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妲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41年11月20日
社會職務,教學情況,課程教學,教學思想,獲獎榮譽,家庭成員,
社會職務
國音樂家協會音教委副主任
中國音協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會長
中央音樂學院繼續部客座教授
星海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客座教授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客座教授
國家基礎教育改革“藝術課標準”課題組成員
教學情況
課程教學
1986年開始在瀋陽、錦州、深圳等培訓班講學,對象包括高中師生、大、中、小、幼(包括農村)教師與學生。
講學主要內容,(1)國內外音樂教育發展動態信息。
(2)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從一周到一年的課程主講)。
(3)鍵盤入門集體課救法介紹(包括學校音樂課中鍵盤教法及套用)。
(4)國外音樂教學新法,節奏訓練、律動、讀譜、多聲編配、創造性教學教法、聽力訓練等。
1985年起擔任中國函授音樂院音樂教育系系主任,前後十餘年授業數千人。
1994年至今主持(並擔任主講教師)中國音協奧爾夫專業委員會《奧爾夫師資培訓班》(一年期200課時)己舉辦到第十一屆(主要面對京區),培訓學員千餘人。同時針對全國各地組織了各種類型的《奧爾夫師資培訓班》數十次。培訓學員數千人。
2000年至今應聘擔任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部(院)《教學法》課教授,授課學員六百餘人。期間組織了三期結業匯報演出,反響強烈。
2000年起擔任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創造性綜合藝術課》客座教師,上兩期課,引起學生強烈反響 (祥見《中國奧爾夫音樂教育網---清華學生論文選》)
2002年起應聘擔任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教學法》課客座教授,己授四屆。
2005年應邀在深圳《全國奧爾夫音樂教育國際師資培訓會》上擔任主講專家。
教學思想
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每一節課都有不同的亮點。教學結構的安排有很大的靈活性。一千個奧爾夫教師有意千個教法。
獲獎榮譽
(1)1985年被評為中國文聯繫統“先進工作者”。
(2)1987年被評為中國文聯繫統‘優秀共產黨員”
研究項目:國家基礎教育改革“藝術課標準”課題組成員
隸屬團體: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教委副主任
中國音協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會長
著作/教材:《走向未來的音樂教育》
合著:《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
論文:《走向未來的音樂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
家庭成員
老爸今年九十歲了。在京中央直屬音樂院團、學院,包括文化部、中國文聯幾乎都留下他工作過的腳印。經常見到許多老爸的朋友,老同事、老部下,都會關切地尋問近況,最後會異口同聲地說“你爸是個大好人”。一次中央電視台幾位年輕記者、攝像為做一個節目來採訪他,他向來是不善言辭的,幾句話就說完了。記者們只好去採訪過去的老同事們。過了幾日,採訪記者來電,要求再訪。他們說從來沒見過有那么多人說起一個人、一個老領導,會如此異口同聲、發自肺腑地、那么激動地誇獎,甚至流下熱淚,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引起了他們的好奇。
老爸的一生在音樂界,從某種意義講也是很具傳奇色彩的,在廣東台山出生的他有農民和僑工(相當貧農成分)烙印,中學時代就愛好極廣,且關注國家大事,是個熱血青年。台中畢業,學過縫紉、當過教書匠 ,受魯迅“為人生而藝術”啟發,曾想去日本學習繪畫,卻由於日本侵華,輾轉去了延安,原本考入魯藝美術系,又被呂驥拉到音樂系與李煥之同班。一年多後又從“解放區”回到國統區開闢新的敵後戰場,在音樂界恐怕只此一人。從重慶、昆明、仰光、桂林、重慶、上海、香港轉戰大半箇中國,歷盡“無數血風腥雨的折磨”(李凌語)。解放後,一方面為開拓新中國的音樂事業,不斷地創建,從參與中央音樂學院、音工團、中央歌舞團、中央樂團創建;到文革後領導中央歌舞劇院、中國音樂學院恢復;創建社會音樂學院、中國函授音樂院;組建中國音協表演藝術委員會、音樂教育委員會的,象一個墾荒者在不斷地開拓新的領域。然而同時又在歷次大大小小的運動中不仃地挨批。正象嚴良 同志說的:“解放這么多年他一直是彎著腰幹事業呀 ”
除了作為藝術行政領導、社會活動家,音樂教育家著稱,他更以音樂評論家而被留在史冊中,辛勤寫作而著作等身的他被李煥之稱為“我們音樂界的一代文豪”(1993年)。
爸爸奮鬥一生,卻是兩袖清風,他沒有為子女留下什麼物質財富,但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隨著年令的增長,我對此體會越來越深。
他象一個多棱寶石,究竟幹了多少方面的工作難以數清,而他性格愛好更是難以三言兩語能描述出來的,所以 “大好人”的描述恐怕就留下太多的想像空間了。我想用爸爸曾說過的:對他影響最大的幾個人來講講我老爸這個人也許會更清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