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奮飛

李奮飛

李奮飛,男,漢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訴訟法教研室黨支部書記 ,中國人民大學訴訟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犯罪與監獄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律師業務研究所執行所長,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教研中心副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糾紛解決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 北京市地石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 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檢察學會未成年人檢察專業委員會理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法治前海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專家諮詢委員, 河南省新鄭市市委法律顧問, 山東省東營市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兼職教授, 國家檢察官學院河南分院兼職教授,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客座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奮飛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上蔡
  • 性別:男
教育背景,研究領域,社會兼職,榮譽獎勵,代表性成果,論文,著作和教材,代表性項目,

教育背景

2012.1-2013.1,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2001.9-2004.7,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訴訟法學博士學位
1998.9-2001.7,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訴訟法學碩士學位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刑事訴訟法學、司法制度、檢察制度、律師制度

社會兼職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訴訟法教研室黨支部書記
中國人民大學訴訟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犯罪與監獄學研究所所長
中國人民大學律師業務研究所執行所長
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教研中心副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國人民大學糾紛解決研究中心研究員
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
北京市地石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
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理事
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檢察學會未成年人檢察專業委員會理事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法治前海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專家諮詢委員
河南省新鄭市市委法律顧問
山東省東營市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兼職教授
國家檢察官學院河南分院兼職教授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客座教授

榮譽獎勵

調研項目“中國人民大學明德青年學者計畫” 《刑事錯案的制度性治理》被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評為二等獎
論文《中國律師業的“格局”之辨——以辯護領域的定性研究為基點》被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評為一等獎
論文《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法律監督實證研究》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廳評為一等獎
參與撰寫陳衛東教授主編的《模範刑事訴訟法典》榮獲第五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2007)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7年度教學優秀獎
中國人民大學第六屆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優秀獎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班主任(2007)

代表性成果

論文

1.《控辯關係的三種樣態》,載《中外法學》2018年第3期。
2.《“調查—公訴”模式研究》,載《法學雜誌》2018年第6期。
3.《檢察再造論——以職務犯罪偵查權的轉隸為基點》,《載《政法論壇》2018年第1期。
4.《英國比利案及其對中國的啟示》,載《法律適用》2017年第4期。
5.《中國律師業的“格局”之辨——以辯護領域的定性研究為基點》,載《政法論壇》2017年第4期。
6.《司法改革的實驗方法——以試點方案的類型化設計為研究對象》,載《法學》2017年第8期。
7.《從“順承模式”到“層控模式”——“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評析》,載《中外法學》2016年第3期。
8.《輿論場內的司法自洽性研究——以李昌奎案的模擬實驗分析為介質》,載《中國法學》2016年第1期。
9.《刑事誤判治理中的社會參與——以美國無辜者計畫為範例》,載《比較法研究》2016年第1期。
10.《我國刑事訴訟制度持續發展因子探析》,載《法商研究》2016年第5期。
11.《刑事誤判糾正依賴“偶然”之分析》,載《法學家》2015年第4期。
12.《論“表演性辯護”——中國律師法庭辯護功能的異化及其矯正》,載《政法論壇》2015年第2期。
13.《“作證卻免於強制出庭”抑或“免於強制作證”?——<刑事訴訟法>第188條第1款的法教義學分析》,載《中外法學》2015年第2期。
14.《在押人員投訴處理機制實證研究》,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
15.《最高人民法院死刑覆核程式新探》,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
16.《在押人員投訴處理機制比較研究》,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4年第2期。(第一作者)
17.《刑事被害人的權利保護——以復仇願望的實現為中心》,載《政法論壇》2013年第5期。
18.《美國死刑冤案證據剖析及其啟示》,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19.《寬容的底線:中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理性反思》,載《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年第4期。 (第一作者)
20.The limits of arbitrariness in anticorruption by China’s party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ttees,載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SSCI),Vol.25, No.97, (第一作者)
21.The power and the misuse of power by China’s local procuratorates in anticorruption,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Crime and Justice(SSCI),vol.45.June,2016.(第一作者)
22.《刑事訴訟立法應拒絕“崇高”》,載《中國檢察官》2010年第1期。
23.《潛規則與土政策》,載《檢察日報》2010年4月8日。
24.《人們因何聘請律師》,載《檢察日報》2010年1月21日。
25.《超期羈押的“制度性”治理》,載《刑事法探究》第1卷。
26.《通過程式制裁遏制刑事程式違法》《載《法學家》2009年第1期。
27.《通向法治中國之路》,載《法制日報》2009年4月23日。
28.《法律人的風度》,載《中國檢察官》2009年第2期。
29.《拿什麼來終結“誹謗政府案”》,載《檢察風雲》2009年第10期。
30.《建立社會救助制度補償被害人》,載《人民法院報》2006年12月22日。
31.《程式正義有局限么》,載《檢察日報》2007年5月28日。
32.《在正義的路上》,載《法制日報》2007年4月1日。
33.《邱興華之死給我們留下哪些想像空間》,載《中國檢察官》2007年第3期。
34.《讓錯案的糾正不再依賴於偶然》,載《檢察日報》2007年3月19 日。
35.《“禁止雙重危險”原則在英國的發展及其啟示 》,載《中國檢察官》2007年第1期。
36.《偵查訊問程式改革研究》,載《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第二作者)
37.《對立案與偵查關係的再認識》,載《法學家》2006年第3期。
38.《以獨立的民事訴訟追繳境處贓款》,載《檢察日報》2006年11月6日。
39.《“將訊問被告人作為法庭調查的開始”有所不妥》,載《法制日報》 2006年10月26日。
40.《“邱興華案”,咋沒人關注被害人利益》,載《檢察日報》,2006年12月25日。
41.《正義從哪裡來》,載《中國檢察官》2007年第6期。。
42.《抗拒為什麼不應從嚴》,載《檢察日報》2006年5月22日。
43.《我國公訴審查程式的結構性缺陷》,載《法學雜誌》2006年4月30日。
44.《為什麼要強調被告人的權利》,載《中國審判》2006年第8期。
45.《刑事和解制度的“中國式”構建》,載《中國檢察官》2006年第5期。
46.《通過程式實現死刑的公正適用》,載《死刑覆核程式專題研究》,中國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47.《對“客觀真實觀”的幾點批判》,載《政法論叢》2006年第3期。
48.《讓維護正義的人首先獲得正義》,載《律師與法制》2006年第8期。
49.《告知當事人申請迴避的時間應當提前》,載《檢察日報》2006年2月20日。
50.《我國“公訴轉自訴制度”的結構性缺陷及其矯正》,載《中國檢察官》2006年第1期。
51.《法官不應因行使判斷權而遭受懲罰》,載《法制日報》2006年6月29日。
52.《“案件告破立即表彰”的做法欠妥》,載《檢察日報》2006年4月3日。
53.《我國司法解釋體制的反思與重構》,載《訴訟法學研究》2006年第11卷。
54.《司法解釋中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被“虛置”的成因分析》,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轉載於《複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 2006年第5期。
55.《從“報復性司法”走向“恢復性司法”》,載《法制日報》2006年5月18日。
56.《在“法律安全”和“社會安全”之間》,載《中國檢察官》2006年第11期。
57.《從“莫兆軍案”看“客觀真實觀”的缺陷》,載《刑事法判解研究 》2005年第1輯。
58.《量刑建議制度之初步研究》,載《檢察實踐》2005年第6期。
59.《刑事訴訟中的法官庭外調查權》,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60.《刑事二審“發回重審”制度之重構》,載《法學研究》2004年第1期。(第二作者)
61.《刑事訴訟中的控審不分問題》,載《中國法學》2004年第2 期。(第二作者)
62.《刑事再審啟動權質疑》,載《人大法律評論》2003年第2卷。(第二作者)
63.《論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訴訟的正當性》,載《刑事法判解研究》2003年第3輯。(第二作者)
64.《從“複印件主義”走向“起訴狀一本主義”》,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65.《辯護律師閱卷權的受制及其矯正》,載《司法公正與律師辯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版。(陳衛東教授主編)
66.《刑事庭前審查程式改革研究》,載《訴訟法學研究》2002年第2卷。(第二作者)
67.《刑事二審“全面審查原則”的理性思考》,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第二作者)
68.《論偵查權的司法控制》,載《政法論壇》2000年第6期。(第二作者)
69.《為什麼人們對“殺人狂魔”充滿同情?》,載《法學家茶座》第14卷。
70.《刑事再審程式的理性思考》,載《法學》2000年第10期。(第二作者)
71.《提起公訴的證明標準之初步研究》,載《證據法學論壇》第12卷。
72.《不折騰的中國需要更多非暴力溝通》,載《法學家茶座》第27期。
73.《裁判者靠什麼來人知事實》,載《法學家茶座》第29輯。

著作和教材

1.《失靈——中國刑事程式的當代命運》,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版。(獨著)
2.《有一種力量——轉型社會的法治細節》,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版。(獨著)
3.《程式合法性研究——以刑事訴訟法為範例》,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獨著)
4.《<刑事訴訟法>法律法規精釋》(21世紀法學課程學習與考試指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編著)
5.《正義的底線》,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獨著)
6.《誤判——刑事指控錯在哪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譯著)
7.《刑事訴訟法理解與適用》,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副主編)
8.《刑事訴訟法教學參考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陳衛東主編。(參著)
9.《刑事訴訟法學原理與案例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陳衛東主編。(參編)
10.《刑事訴訟法教程》,中國城市出版社2004年版,程榮斌主編。(參編)
11.《中歐遏制酷刑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陳衛東主編。(參編)
12.《刑事訴訟法》(法規關聯記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編著)
13.《刑事訴訟法》,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年版。(編著)
14.《國家司法考試名家專題》(刑訴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編著)
15.《模範刑事訴訟法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版,陳衛東主編。(參著)
16.《模範刑事訴訟法典》(第二版),陳衛東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參著)
17.《刑事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獨著)
18. 《刑事訴訟法練習題集》(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配套輔導用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程榮斌主編。(參編)
19.《刑事審前程式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陳衛東主編。(參著)
20.《刑事訴訟法學關鍵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副主編)
21.《中歐遏制酷刑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參著)
22.《戴修攢法學文集》,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點校)
23.《被告人認罪案件的簡化審理》,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版,陳衛東主編。(參著)
24.《刑事訴訟法》,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陳衛東主編。(參編)
25.《正義的救贖》,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參著)

代表性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微觀研究——以派出所為切入點》(已結項)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罪犯權利保障實證研究》(在研)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課題:《在押人員投訴處理的檢察監督》(已結項)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課題:《“以審判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指控體系建構》(在研)
北京市法學會重點課題:《刑事執法辦案機制研究》(在研)
中國人民大學明德青年學者計畫:《刑事錯案的制度性治理》(已結項)
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持續支持項目:《刑事錯案的制度性治理》(在研)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青年教師學術創新團隊建設計畫:《腐敗治理與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在研)
安徽省偵查邏輯辦案研究會重大課題:《反貪反瀆轉隸後檢察監督職能定位研究》(已結項)
安徽省偵查邏輯辦案研究會重點課題:《論檢察機關的審前主導權》(在研)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青年教師項目:《刑事被害人的權利保障》(已結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