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唐

李元唐,字棣臣,號萼樓,縣城南街人。廩生。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後轉政法大學攻讀政法。留日料間,結識孫中山,參加興中會同盟會。光緒三十三年,畢業回國,在處州(今麗水)各縣進行革命活動,任同盟會駐遂昌代表,負責會員登記和聯繫工作,奔走於省城、寧波麗水等地,直至辛亥革命告成。

基本介紹

  • 本名:李元唐
  • 字號:字:棣臣
    號:萼樓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時間:1876 
  • 去世時間:1934
人物簡介,留學日本,投身革命,創辦新學,教授學生,創辦兩等學堂,自辦實驗學堂,創辦師範養成所,國學進修班,

人物簡介

李元唐(1876~1934),字棣臣,號萼樓,縣城南街人。廩生。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後轉政法大學攻讀政法。留日料間,結識孫中山,參加興中會同盟會。光緒三十三年,畢業回國,在處州(今麗水)各縣進行革命活動,任同盟會駐遂昌代表,負責會員登記和聯繫工作,奔走於省城、寧波麗水等地,直至辛亥革命告成。
唐曾致力教育事業.為遂昌創辦新學先驅之一。協同地方名紳創辦官立兩等國小堂,親任教職。嗣後自辦實驗學堂.提倡新教學方法。先後任縣師範講習所、國學進修班教員及縣政府學務委員等。

留學日本

清朝末年,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康有為、梁啓超等資產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鼓吹向西方學習,以改良主義挽救中國,請求清朝政府維新變法。光緒皇帝銳意維新,接受康,梁的變法主張,發動自上而下的變法運動。於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6月1 1日開始頒布各種變法詔令。主要內容有廢除八股文、設立學堂,提倡商辦工業等。但是變法運動卻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勢力的堅決反對,於同年9月2 1日發動政變,百日維新即告失敗。
戊戌變法雖以失敗告終,但它在全國各地所激起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它促起了全國人民的覺醒,導致了有識之士從中汲取教訓,進一步尋求和比較各種救國的方法和道路。同時清朝統治集團迫於國內外形勢的壓力,也不得不作出某些姿態與讓步,企圖挽救和鞏固清王朝已經風雨飄搖的統治秩序。比如選派留學生,以及在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下詔廢止科舉制度,設立學堂等。另一方面,全國各地的有識之士,特別是知識分子和青年,憂國憂民,為了挽救祖國的危亡,拯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紛紛尋找機會出國考察、留學,謀求救國之方。在民主主義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等人的推動和影響下,接受了民主革命的主張,認識到只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民國,才是正確的道路,從而紛紛投身到這一偉大的革命行列中來,導致了辛亥革命的爆發,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遂昌雖是山城,同樣也受到了戊戌變法的影響。和全國各地一樣,有志之士逐步覺醒,走上救國救民的道路。行動之一就是表現在出現一股留學日本的高潮。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李元唐先生考取了公費留日學生,於1903年毅然離別家鄉,大江歌罷,東渡重洋,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後轉明治大學攻讀政法,研究治國安民之策。
先生留日期間,其父因病逝世。異國他邦,關山萬里,不克奔喪。為了安慰堂上老母,先生曾寄回照片一幀,題詩一首,詩云:仗劍長征出海關,北堂幾度倚閭看。而今攝得廬山影,萬里孩兒咫尺間。
此詩當時在遂昌山城父老中廣為傳誦。今日讀此詩,還可想見先生當年為國不能顧家的心情。

投身革命

先生留日期間,結識了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參加了興中會和同盟會,投身推翻清朝帝制的革命隊伍。
1906年初先生留日畢業回國,嗣後即在家鄉遂昌和處州(今麗水)各縣進行革命活動,同時擔任同盟會駐遂昌代表,負責會員登記和聯繫工作,奔走於省城、寧波、麗水等地,直至辛亥革命成功。
辛亥革命前後,先生與孫中山先生時有信件來往,孫中山先生曾任命先生為縣長,因高堂母老請辭。先後擔任過縣政府公安局長和教育科長。
1929年孫中山先生遺體遷柩南京中山陵舉行奉安典禮,各縣都要舉辦紀念會,國民黨遂昌縣黨部也曾舉行奉安紀念會。會上曾徵集並展出了先生珍藏的孫中山先生給李元唐先生的一封親筆信。
辛亥革命後,1912年宋教仁改組同盟會為國民黨,但成份龐雜,政權被袁世凱等北洋軍閥所篡奪。1913年討袁的“二次革命”失敗,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以老同盟會員為骨幹,另組中華革命黨。根據先生遺下保存多年的中華革命黨人的長卷名冊以及在上海開會拍攝代表合影的巨幅照片,可以推斷,遂昌縣以老同盟會員為代表的革命黨人,曾經與沿海各省革命黨人聯合回響並參加孫中山領導的1915—1916年討袁護國運動和1917年反段護法運動。辛亥革命後直到解放,先生家一直保存大批革命文物資料,如筆札、信件、文稿,日文書籍,和全省同盟會革命黨人的長卷名冊、巨幅合影照片等,可惜均毀於十年動亂之中。
當年遂昌人同時赴日本留學的還有程景曾(字省三,三仁鄉項村人)、王璆(1878—1913,又名小才,三仁鄉判川人,1913年宋教仁被刺後,變賣田產,佯狂故里,秘密出走,不知所終)、藍田(三仁鄉高碧街人),項堂(字芥舟,妙高鎮人)等。

創辦新學

先生是一位辛亥革命志士,又是創辦新學的先驅者之一,為遂昌新學的創始奠基和發展,耗費了畢生心血,為國家培育了不少英才,可謂桃李滿園。

教授學生

早在留日以前的1901——1902年間,先生租住西隅葉春年家,就開辦新學教授學生,當時學生有陳篤卿、留誠信。童訓和,汪奎,徐立勛,陳志榮,徐火炎等十餘人。年齡在十二、三歲間,陳篤卿年最幼(1984年仍健在,已90餘歲)。

創辦兩等學堂

留日歸國後,先生是當地首先剪辮子的革命黨人。清政府迫於國內外形勢和民眾壓力,廢除了科舉制度,在各地設立公辦新學堂(1905年9月2日,清政府詔書全國:“著即自丙午科(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亦即停止。”此詔書一經傳下,宣告了中國長達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考試制度的結束)。浙江省城和各縣自1906年始,逐步籌建了官辦新學堂。
籌辦公立新學堂除開設國文等課程外,還須開設算術、音樂、圖畫、體操等課目,需要先生這樣懂得新學的人材,在縣署熱忱推舉下,經先生倡導並和地方開明士紳的共同努力,經過籌備,創辦了妙高山兩等學堂任校長並親自任教。當時由先生聘任在校任教的有項堂、吳朝勉、王昌傑、尹尚元、留印雪等。學生有王錦楓、王秉—、鄭錫桂、鄭錫芝,傅瑞清、周盛新、周葆良等。該校為我縣廢科舉辦學堂的先河,也是當時全縣最高學府。按現代教學設定課程,學生肄業期滿後發給畢業證書,學生還有統一的校服,包括配戴學生帽,軍體訓練,甚為雄壯。
1910年(宣統二年)黃中法“造反”抄學堂,妙高山兩等學堂因此停辦,辦新學之舉遭受挫折。

自辦實驗學堂

為了繼續辦新學,推動國民革命。在妙高山兩等學堂被抄,面臨阻力和挫折的情況下,先生於1911年在城南後坑路培玉堂內創辦新學, (1909年遷家於此),當時學生有葉菶、李焯、李錫庭兄弟等人。該實驗性學堂,革除了舊的教學方法,汲取外國先進經驗,繼承妙高山兩等學堂的經驗,設立新的教學方法,同樣設定了唱歌、圖畫,體操等課程。當時社會上守舊思想還很嚴重,不少人抵制甚至反對新學,不願自己的子女讀學堂書。先生為此奔走宣傳,不遺餘力,終於衝破重重阻力,不但辦好了這期實驗學校,而且還為以後創辦學校打下了有利的基礎。191l一1912年先生等人在同善堂創辦了黎照初級國小,學生葉奉等轉入該校讀書,校長華鶴峰,教員有王衛卿等人。辛亥革命成功後,將課文中“我愛大清國,我愛五龍旗”改為“我愛共和國,我愛五色旗” 。

創辦師範養成所

1912年(民國元年)先生等在城隍廟創辦了遂昌縣第一期師範養成所,以後改為師範講習所。目的是為了在全縣設立學校,辦新學,開新課,廢除八股文,設定新課程,改革舊的教學方法和制度。因此必須首先準備師資條件。故學員中有前清秀才來參加學習。師範講習所為期一年,約有學員四十餘人,當時除先生外,任教的有項庭、葉萼輝等人,學員有王蘭,王迪,王錦楓,王愷、趙寅、尹仲衡、周馬珠等人。
嗣後,1912年起在縣城報願寺(俗稱大寺)設立了縣立第一高等國小(即現在實驗國小前身),並在全縣各地相繼成立了初級國小。縣城有道南(南街)、昌山(東街),屏山(西街)。競先(北街)四所國小。至此,我縣新學教育已初具規模,為此後的教育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師範講習所第二期、第三期分別辦於1921年和1929年。同時,先生在民國初年起即受任縣政府學務委員,領導並負責視察,督導全縣各級學校的工作。

國學進修班

先生於1923年創辦並參與國學進修班的教學,同時任教的有王錦文、李觀仁等。學生有陳可珍、徐景華等。先生早年奔波革命,創辦新學,並一直擔任學務委員之職,為我縣的教育事業革舊創新、繁榮發展而鞠躬盡瘁,作出了較大的貢獻,終至積勞成疾。1933年病重時,縣長陳瓚時常前來探視,並說他正在籌劃編修縣誌,說“正要借重李先生的道德文章,共襄此舉。”迫切盼望他能早日恢復健康。然而,先生一生清廉自持,晚年貧病交加,終於一病不起,於1934年2月與世長辭。
先生學貫古今,兼通中西文學、政法和醫學。工詩善畫,尤以畫蘭聞名遐邇,兼擅書法金石,其字顏筋柳骨,造詣很深。遂昌水亭上的匾額“留淳亭”和聯對“石上流泉,清斯濯纓,濁斯濯足;林中天籟,鳥以鳴春,蟲以鳴秋。”即其手書。當時遂昌知縣程蔭谷、龍泉書畫家璞軒等均曾得到先生的墨跡,並回贈精雕帽筒一對、重彩花鳥畫四幅,至為珍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