農藥生物有效性的影響研究,生態毒理學報,2017,12(03):382-390.
和慶, 彭自然, 張晨,楊豐源,李娟英*. 長三角地區池塘養殖水產品重金屬含量及其健康風險評價[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7, 36(6):1070-1077
徐佳艷,彭自然,和慶,石文瑄,陳美娜,李娟英*. 長三角地區池塘養殖水產品體內農藥類污染與食用風險評價[J]. 生態毒理學報,2017,(03):1-10
尹傑,陳晨,張欣,李佳妮,李娟英*.基於Tenax脫附技術評價洋山港海域懸浮物中多環芳烴的生物有效性[J]. 生態環境學報,2017,(2):296-302
尹傑,蘇磊,張效偉,何苗,李娟英*. 體外生物測試工具在評價污水污泥毒性效應中的套用[J]. 環境工程學報,2016,10(12):7387-7395
陳美娜,胡謙,肖強,劉銀歌,李娟英*. Tenax萃取技術用於養殖底泥中有機氯農藥的生物有效性研究[J]. 生態毒理學報,2016,04:79-89.
李娟英, 石文瑄, 崔昱, 李潤奇. 滴水湖水體及沉積物中重金屬和多環芳烴的污染分析與評價,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6,32(1):96-101
李娟英, 胡謙, 陳美娜, 李振華. 固相微萃取模擬生物法用於養殖底泥多環芳烴污染監測的研究,
環境科學學報, 2016,36(3):753-759
陳亞男, 陳潔芸, 李振華, 李娟英*.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中重金屬海水浸出影響因素的研究,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6,25(2):223-228
肖亞前, 崔昱, 冀思哲, 薛俊增, 李娟英*. 洋山港潮間帶海域重金屬相間分布及生物累積分析與評價, 環境科學學報, 2015,35(10):3323-3329
李娟英, 陳美娜, 李振華, 胡謙, 鄭易. 基於Tenax脫附動力學的沉積物中菊酯類農藥生物有效性研究,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5, 31(3):406-413
李娟英, 李振華, 崔昱, 胡謙, 陳美娜, 鄭奕興. 固相微萃取在評價沉積物中菊酯類農藥生物有效性及生物累積中的仿生研究, 生態毒理學報, 2015,10(3):144-152
李娟英, 胡謙, 陳美娜, 王肖穎, 王靜. 抗生素類污染物對硝化污泥的生物抑制, 環境工程學報, 2015,9(7):3325-3331
李娟英, 胡謙, 陳美娜, 曹宏宇, 何培民. 上海臨港新城地表沉積物與徑流重金屬污染研究,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4,23(6):882-889
李娟英, 蘇磊, 崔昱, 陳潔芸, 李振華. 上海市典型污水處理廠污泥浸出液的化學和毒性評價, 生態毒理學報, 2014, 9(3):467-474
李娟英, 李振華, 陳潔芸崔昱. 污水污泥中重金屬污染物的溶出過程研究, 環境工程學報, 2014,8(8):3437-3442
李娟英, 崔昱, 曹宏宇, 陳潔芸, 薛俊增. 小洋山碼頭潮間帶地區海水及生物體內重金屬污染特徵的分析與評價, 海洋湖沼通報, 2014,(1):48-55
李娟英, 崔昱, 范清平, 李振華, 蘇磊, 薛俊增. 洋山港海域表層海水中重金屬及石油烴污染周年監測與評價,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4,23(1):95-101
李娟英, 王肖穎, 解滿俊, 凌雲, 陸永燕. 磺胺和四環素類抗生素對活性污泥性能的影響研究, 環境工程學報, 2014,8(2): 573-580
李娟英, 陳潔芸, 曹宏宇, 何培民. pH對污水污泥中污染物浸出的影響, 環境工程學報, 2013, 7(12): 4983-4989
李娟英, 王靜, 解滿俊. 抗生素類污染物對活性污泥生物毒性測定方法的篩選與評價, 環境工程學報, 2013,7(5):1989-1995
李娟英, 陳潔芸, 沈燕萍, 石愷柘, 鄭健, 柯友章, 何培民. 污水污泥及其浸出液重金屬污染的化學分析與評價, 安全與環境學報,2013,13(3):115-121
李娟英, 崔昱, 肖利, 吳惠仙, 薛俊增. 舟山海域和杭州灣北岸水體及生物體內的重金屬污染分析與評價, 海洋通報, 2013,32(4):440-445
李娟英, 蘇磊, 陳潔芸, 李振華, 何培民. 利用化學分析和生物毒性監測方法綜合評價污水污泥環境影響的研究,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3,29(5):650-656
謝勝, 李娟英*, 趙慶祥. 磺胺類抗生素的活性炭吸附過程研究,環境工程學報, 2012,6(2):483-488
劉春燕, 解滿俊, 許時良, 梁屹翔, 李娟英*. 活性污泥對四環素類抗生素的吸附特性研究,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2,21(4):581-588
田華, 劉水芹, 方偉, 邊佳胤李娟英*. 人工湖泊滴水湖水質演變趨勢及富營養化分析,水生態學雜誌, 2011,32(6):26-31
李娟英, 曹宏宇, 崔昱, 霍元子. 太湖流域主要水系水環境特徵分析與富營養化評價, 水生態學雜誌, 2012,33(4):7-12
曹宏宇, 黃申斌, 李娟英*, 何培民. 上海臨港新城初期地表徑流污染特性與初期效應研究,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1,22(6):66-71
王靜, 黃申斌, 江敏, 李娟英*, 趙慶祥. 抗生素類污染物對活性污泥酶活的影響研究,環境污染與防治, 2011,33(12):27-32
李娟英, 曹宏宇, 王靜, 何培民. 上海臨港新城地表徑流水質污染特徵研究,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1,20(4):564-567
李娟英, 高峰, 陳潔, 華寅, 彭自然, 王靜. 酚類化合物對發光細菌的急性毒性和對ETS的抑制研究,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0,19(1):112-115
李娟英, 趙慶祥, 王靜, 陳潔, 高峰. 重金屬對活性污泥微生物毒性的比較研究,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9,31(11):17-25
李娟英, 趙慶祥, 江敏. 苯酚及其衍生物對硝化污泥的抑制研究, 環境工程學報, 2008,2(1):27-30
李娟英, 夏四清, 饒應福. 在懸浮填料床工藝中對硝化實施自動控制的研究, 中國給水排水, 2008,24(3):25-28
李娟英, 彭自然, 趙慶祥. 苯酚對廢水生物硝化過程的抑制,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7,16(2):192-195
李娟英, 趙慶祥, 江敏. 氨氮生物硝化過程中苯酚的抑制作用, 水處理技術, 2007,33(2):46-49
李娟英, 趙慶祥, 江敏, 劉勝藍. pH、鹼度和苯酚對低濃度氨氮廢水處理工藝的影響, 浙江化工, 2006,37(11):11-13
李娟英, 趙慶祥. 低濃度氨氮硝化過程中影響因素研究,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6,28(1):11-13
李娟英, 趙慶祥, 孫賢波, 李丹. 有機物生物降解動力學極限濃度的影響因素,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 2006,32(3):309-312
李娟英,趙慶祥. 氨氮生物硝化過程影響因素研究,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2006,35(1):120-124
李娟英, 趙慶祥. 氨氮生物硝化分段動力學特性研究,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05,5(4):46-48
張麗,陳以芹,戴習林,楊明,李娟英,彭自然*.羅氏沼蝦養殖周期中PAHs的生物累積特徵及食用風險評價.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20,29(4):526-532
張麗, 宣李, 黎曉寧, 於紋鑒, 李娟英, 王茜, 尹傑*. 磁性活性炭原位修復養殖底泥中多溴聯苯醚(PBDEs)的研究[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20,39(08):1818-1827
韓任琳雲, 饒若宸, 董奕岑, 劉宇超, 王茜, 李娟英, 尹傑*. 滴水湖水系表層水體、沉積物和生物體內多環芳烴的污染特徵及風險評價. 生態毒理學報. 2020,15(2):240-251
肖茗明, 饒若宸, 陳以芹, 宣李, 張晨, 李娟英, 尹傑*. 滴水湖及其引水河道沉積物中重金屬的分布特徵及風險評價.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20,36(5):672-678
何思琪,張薇,林建偉,詹艷慧,李娟英等. 鋯改性沸石添加對重污染河道底泥磷釋放和鈍化的影響. 環境科學,2018,39(9):4179-4188
劉春燕,李娟英,顧揚,畢雪瑩,板山朋聰木炭填料生物反應器對微囊藻毒素的去除[J]. 環境工程學報,2016,10(6):3317-3324
王肖穎, 張芳, 李娟英, 林凌, 高源, 何劍鋒. 2012年夏季挪威海和格陵蘭海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的色素表征, 生態學報, 2014,34(8):2076-2084
董悅, 張飲江, 劉曉培, 李岩, 金晶, 段婷, 李娟英, 何培民. 上海世博園後灘濕地生態系統構建與水質調控效應研究, 濕地科學, 2013,11(2):219-226
王肖穎, 何劍鋒, 光應芝, 李娟英, 張芳. 利用兩種活體螢光技術分析北極微藻對光照變化的回響, 極地研究, 2013,25(3):257-267
康銀花, 何培民, 李娟英, 吳海龍, 溫文科, 邵留, 張飲江. 可調式沉水植被網床對泥沙型富營養化河道生態修復工程研究, 生態科學, 2013, 32(1): 034-039
宋增福, 范斌, 郭婧, 李娟英, 潘連德, 陳彪, 張慶華. 具有群體感應抑制效果芽孢桿菌的篩選與鑑定, 水生生物學報, 2013,37(6):1059-1065
邊佳胤, 袁林, 王瓊, 姜佳枚, 李娟英, 莊驊, 薛俊增, 吳惠仙. 洋山深水港海域水質變化趨勢分析及富營養化評價, 海洋通報, 2013,32(1):107-112
凌雲, 張飲江, 李娟英, 何培民, 董悅, 馬海峰. 生態修復對陸域養殖水體污染控制中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貴州農業科學, 2012, 40(5):201-204
陳立婧, 景鈺湘, 吳艷芳, 李娟英, 陳冲, 張飲江. 人工灘涂湖泊滴水湖浮游藻類群落特徵, 生態學雜誌, 2012,31(7):1771-1779
馬海峰, 張飲江, 黃子賢, 王聰, 羅思亭, 霍姮翠, 李娟英. 直湖港陸域水產養殖區污染特徵及輸出通量研究, 廣東農業科學, 2012,(5):121-124
劉曉培, 張飲江, 李岩, 董悅, 文曉峰, 易冕, 何培民, 李娟英. 矮壯素對苦草矮化特徵及生理指標的影響, 生態學雜誌, 2012, 31(10):2561-2567
文曉峰, 張飲江, 馬海峰, 黎臻, 金晶, 李娟英, 何培民. 不同密度伊樂藻對中華絨螯蟹養殖水質及品質的影響, 江蘇農業科學, 2012, 40(9):214-217
羅思亭, 張飲江, 李娟英, 黃子賢, 霍姮翠, 董悅. 沉水植物與生態浮床組合對水產養殖污染控制的研究,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1,27(2):87-94
杜霞, 霍元子, 邵留, 李娟英, 於克峰, 何文輝, 張飲江, 何培民. 上海市農村典型河道水體富營養化調查與評價, 水生態學雜誌, 2011,32(3):9-15
江敏, 盧柳, 邢斌, 胡文婷, 任治安, 劉金金, 李娟英. 滴水湖水體葉綠素a與水質因子的多元分析,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1,20(3):451-456
江敏, 邢斌, 盧柳, 李娟英, 蘇翔駒, 楊之傑, 余根鼎. 滴水湖湖水主要離子組成及時空變化特徵,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1,20(2):290-295
江敏, 任治安, 邢斌, 盧柳, 胡文婷, 陳立婧, 李娟英. 上海滴水湖水系輪蟲群落結構分析及
水質評價, 科技導報, 2011,29(22):31-37
江敏, 張岩, 閻新書, 安世傑, 彭自然, 李娟英, 吳昊. 伊犁地區部分河流的水質標識指數, 乾旱環境監測, 2007,21(4):199-204

教改論文

王茜,張建恆,彭自然,李娟英*. 高校環境類專業課的線上教學反思,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已錄用
尹傑, 邵留, 王茜, 陳以芹, 李娟英*. 以環境化學課程建設為支點促進大學生綜合創新能力的提升. 教育教學論壇,2020(29):198-199
王茜,陳以芹,金靈,李娟英*.環境化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探討,實驗科學與技術. 2019,17(03):81-83.
李娟英, 邵留, 金靈, 王茜, 陳以芹, 尹傑,高春梅海洋強國戰略下環境化學課程的海洋特色探索,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35-138
李娟英,邵留,凌雲,彭自然,江敏,尹傑以提升實踐動手能力為核心的“環境污染控制與工程設計”課程群的建設與探討,教育教學論壇,2018,8:165-167
陳以芹,金靈,王茜,李娟英*《環境化學》課程師生共同考核模式的探討,課程教育研究,2018,10:185-186
李娟英,彭自然, 凌雲, 邵留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生研討課程教學模式設計,教育教學論壇,2016,20:173-174
李娟英, 張金標, 江敏, 彭自然. 《環境化學》課程建設實踐, 實驗科學與技術,2013,11(2):97-99,155
李娟英, 江敏, 彭自然, 凌雲, 宋增福. 環境科學專業實驗改革探究, 實驗科學與技術, 2012, 10 (4): 100-102
李娟英, 環境化學雙語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思考,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 221-222
李娟英, 江敏, 彭自然, 羅春芳. 環境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最佳化與改革, 實驗科學與技術, 2008,6(1):69-71
李娟英. 環境化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方法初探,福建高教研究, 2007(4):62-64
高春梅,邢雲青,冀世鋒,儲鳴,李娟英審核評估要求下的環境工程專業的發展思考-以上海海洋大學為例,課程教育研究,2018年,已錄用
邵留,李娟英,彭自然,凌雲,張飲江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新舉措, 教育教學論壇,2016,25:82-83
邵留, 李娟英, 彭自然, 凌雲. 基於微課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淺析, 教育教學論壇, 2015,(15):6-7
邵留, 彭自然,李娟英. 水處理仿真模型在課堂教育中的套用分析, 教育教學論壇, 2014,(1):128
邵留, 彭自然, 李娟英. 基於仿真模型的環境專業教學方法創新探索, 中國校外教育, 2013:93
凌雲, 江敏, 李娟英. 環境學專業學生就業及再深造方案規劃, 中國校外教育, 2013,(15):41
於克鋒, 江敏, 袁春紅, 李娟英, 何培民. 日本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實行狀況及啟示, 教育教學論壇,2012(17):62-63
宋增福, 張慶華, 邱軍強, 李娟英. 突出專業特點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環境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 教育教學論壇, 2012,(5):128-129
彭自然, 羅春芳, 李娟英, 江敏. 環境監測類實驗課程考核形式改革與探索, 中國校外教育, 2011,(4):75-76
邵留, 江敏, 李娟英. 淺談高等教育中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中國校外教育, 2011,(2):67-68
凌雲, 江敏, 李娟英, 彭自然, 邵留. 論高校實驗室守則的不足及改進,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1,(23):220-222
凌雲, 李娟英, 彭自然. 淺析高校專業基礎課課程內容改革­——以普通生物學為例,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3):62-64

會議論文

Li J.Y. Effect of organic carbon materials on the bioaccumulation behaviour of pyrethroids,The 4 contaminated land, ecological assessment and remediation, Invited speech,2018.8,中國香港
Li J.Y., Yang F.Y., Jin L., Wang Q., Yin J. and Chen Y.Q. Food safety-risk assessment of Ulva prolifera of the green tides in China Yellow Sea, 第四屆環境污染與健康國際會議,2018.5,中國天津
Shi W.X., Li J.Y. * The effect of carbon sorbents on bioavailability of sediment-associated pyrethroids based on passive sampling with polydimethylsiloxane and Venerupis philippinaram bioassay tests, 第四屆全國沉積物環境與污染控制研討會,2016年11月23-25,四川成都
李娟英,張晨,和慶江蘇沿海滸苔中重金屬含量及食用風險分析,第六屆全國海洋生態研討會,2016,上海
Li, J.Y. Chemical pollution in sediments – buried forever? Bioanaly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otal and bioavailable organic micropollutants for assessing sediment quality, SETAC-AU Melbourne Conference, 1st – 3rd October 2013, poster
Wang, J., Li, J.Y.*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mpact of antibiotics pollutants on marine system. The efficient applic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316-321.2009
Li, J.Y., Zhao, Q. X. A study on factors influencing kinetic threshold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s biodegrad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sustainable economy, 389-401,2005
宋增福, 范斌, 郭婧, 李娟英, 潘連德, 張慶華. 具有群體感應(Quorum sensing)抑制效果芽孢桿菌的篩選與鑑定, 中國水產學會魚病專業委員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
李娟英, 崔昱. 洋山港潮間帶海水中污染評價與僧帽牡蠣體內分子標誌物分析, 中國生態學學會海洋生態專業委員會第四次代表大會暨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陳潔芸, 李娟英*, 何培民. 污水污泥溶出效應研究,中國海洋學會第五屆青年科學家論壇暨首屆國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學基金2011年學術研討會
薛俊增, 肖利, 吳惠仙, 李娟英, 王寶強. 舟山群島相潮間帶日本笠藤壺重金屬富集及其污染評價, 中國甲殼動物學會第十一屆2011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康銀花, 李娟英, 何培民. 臨港新城環湖河道原位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第二屆全國河道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2011年交流研討會
彭自然, 江敏, 李娟英, 凌雲, 王武. 長江中下游淺水湖泊水產養殖污染現狀與對策, 全國畜禽和水產養殖污染監測與控制治理技術交流2008年研討會

教材專著

水質評價中的生物分析工具/(澳)埃舍爾,洛伊施著;李丹,李娟英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5.8(現代環境監測新技術譯叢)ISBN 978-7-112-18205-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