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惠(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著名攝影師)

李光惠(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著名攝影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光惠,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著名導演,攝影師,多年來活躍在影壇,共拍攝了故事片、舞台藝術片、紀錄片、新聞片四十餘部。1975年後,他又兼作故事片的導演工作。1941年考入長春滿州映畫會社養成所美術科,專學放映。1945年改學攝影。1947年任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影師開赴前線。1948年,先後拍攝了《回到自己隊伍來》、《內蒙人民的利》、 《平原游擊隊》等故事片。榮獲文化部優秀影片創作獎。在攝影之餘,先後與他人聯合導演了幾部影片,其中《吉鴻昌》獲1979年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光惠
  • 出生地遼寧省昌圖縣
  • 出生日期:1924年3月5日
  • 職業攝影
  • 主要成就:拍攝作品四十餘部
  • 代表作品:《吉鴻昌》
年輕經歷,從業經歷,獲獎業績,參與影片,作品介紹,

年輕經歷

李光惠,字雨邨,1924年3月5日出生於遼寧省昌圖縣
李光惠李光惠
父親就學於哈爾濱法政大學經濟系,母親是師範學校畢業的國小教員。他入學後,在父親的輔導下閱讀了《水滸傳》、 《聊齋志異》、 《一千零一夜》等文學名著。母親擅長音樂,精於刺繡,畫得一手好畫。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李光惠迷戀文學藝術,酷愛繪畫,也是業餘攝影的愛好者。
昌圖縣是中國東北的一個較古老的文化城市,眾多的寺廟和古代建築,廟中的泥塑、壁畫,房屋的雕粱畫棟,室內的精細木刻,為李光惠的創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讀中學的時候,他的國畫、油畫、水粉畫多次在校展出並得獎。
由於愛好繪畫攝影,他選擇了電影工作。1941年,他考入長春滿洲映畫株式會社養成所第二期美術科。基礎課結束後,因美術科停辦,專學放映

從業經歷

1943年長春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畢業後,任該廠放映員,到東北鐵路沿線流動放映影片。
工作期間,他有更多機會接觸社會生活。目睹日本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的蹂躪,激發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思想,知道了白山黑水之間、長城內外的抗日游擊活動,看到了祖國的希望,為以後從事革命電影事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1945年初,他改學電影攝影,先是任該廠攝影助理。他刻苦學習,很快掌握了攝影技術,期望著有一天能拍攝影片。1946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長春,共黨正式接管“滿映”電影廠,他回響黨的號召,隨軍北遷至黑龍江省興山市,積極參加電影廠的建廠和生產準備工作。同年10月1日,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後改為長春電影製片廠),李光惠任新聞攝影師。他主動要求到前線隨軍攝影,參加了紀錄片民主東北》(1—7輯)的拍攝工作。在前線,他頂著狂風大雪,冒著槍林彈雨搶拍了榆樹縣擔架隊支前,淞南大捷等珍貴的歷史鏡頭,並編輯了《東北解放戰爭三年》,拍攝了《東影保育院》等紀錄片。
1948年,他擔任故事片《回到自己隊伍來》的攝影師,此後又拍攝了故事片《內蒙人民的勝利》 、 《保衛勝利果實》、《草原上的人們》、《猛河黎明》及紀錄片《第一屆全軍運動會》、 《白山黑水話森林》等。

獲獎業績

在創作實中,他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提高自己的攝影藝術水平。
1954年,他參加了黑白故事片《平原游擊隊》的攝影工作。他接到任務後,除了做好攝影闡述外,還認真地畫出鏡頭的構圖和平面調度。他善於從影片的情節出發,確定攝影的調子、風格和氣氛,為塑造人物服務。該片完成上映後,贏得了國內外廣大觀眾的好評並榮獲文化部優秀影片創作獎。這部影片顯示了李光惠的攝影藝術才華。
之後,他又參加拍攝了故事片《哥哥和妹妹》 、《皮包》、《青春的腳步》,《紅孩子》、《列兵鄧志高》、《服務員》、《紅領巾的故事》、《海上神鷹》、《朝霞》、《爐火正紅》、《戰洪圖》及舞台藝術片《節振國》、《奇襲白虎團》等。其中《紅孩子》榮獲了建國三十周年全國少年兒童優秀影片獎。
李光惠除了攝影,對導演藝術也饒有興趣。1975年後,除擔任攝影師外,開始和其他同志聯合導演,拍攝了故事片《黃河少年》 (與陸建華合作)、吉鴻昌》上、下集(與齊興家合作)、 《自豪吧!母親》 (與白德彰合作等。其中《吉鴻昌》最為成功,這是一部描寫革命先烈吉鴻昌的英雄事跡的傳記影片,情節迭宕有致,人物刻畫細膩,生活氣息濃郁,鏡頭構圖新穎、嚴謹、明快,較好地表現了他在攝影藝術和導演藝術上的才能。這部影片受到廣大觀眾的讚揚,被評為1979年“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並榮獲文化部頒發的1979年優秀影片獎
李光惠在長期藝術實踐中發奮努力,鑽研業務,並勇於探索。在拍攝影片《平原游擊隊》時,他在全廠首次用紅外線拍攝夜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拍攝影片《青春的腳步》中,他採用側逆光強,輔助光弱的照明方法,突出人物眼神光,不僅細膩地刻畫了人物的內心活動,也使畫面和諧、真實;在攝製影片《戰洪圖》時,他首次把幻燈用於故事片,同繪景結合起來,使內景拍攝的暴雨欲臨,風吹流雲的環境氣氛逼真生動。李光惠深深懂得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在平時,他注意觀察積累生活,創作嚴肅刻苦。在拍攝影片《紅孩子》時,他到革命根據地江西深入生活,當他聽說有位老游擊隊員住在深山裡,便不畏路險,打上背包,爬山涉水九十多里登門採訪。在影片《吉鴻昌》的創作中,他訪問了烈士到過的地方,作了幾萬字的讀書筆記,積累了大量文字資料,為了選擇長城宣誓的景地,沿長城坐車一千六百公里,終於選到理想的地方。在與同志合作拍攝影片時,他虛心好學,平等待人,互相磋商,取長補短,所以大家都樂意與他合作。由於他刻苦創作,曾多次獲廠先進生產者獎。
1959年出席了全國群英會。李光惠已經是位年過半百的人了,但他精力充沛,幹勁沖天。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並吉林省分會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吉林省分會理事、並吉林省文聯委員等職。他正在努力工作,爭取為人民民眾拍攝更多更好的影片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與影片

1948《民主東北第5輯之戰鬥簡報》(紀錄片)攝影之一。《東影保育院》(紀錄片《民主東北》第7輯)攝影
1949《回到自己隊伍中來》攝影
1950《內蒙人民的勝利》攝影之一。《保衛勝利果實》攝影
1953《白山黑水話森林》(紀錄片)攝影之一.《草原上的人們》攝影之一
1955《猛河的黎明》攝影。《平原游擊隊》攝影
1956《哥哥和妹妹》攝影。《皮包》攝影
1957《青春的腳步》攝影
1958《紅孩子》攝影。《列兵鄧志高》攝影。《服務員》攝影《時間的主人》(紀錄片)攝影之一。《紅領巾的故事》攝影
1959《朝霞》攝影。《海上神鷹》攝影之一
1960《紅梅花開》攝影
1962《爐火正紅》攝影
1965《節振國》(戲曲片)攝影之一
1966《戰洪圖》攝影
1972《奇襲白虎團》(戲曲片)攝影之一
1973《戰洪圖》(重拍)攝影
1975《黃河少年》導演之一兼攝影之一
1979《吉鴻昌》導演之一兼攝影之一
1980《自豪吧,母親》導演之一兼攝影之一
1982《西施淚》(戲曲片)導演之一
1985《愛珠》攝影之一

作品介紹

《自豪吧,母親》
影片描寫了背信棄義的越南擴張主義者,在社會帝國主義的縱容支持下肆無忌憚地加劇對我邊境的挑畔活動。為反擊侵略,保衛祖國,我邊防部隊如鋼鐵洪流,向中越邊境進發。為給我軍大部隊掃清道路,一場排除200米雷區地雷的戰鬥打響了!梁青青率領全班戰士衝鋒陷陣,奮勇排雷。
《吉鴻昌》
影片描寫了吉鴻昌,抗日愛國名將,原名恆立,別號世五,1895年10月18日出生於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受家父影響,吉鴻昌幼年即具有愛國思想。1913年秋天,不滿18歲的吉鴻昌便投到馮玉祥部當兵。他因吃苦耐勞、智勇正直被馮賞識,提升為手槍連連長,不久又提升為營長。
《黃河少年》
影片描寫了趙志燕勇敢機智地與敵人的智斗,掩護游擊隊突圍,保證了戰鬥的勝利進行。在戰鬥中,趙志燕受了傷,鮮血染紅了他的入黨申請書。傷愈後,懷著遠大的革命理想,他又投入了新的戰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