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庚

李元庚,名莘樵(又作新樵),生於嘉慶初年,據《重修山陽縣誌》記載,李氏至元庚七世皆以清名居河下。李元庚曾親眼見到淮安河下當時鹺(cuo,鹽)商之豪侈,河下的繁榮。親耳聽到經歷了“康乾盛世”的老人對往事的敘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元庚
  • 別名:莘樵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李元庚對“桑梓掌故,如數家珍”,故仿《洛整白尋陽名園記》之體例,於鹹豐十年(1860)寫成了《園亭記》一書,記述了從明朝中期到清朝前期的河下園亭65處。
一、李元庚寫作剃試拜說《園亭記》的緣由
淮安河下自棵欠格古以來經濟、文化發達,加上“湖山之勝,播聞海內”,所以,當時四方知名人士,都來到河下,與河下文朵慨姜才化名人飲酒吟詩,共同切磋琴、棋、書、畫等技藝,訪古探奇,流連忘返。清道光年間,綱鹽改票,蘇北沿海所產的鹽不再運到河下批驗收稅,河下的主要商業——鹽業之利失去了,到了鹹豐年間,黃河改道由山東入海,淮安又失去了黃河運輸之利;到清後期,津浦、察料煮隴海鐵路又建成,從此,河下日趨衰敗。1860年,捻軍相繼攻放嚷碑陷桃園(泗陽)、清河(淮陰市),並攻打淮城未下,河下曾被捻軍占領。“河下園亭”的主人大都進城或逃往外地,捻軍撤離時,河下遇“劫火”,園亭、“房屋十存二三”,從此,河下失去了昔日的繁華,許多園亭古蹟,池台廊榭化為瓦礫廢墟,面目全非,不可辨認,來河下尋幽吊謎放古之人,往往是徘徊不知所往。此時李元庚“宦遊武林(杭州)”歸來,與友人話及“桑梓舊事”,目睹眼前一切,感慨萬分。出於要把先人“風流餘韻”流傳下來的目的,李元庚對昔日的所見所聞,認真考辨、核實,廣泛蒐集資料,走訪鎮上老人,徵求鄉紳名士的意見,寫成了《園亭記》一書,以寄託懷古之幽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