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璞(魯迅美術學院基礎部副教授)

李勤璞(魯迅美術學院基礎部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勤璞現在 魯迅美術學院(110003 瀋陽市三好街19號)基礎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喇嘛教和醫學史;東亞近世的歷史與文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勤璞
  • 外文名:LI Qin-pu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省贛榆縣(2014年7月以後為連雲港市贛榆區)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內蒙古大學
  • 代表作品:《蒙古之道:西藏佛教和太宗時代的清朝國家》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研究分野,語言能力,學術旨趣,主要貢獻,學位論文,專著,文籍整理,論文,書評,翻譯,文獻目錄,

人物經歷

江蘇省贛榆縣(gàiyu xian)人,在該地出生長大。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中文系文學士(1983),內蒙古大學(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蒙古學研究中心法學博士(蒙古史,2007)。拉薩(Lha-sa)西藏師範學院政治語文系、西藏大學語文系助教和講師(1983-1992),大連市(Дальній, Dalny, Dairen)藝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2-1996),遼寧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和副研究員(1996-2000),瀋陽(Mukden)魯迅美術學院副研究員和研究員(2000.7-2012.5)。

研究方向

研究分野

1) 亞洲腹地(Inner Asia)的地域研究(Area Studies)。具體而言:青藏高原、中亞、蒙古高原、遼海(遼西—東西伯利亞)、朝鮮半島近世的歷史與文明,及彼此間的對待與比較。即從喜馬拉雅山區到新疆、蒙古高原、東北、朝鮮半島這半月形地區,及其對外部的文化、權力等各種關係。
2) 海洋邊疆與內陸邊疆的人類學。
3)(漢文、藏文、滿文、蒙古文傳承至今的)中國古典學。

語言能力

藉助工具書,可使用滿、蒙、藏、日、英等文字的資料。

學術旨趣

運用各門學科(discipline)、各種語文、各式資料,對對象作綜合的解釋。注重現地調查,尤注重非漢民族或族群的語文及其生活與情感的世界。

主要貢獻

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漢學研究》(台北),《蒙古史研究》,《歐亞學刊》等刊物發表主題廣泛的長篇論文,其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發表兩篇。

學位論文

《蒙古之道:西藏佛教和太宗時代的清朝國家》(The Mongol Path(mongγol-untörü yosu): Tibetan Buddhism and State-building of the Qing,1627—1645),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6月9日。正文A4紙5號字二一六頁。

專著

《大連文化史札記》(張本義主編「連海叢書」之一),瀋陽:萬卷出版社,2012年10月,正文四六三頁。東北亞地域研究立場的一本小書。
《追隨奇異的神:清朝西藏佛教建立史研究》(Follow the Strange Gods: Studie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in Qing Empire),待印行。
《八思巴帝師殿——大元帝國的國家意識形態》(蒙藏專題研究叢書 105),台北:蒙藏委員會,2000年8月。

文籍整理

(校訂)瀛雲萍著《滿族概述》(張本義主編「連海叢書」之一),瀋陽:萬卷出版社,2012年10月。
(點校)偽滿《莊河縣誌》(張本義主編「連海叢書」之一),瀋陽:萬卷出版社,2012年10月,上下冊。
(編)《大連史論文初集》(張本義主編「連海叢書」之一),瀋陽:萬卷出版社,2012年10月,正文三二二頁。
(特約編輯)賀欽(1437-1510)撰,武玉梅校注《醫閭先生集》(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簡體字,附:影印嘉靖間刻本。「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出版。
方逢時(1523-1596)撰、李勤璞校注,《大隱樓集》(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正體字、橫排本,3+2+5+14+366頁,圖2幅。「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出版。
札奇斯欽撰,李玉柱、李勤璞整理,《我所知道的德王和當時的內蒙古》(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10月)。大三十二開本4+4+2+613頁。

論文

73. 贛榆時期的陳鴻壽。《美術學報》3(2014年5月),頁11-20。
72. 《剿平喀什噶爾奏摺》(Text and notes of theJiaoping Kašigar Zouzhe), Journal ofSino-Western Communications(中西文化交流學報)5.1(U.S.A., July2013), pp. 113-141. 徐文堪先生古稀紀念中西學論專號。
71. 棍噶札勒參呼圖克圖的三體印章。《滿語研究》(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2(2012年12月),頁73-82。同時以“棍噶札勒參呼圖克圖的印章”為題,刊入U. Erdei, Ba. Batubayar γoollan nayiraγulba,Uyirad mongγol un teüke soyol un sudulul (烏·葉爾達、巴·巴圖巴雅爾主編:衛拉特蒙古歷史文化研究。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頁478-485。內容微有異同。
70. 嚶鳴社及其詩鈔。《遼寧省博物館館刊 2011》(瀋陽:遼海出版社,2011年12月。實際出版於2012年8月末),頁383-395。
69. 松崎鶴雄的生平與撰述考略。《大連大學學報》33.2(2012年4月),頁1-8。附松崎著述目錄。
68. 方逢時生年考。張本義主編《白雲論壇》第五卷(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12年4月),頁290-291。此稿先已收入前列《大隱樓集》(2009)附錄一,頁350-351。
67. 西藏的佛國境界:盛京四郊喇嘛寺塔的敕建。《美術學報》2(2012年3月),頁26-43。
66. 宗喀巴五次示現的圖像表現。《美術學報》(廣州美術學院學報)5(2011年9月),頁29-44。
65. 族群政治與帝國的一體化:高麗與西藏佛教關係研究(續)。《遼寧省博物館館刊 2010》(瀋陽:遼海出版社,2010年11月),頁404-432。
64. 美岱召佛殿天棚蘭札字陀羅尼。包頭市文物管理處張海斌主編《美岱召壁畫與彩繪》,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頁39-40。
63. 族群政治與帝國的一體化:高麗與西藏佛教關係研究。《遼寧省博物館館刊 2009》(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12月),頁404-422。
62. 旅順庫籍整理處考。劉恆、張本義主編,《如松斯盛:首屆羅振玉書學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年12月),頁166-201。
李勤璞(魯迅美術學院基礎部副教授)
61. 歸化:一六○六年美岱召城門額的藏漢文字。《歐亞學刊》8(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頁158-184。再收入包頭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組,《塞外城寺:美岱召》(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頁291-326。
60. 喀喇沁楊芬及其赴藏勸慰顛末。《遼寧省博物館館刊》3(瀋陽:遼海出版社,2008年12月),頁561-590。
59. 塞北與江南:喀左縣吉祥寺的十六羅漢壁畫。《傳統中國研究集刊》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頁96-131。(清代喀喇沁左翼旗的喇嘛廟)
李勤璞(魯迅美術學院基礎部副教授)
58. 凌源市博物館石刻八面摩尼輪:文化景觀的解釋。《遼寧省博物館館刊》2(瀋陽:遼海出版社,2007年12月),頁126-141。
57. 殖民統治與醫療:羅子珍編《西藏藥材蒙藏漢名錄記》。張本義主編《大連圖書館百年紀念學術論文集》(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07年11月),頁733-748。簡本以〈羅布桑卻丹編《西藏藥材蒙藏漢名錄記》考〉為題,刊登在《朝陽社會科學》(朝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1(2009年2月25日),頁36-39。
56. 世俗化:一九○○至一九四八年間庫倫旗的政教過程。《蒙古史研究》9(呼和浩特,2007年7月),頁264-283。
李勤璞(魯迅美術學院基礎部副教授)
55. 義縣奉國寺拘留孫佛像裝藏經卷及其與察哈爾王府關係初探。《社會科學輯刊》(瀋陽:遼寧社會科學院)2(2007年3月),頁151-154。(系藏文經卷)
54. 盛京篤恭殿滿蒙漢三語名稱。《滿族研究》1(瀋陽:遼寧省民族研究所,2007年3月),頁86-89。
53. 彰武縣聖經寺考。《遼寧省博物館館刊》1(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12月),頁168-186。
52. 胥連邊外,別成天地——清代樊家窯混元峰下的人文景觀。晉商與西口文化論壇組委會編,《縱論西口——晉商與西口文化論壇論文集》(太原: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10月),頁202-215。
51. 從馬王堆帛書到楊上善:關於《靈樞經》的受孕機制論,《文化學刊》創刊號(瀋陽,2006年9月),頁105-112。
50. 印度七日住胎論及其在漢醫的一個表現。《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3(2006年9月),頁517-590;77.4(2006年12月),頁729-789。
49. 凌源喇嘛寺院大法寺的建築裝飾表現。《美苑》3(2006年6月),頁17-23。
48. 農事與藝文:秋胡戲妻作品中的桑樹。張本義主編《白雲論壇》卷三(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5月),頁184-192。
47. 錫伯家廟[太平寺]:地域文化的考察。永志堅主編《錫伯族研究文集》2(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頁40-113。(錫伯族喇嘛廟。李向東合著)
46. 畢力兔朗蘇:清初藏傳佛教的顯揚者。《瀋陽故宮博物院院刊》1(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2月),頁46-75。
45. 法庫。中國蒙古史學會(齊木德道爾吉主編)《蒙古史研究》8(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頁309-333。
44. 民眾信仰與國家建構:關於黑禿阿喇的七大廟。余太山、李錦繡主編《歐亞學刊》5(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6月),頁63-104。
43. 《關聖帝君像》與旗人的關老爺信仰:「白山弟子」補註。電子刊物《蒙古學集刊》(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2004年第4期(實際2005年3月中旬刊登)。(增補本,無圖)
42. 〈關聖帝君像〉與旗人的關老爺信仰——「白山弟子」補註。《美苑》129(2004年10月20日。實際12月末出版),頁57-59。
41. 脫解神話的比較研究——新羅三姓初王神話原構圖。余太山主編《歐亞學刊》4(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頁35-78。
40. [阜新縣]海棠山摩崖石刻中的關老爺像及其藏蒙文刻文。霍巍、李永憲主編《西藏考古與藝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頁427-452。
39. 天聰九年皇太極談話中的「元壇寶藏」。《漢學研究》(Chinese Studies)21-2(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12月),頁279-304。
38. 元朝「瀛國公印」考。蕭文立編《白雲追思集——緬懷羅繼祖先生文集》(大連:雙守簃,2003年5月),頁130-146。
37. 傳統與個人才能——T. S.艾略特論文學創作(1999)。馬書林主編《魯美文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頁340-349。
36. 價值和價值判斷:維根斯坦的觀點(1990)。馬書林主編《魯美文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頁333-339。
35. 斡祿打兒罕囊素:清朝藏傳佛教開山考。《蒙古學信息》(呼和浩特:內蒙古社會科學院)88(2002年9月15日),頁17-29;89(2002年12月15日),頁12-24;90(2003年3月15日),頁36-43;91(2003年6月15日),頁17-21及29。
34. [彰武縣]千佛山壽寧寺研究。寶音德力根、烏雲畢力格、齊木德道爾吉主編《Arkiws ba Mongγol Teüke Sudulul/明清檔案與蒙古史研究》2(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頁231-277。
33. 關於天聰五年正月蒙古文信牌。支運亭主編《八旗制度與滿族文化》(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年5月),頁167-179。
32. 明末遼東邊務喇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3(台北,2000年9月),頁563-617。
31. [彰武縣]聖經寺壁畫初考。《美苑》105(2000年8月20日),頁58-61。
30. 王國維與鈴木虎雄的通信——《王國維全集·書信》匡正——。《書目季刊》(台北:學生書局)34-1(2000年6月16日),頁99-112。
29. 拓本《東園記》和藝術家李東園事跡。《美苑》(魯迅美術學院學報)102(瀋陽,2000年2月20日),頁22-25。
28. 乾隆五十三年(1788)給霍罕伯克三體敕諭中滿洲文試譯。《滿語研究》29(1999年12月31日),頁81-90。
27. 敬答 王俊中先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999年6月),頁259-264。
26. 瀛國公史事再考。《西藏研究》1(1999年2月),頁38-40。
25. The Zangs-kyi Gavu (Brass Case) and its Drift—Gnyav-khri Btsan-po and Gri-gum Btsan-po,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國社會科學》), Vol. XX, No. 1 (Beijing, Spring 1999), pp. 114-133.
24. 盛京四寺滿洲語碑文校譯。《滿語研究》27(1998年12月31日),頁90-100。
23. 白喇嘛與清朝藏傳佛教的建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0(台北,1998年12月),頁65-100。
22. 盛京太平寺新研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31(1998年12月),頁50-66。
21. 《耆婆五藏論》研究——印中醫學關係的一個考察。《文史》45(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頁85-94。
20. 遼陽喇嘛墳順治十五年(1658)[滿洲·蒙古·漢文]三體碑文錄譯。《社會科學輯刊》(瀋陽:遼寧社會科學院)增刊2(1998年8月20日),頁219-226。
19. 《耆婆五藏論》妊娠學說的源流。《中華醫史雜誌》27-3(1997年7月28日),頁170-175。
18. 盛京四寺藏語碑文校譯。《遼海文物學刊》23(1997年5月20日), 頁98-107。
17 銅匣(Zangs-kyi Gavu)漂流記——聶赤贊普和支貢贊普。《中國社會科學》(北京)1(1997年1月10日),頁168-183。轉載於(1)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4月號(1997年4月),頁301-316(複印);(2)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中國社會科學文叢·民族學、人類學、宗教學卷》(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頁686-701。
16. 關於旅順善耆紀念碑。《大連文物》(大連市文物管理委員會)14·15(1996年11月30日), 頁52-54。
15. Origin of Gestation Theory in Tibetan Medicine,http: //www. Colby. com, October 14, 1996.
14. 西寧普法寺小考。《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6(1996年6月), 頁57-61。
13. 「八萬屍蟲」與「八萬戶蟲」。《中華醫史雜誌》26-2(1996年4月28日),頁108。
12. 遼陽《大金喇嘛法師寶記》碑文研究。《滿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21(1995年12月31日),頁96-105。
11. 盛京嘛哈噶喇考證。《藏學研究論叢》7(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頁95-120。
10. 「管主八」新考。《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北京)25(1995年12月),頁40-46。
9. 管主八管見。《西藏研究》(拉薩:西藏社會科學院)4(1995年11月),頁60-63和71。
8. 藏醫妊娠學說的來源。《中華醫史雜誌》(北京:中華醫學會)25-4(1995年10月28日),頁233-237。
7. 金瓶掣籤制度的淵源。《藏學研究論叢》6(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頁154-161。轉載於趙學毅、常為民、歐聲明編《清代以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治理與活佛轉世制度史料匯集》(北京:華文出版社,1996年8月),頁441-448。
6. 盛京實勝寺漢文碑記研究。《遼海文物學刊》(瀋陽:遼寧省博物館)17(1994年5月20日),頁123-126。轉載於《中國考古集成·東北卷》(瀋陽:北京出版社,1997年1月)第19冊元明清(一),頁314-316(重排)。
5. 記《新西藏傳奇》。《大連藝術》(大連市藝術研究所)4(1992年11月),頁33-35。
4. 《鐵匠明珠托央》意義研究。《邦錦花》(拉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西藏分會)4(1991年12月),頁3-7。Dgav-ba Pa-sangs(高爾巴桑,西藏大學藏文系)藏文譯本,先刊於同雜誌藏文版(Spang-rgyan Me-tog),未詳年月期次。
3. 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1918-2007):第三者的涵義。《藝術廣角》5(1990年9月15日),頁30-35。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電影電視藝術研究》10月號(北京,1990年10月),頁70-75(複印)。
2. 現代主義的愚黯。《藝術廣角》2(1990年3月15日),頁21-23(高岩合撰)。
1. 情節事件在文學作品中的意義——對「梁祝化蝶」的抽樣分析。《藝術廣角》(瀋陽)2(1988年3月),頁46-51(高岩合撰)。

書評

8. (書評論文)邊地遺存:評《美岱召壁畫與彩繪》。《美術學報》6(2012年11月25日),頁87-95。
7. 賀欽《醫閭先生集》及其價值。《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北京: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9(2011年9月),頁9-13。
6.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與現代中國的危機。《全國新書目》19(北京,2010年10月1日),頁66-67。
5. 遼西地域文化研究新進展——評《朝陽佛教史》。《朝陽社會科學》(朝陽:朝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3(2009年6月25日),頁37-40。全文:遼寧省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編《遼金歷史與考古》第三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頁386-394。
4. 新書瀏覽:張秋雯著《趙爾豐與瞻對改流》。《中國藏學》63(2003年8月15日),頁125。
3. 林冠群著《唐代吐蕃的傑琛(rgyal phran)》介紹。《中國藏學》58(2002年5月15日),頁137-140。
2. 《寶藏——中國西藏歷史文物》評介。《中國藏學》(北京:中國藏學研究中心)57(2002年2月15日),頁133-136。
1. 陳明華著《韓國佛教美術》介紹。《美苑》107(2000年12月20日),頁39。

翻譯

4. 《舞妓林泉圖》——從畫像看日本文化(增成隆士原著)。《美苑》120(2003年2月20日),頁73。
3. 明清肖像畫與相術的關係(小川陽一原著)。《美苑》116(2002年5月20日),頁63-67。
2. 喇嘛教美術研究的方法(賴富本宏原著)。《美苑》113(2001年12月20日),頁36-37。
1. 清初滿族文化中的蒙古文學傳統(岡田英弘原著)。《滿語研究》26(1998年5月31日),頁50-56。

文獻目錄

10. 羅福成著述目錄。景愛主編《遼金西夏研究 2010》(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年5月),頁201-204。
9. 《東北叢刊》解題目錄。《遼寧省博物館館刊 2010》(瀋陽:遼海出版社,2010年11月),頁563-584。(署名:秦浦)
8. 李學智先生著作目錄。《瀋陽故宮博物院院刊》8(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頁148-152。
7. 國立東北大學《志林》《東北集刊》解題目錄。《遼寧省博物館館刊 2009》(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12月),頁562-570。(署名:秦浦)
6. 國立瀋陽博物院籌備委員會出版物解題目錄。《遼寧省博物館館刊》第3輯(2008年12月),頁817-822。(署名:秦浦)
5. 偽滿中央博物館期刊目錄二種。《遼寧省博物館館刊》第2輯(2007年12月),頁560-568。(署名:秦浦)
4. 偽滿圖書館期刊目錄二種。《遼寧省博物館館刊》第1輯(2006年12月),頁509-516。(署名:秦浦)
3. 中醫:問題在哪裡?《文化學刊》2(2006年11月),頁16。
2. 日本研究中國戲曲論文編年目錄(1897-1932)。《大連藝術》1995年第2期(1995年5月),頁37-38。
1. 辨正一則。《大連文物》12(1993年5月30日),頁4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