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剛(武漢市委員會第一、二、三、四屆副主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伯剛(1901-1976年)字漢石,又名書渠,筆名須除、戈壁、海士、舒淑貞。祖籍黃陂,出生於湖北天門,歷任武漢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二、三屆協商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武漢市委員會第一、二、三、四屆副主席、武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中共武漢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等職,1976年10月在武漢病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伯剛
  • 別名:書渠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天門
  • 出生日期:1901年
  • 逝世日期:1976年
1915年進武昌私立勺庭中學讀書。五四運動中,代表勺庭中學參加武漢學生聯合會,任《學生周刊》主編。1919年冬,應惲代英之邀共同籌辦利群書社,主持日常營業工作。1920年11月參與發起成立武昌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任漢口致中公學教員。夏,加入惲代英組織的共存社。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工作,被派往武昌徐家棚開辦粵漢鐵路工人補習學校,啟發工人組織起來,開展工人運動。次年春任粵漢鐵路工人俱樂部秘書、武漢社會主義青年團社會教育委員會委員長及勞工運動委員會委員。夏,任中共武漢地方執行委員會兼區執行委員會宣傳委員。還先後擔任武漢工團聯合會、湖北全省工團聯合會教育主任。曾調往漢口英美煙廠工會工作,參加領導該廠工人罷工鬥爭。主編《武漢星期評論》,並任《全民通信》社編輯,報導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訊息,宣傳改造湖北教育。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罷工期間,駐湖北全省工團聯合會負責聯絡工作。二七慘案後,遭軍閥政府通緝,一度調往江西任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教育部主任,不久因病回漢。曾任中共武漢區執行委員會委員。同年冬,因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湖北區執行委員會派往參加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某代表的代表資格質疑,並對團中央委員來漢處理的結果不滿而消極,次年1月辭去新當選的團武昌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職務。不久因與幾位退出黨、團組織的人組織讀書會,被團組織指為“不法”而除名,同年夏赴北京,在中學教書。在北京參加反帝大同盟工作,中共黨組織曾準備派其赴蘇聯學習,因武昌團組織表示反對未 能成行。之後逐漸與黨組織脫離關係。脫黨後曾與李漢俊、胡鄂公等組織社會主義研究會。 1926年10月從北京返漢,在湖北省政務委員會教育科工作。1927年春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十四師政治部組織科長、代理政治部主任,5月該師師長夏斗寅武裝叛亂,被扣押,6月脫險回漢。七一五事變後,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改組委員會青年部秘書、全國學生聯合會改組委員會常委。同年12月青年部部長李漢俊被桂系軍閥殺害,遂避難上海。1928年曾在李達主編的《現代中國》雜誌社工作。1932年回武昌,先後任湖北省建設廳工業股長、省民政廳救濟股長。1938年在武漢任湖北戰時鄉村工作促進會駐會幹事,與董必武等共產黨人時有聯繫。武漢淪陷後,輾轉鄂北、重慶、鄂西,從事抗日工作,仍與共產黨人來往。抗日戰爭勝利後,在武漢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47年冬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武漢從事地下鬥爭。新中國建立後,歷任武漢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二、三屆協商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武漢市委員會第一、二、三、四屆副主席、武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中共武漢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等職。1976年10月在武漢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