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教授課程,科研項目,獲獎記錄,個人著作,專著,編輯,譯作,主要論文,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研究方向,教授課程,學術兼職,主要專著,專著,譯作,編著,科研項目,
人物經歷
1977年至1982年 本科就讀於遼寧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6年至1989年 碩士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5年至1999年 博士就讀於北京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
教授課程
中國現代文學史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精讀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問題與方法
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與流派研究
文化研究與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前沿課題研究
漢譯文學研究
科研項目
(1)“外國文學譯介編年考錄(1896-1949)”,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重點項目(2014)
(2)“英國文學名著的漢譯形象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2013)
(3)“中國現代翻譯文學及評介編年史(1898-1949)”,中國人民大學重大基礎研究計畫(2011)
(4)“西方名著在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漢譯系列及其文化形象的變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007)
(5) “20世紀翻譯文學史”的第3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項目,獲香港銘源基金資助
獲獎記錄
第五屆安徽圖書獎一等獎(2002)
首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王瑤學術獎”優秀論文二等獎(2002)
(1)《伍光建對<簡愛>的通俗化改寫》一文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度優秀論文獎
(2)與吳俊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目錄新編(上、中、下)》獲江蘇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12)
(3)首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王瑤學術獎”優秀論文二等獎(2002)
個人著作
專著
《個人主義與五四新文學》(北方文藝出版社,1992年)
《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被收入嚴家炎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叢書”,為九·五計畫國家重點圖書項目。2002年獲第五屆安徽圖書獎一等獎,被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編《中國文學年鑑2001年》選入“新書評介”,由袁進撰寫《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書評。
《海派小說論》台灣秀威資訊科技“大陸學者文庫”,2005年1月
《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 三四十年代俄蘇卷》,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意義的生成——現代中國文學作品細讀集》(上、下冊),台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
編輯
《巴金研究在國外》與張立慧合編,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年
《當代中國文學名作鑑賞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
《台灣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紅紗燈》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年
《台港澳與海外華文文學精讀文庫·劉以鬯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中國現代文學百家·巴金卷》華夏出版社,1997年
《中國現代文學百家·穆時英卷》華夏出版社,1997年
《
穆時英全集》1-3卷,與嚴家炎合編,北京出版社,2008年
譯作
《浪漫主義》利里安·弗斯特著,崑崙出版社,1989年
《論幻想與想像》布魯特著,崑崙出版社,1992年
主要論文
《伍光建對<簡愛>的通俗化改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第2期
《論余華<許三觀賣血記>的“重複”結構與隱喻意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8期
《周瘦鵑對<簡愛>的言情化改寫及其言情觀》,文學評論,2013年第1期
《從“冒險”魯濱孫到“中庸”魯濱孫——林紓譯介<魯濱孫飄流記>的文化改寫與融通》,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1期
《析<傷逝>的反諷性質》,文學評論,2010年第2期
《晚清語境中漢譯魯濱孫的文化改寫與抵抗——魯濱孫漢譯系列研究之一》,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2期
《晚清語境中的漢譯魯濱孫——<大陸報>本對魯濱孫形象的革命化改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第2期
《文本·歷史與主題——<狂人日記>再細讀》,文學評論,2008年第3期《在生命和意識的張力中——談施叔青小說的創作》載《文學評論》1994年,第4期
《中國婦女與政治》(與樂黛雲合作),此文被翻譯成英文,收入 WOMEN AND POLITICS WORLDWIDE, 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 and London,1994.
《新感覺派和二三十年代的好萊塢電影》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7年,第3期 被翻譯成法文,收入Isabelle Rabut主編 Pekin-Shanghai:Tradition et modernite dans la litterrature chinoise des annees trente,Bleu de Chine,Paris,2000。又收入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東方出版中心,2003年 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2期選載
《張愛玲的文化品格》載《香港作家》,1998年,第3期 被收入子通、亦清主編:《張愛玲評說六十年》,中國華僑出版社,2001年
《頹廢文化的遺留——關於穆時英小說中頹廢女人的形象和意象》載香港嶺南大學《現代中文文學學報》,1998年,第2期
《從“硬性電影”和“軟性電影”之爭看新感覺派的文藝觀》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8年,第3期
《新感覺派小說兩種色情的頹廢主題》載《藝術廣角》,1998年,第6期
《新感覺派和他們的刊物》載《小說家》,1999年第4期
《日常生活意識和都市市民的哲學——試論海派小說的精神特徵》載《文學評論》,1999年,第6期 本論文獲2002年首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王瑤學術獎優秀論文二等獎”
《中國左翼文學運動中的高爾基》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4期
《文學史寫作的虛構性質和寫作規則》載《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林海音對於女性文化角色的選擇》收入舒乙、傅光明編《林海音研究論文集》,台海出版社,2001年
《蘇共文藝政策、理論的譯介及其對中國左翼文學運動的影響》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1期 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4期選載
《文生社對屠格涅夫六大名著的重譯》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第2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國》載《魯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4期
《三四十年代契訶夫漢譯及其傳播》載《俄羅斯文藝》2004年第4期
《托爾斯泰的漢譯及其“重估運動”》載2004年12月《現代中國》第4輯
《柯倫泰和蘇聯的性文學》載《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第38期
《穆時英年譜簡編》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6期
《研究者的想像和敘事》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4期
《 翻譯的政治與翻譯的藝術——以瞿秋白和魯迅的翻譯觀為考察對象》 載《河北學刊》2007年第2期
教育背景
1977年至1982年 本科就讀於遼寧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6年至1989年 碩士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5年至1999年 博士就讀於北京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3-2006年供職於中國現代文學館,曾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副主編。
2006年底調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室,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中國現代文學
漢譯文學
教授課程
中國現代文學史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精讀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問題與方法
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與流派研究
文化研究與中國現代當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前沿課題研究
漢譯文學研究
學術兼職
代表性論文
(1)《漢譯文學的學科位置及其編年考錄的構想》,《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5年第9期
(2)《伍光建對<簡愛>的通俗化改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年第2期
(3)《論余華<許三觀賣血記>的“重複”結構與隱喻意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8期
(4)《周瘦鵑對<簡愛>的言情化改寫及其言情觀》,《文學評論》,2013年第1期
(5)《從“冒險”魯濱孫到“中庸”魯濱孫——林紓譯介<魯濱孫飄流記>的文化改寫與融通》,《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1期
(6)《析<傷逝>的反諷性質》,《文學評論》,2010年第2期
(7)《晚清語境中漢譯魯濱孫的文化改寫與抵抗——魯濱孫漢譯系列研究之一》,《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2期
(8)《晚清語境中的漢譯魯濱孫——<大陸報>本對魯濱孫形象的革命化改寫》,《中國 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第2期
(9)《文本·歷史與主題——<狂人日記>再細讀》,《文學評論》,2008年第3期
主要專著
專著
《意義的生成——現代中國文學作品細讀集》(上、下冊),台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
《二十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 三四十年代俄蘇卷》,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三四十年代蘇俄漢譯文學論》,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個人主義與五四新文學》,北方文藝出版社(1992)
譯作
《論幻想與想像》布魯特著,崑崙出版社,(1992)
《浪漫主義》利里安·弗斯特著,崑崙出版社,(1989)
編著
《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目錄新編(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穆時英全集》1-3卷,北京出版社,(2008)
科研項目
(1)“漢譯文學編年考錄及資料庫建設(1896-1949)”,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4)
(2)“外國文學譯介編年考錄(1896-1949)”,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重點項目(2014)
(3)“英國文學名著的漢譯形象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2013)
(4)“中國現代翻譯文學及評介編年史(1898-1949)”,中國人民大學重大基礎研究計畫(2011)
(5)“西方名著在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漢譯系列及其文化形象的變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