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唐
總章二年十二月三日(669年12月31日),
李勣病逝,享年七十六歲。唐高宗
李治聞訊後為之悲哭,下令輟朝七日,冊贈李勣為太尉、使持節、揚州大都督、揚和滁宣歙常潤七州諸軍事、揚州刺史,賜諡號“貞武”。又賜給棺木,允其陪葬於
昭陵,命司禮大常伯、駙馬都尉楊思敬,司稼少卿李行詮監護喪事。
唐總章三年二月六日(670年3月2日),李勣下葬之日,高宗李治命令百官送葬到未央舊城西北,李治自己親臨未央宮,在宮樓為李勣送葬。皇太子
李弘隨隊為其送葬。
1971年,禮泉縣昭陵文物調查組為配合農田水利建設,對李勣墓進行了清理髮掘。
墓葬格局
地面封土
李勣墓的墓地封土保存比較完好,是由3個高約18米的大土堆呈倒品字形構成,唐高宗
李治依西漢衛青、霍去病墓的形制,以象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為墓型,以表彰李勣破
突厥、
薛延陀之功。李勣墓也是昭陵5座山型陪葬墓中,規模最大、特徵最突出的一座。
地下墓葬
李勣墓屬長斜坡土洞式,由墓道、過洞、天井、壁龕、甬道、墓室構成,水平全長63.75米,方向為南偏東2度。墓道長28.2、寬2.8米、12度坡。過洞4個,寬2.32—2.36米、長度從南向北依次為2.7、2.03、2.4、2.2米,頂高2.35米,直壁高1.6米。天井4個,寬2.64—2.80米,長度從南向北依次為2.67、2.7、2.36、3.42米。
壁龕兩個,分別在第二天井東西兩側,龕口寬0.8、高1.45米。龕內寬1.2、深1.6、頂高1.75米。甬道全長10.4米。南段2.08米,為土洞結構,寬1.5、頂高2.98、直壁高2.21米。北段8.32米,為券磚結構,寬1.4、頂高1.88、直壁高1.15米。封門磚在磚甬道南口。
墓室磚砌,穹窿頂。底面呈近似正方形,四邊微向外張,東西邊長4、中長4.6米,南北邊長4.07、中長4.67米,頂高4.84米,直壁高2.3米。棺床緊靠西壁,棺床東、北、南三邊為四層順磚平砌,裡面填土,系土台磚邊棺床,南北長4.07、東西中寬3.6、高0.26米。
清理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李勣墓曾多次被盜,有盜洞五處,分別在第二過洞西南角、第二天井西南角、第三天井北壁和甬道的兩處。此墓多蒙劫難,不但已朽的棺木成條塊狀散亂疊壓,衣物零散且已成灰,無法提取,而且連一件較完整的陶俑或瓷器也沒有。
文物遺存
墓前石刻
李勣墓前石刻保存完好,在封土前墓道兩側最北邊有一對石人相向而立,東西相距28.2米,均高2.36米,頭戴冠,身穿交衽闊袖束帶長袍,足著如意履,雙手拄劍侍立,下有蓮花座。西側石人以南有石虎三尊,依次相距8.2米,南北排列,東向,通高1.74—1.80米,均作蹲踞狀,或昂首瞪目,或張嘴似吼。線條簡練,刻工拙樸,氣勢雄渾。東側石人以南有石羊三尊,亦依次相距8.2米,南北排列,西向,通高1.70—1.78米,均屈膝斂腿作臥狀,或抬頭平視,或引頸昂首,造形生動質樸,這些石刻,堪稱初唐石刻藝術的佳作。
墓前又有神道碑一通、
螭首龜趺,通高7.15、中寬1.79、中厚0.55米,北距封土69.3米。這是昭陵陵園中最大的一通碑石,始立於唐
儀鳳二年(
677年)十月。碑圭
篆書陰文“大唐故司空上柱國贈太尉英貞武公碑”16字,碑文為
行草書,系高宗
李治御撰御書。
碑陰又有宋
游師雄元祐四年二月的題刻。
陪葬物品
李勣墓出土隨葬品較少,僅有
革帶飾件、配飾件、木箱附屬檔案、鐵棺釘、灰陶碗、
班劍數件。墓內繪有
壁畫,惜大多脫落。墓道西壁北端僅殘存零星的畫面。墓室內尚有幾幅壁畫保留下來,雖數量不多,又有殘損,但卻比較重要。
三梁進德冠,冠徑19.5、高23厘米,重400克。發現於棺床上。因基室早年部分塌落,出土時已被壓扁。這頂冠是用很薄的鎏金銅葉作骨架,以很薄的黑色皮革張形。皮革之外,再貼上用薄皮革鏤空的
蔓草花飾。頂部有三道鎏金銅梁,兩側有對稱的三對中空的鎏金花趺。下面兩對中空的花趺。冠的後邊下沿,開一方孔,將帽沿破開,方孔外蓋銅頁,用以適量地調節冠徑大小,這是中國已發現最古的一頂冠的實物。
李勣墓誌志蓋出土於磚甬道南口,長86、寬84、厚17厘米。盝面呈正方形,邊長67.5、直高7厘米。盝面減底
篆書陽文“大唐故司空公太子太師贈太尉楊州大都督上柱國英國公李公墓誌之銘”30字,行5字,6行。斜殺及周邊刻
蔓草花紋。志石出於志蓋北28厘米處。正方形,邊長82.5、厚16厘米。志文
楷書陰文,55行,滿行54字,字跡娟秀,
劉禕之奉敕撰,周邊亦雕飾蔓草。夫人墓誌蓋已破碎,缺左下角、存三塊,可拼合。原為正方形,邊長72、厚15厘米。盤面淺減底篆書陽文“大唐英國夫人墓志銘”。四殺各刻7個瓦檔形圖案,各瓦檔形圖案中,或刻怪獸,或刻變體
寶相花,次第相間。周邊刻蔓草花紋。
研究價值
李世民父子崇尚且研習
王羲之書法、而且都有相當的造詣。宋
朱長文《
續書斷》列李治為能品書家之一,今觀李勣碑,高宗李治這一王羲之風格的行草作品,確有秀逸灑脫的風韻,不失為唐代書法藝術的珍品。
李勣墓雖在山下,但其封土的高大、碑石的豐偉、石刻的精美,卻是昭陵其它一百多座陪葬墓所無法比擬的。況且,碑文的御撰御書,其規格更高一籌,顯然,李勣之葬是享受了不尋常的榮典。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位置
李勣墓位於陝西省鹹陽市禮泉縣煙霞鎮昭陵博物館旁。
門票
票類 | 價格 | 免費政策 |
---|
| | 1.老年人,65周歲(含)以上憑老年證或身份證。 2.兒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 3.殘疾人,憑殘疾人證。 |
| |
| |
交通
自駕游線路:西安北站——延西高速——西安繞城高速——福銀高速——旅遊大道——關中環線——昭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