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中素
- 別名:子鵠,鵠山,怍庵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麻城
生平,考證,祖輩,生平,後人,著作,詩作,
生平
1696年就卒於任內了。十年後,棺木才運回故鄉。
考證
祖輩
李中素出自麻城望族李氏。
李中素為季八公十六世孫,世系載卷五上“瑗祖善芳公漟祖支下世系”第五葉,明四部尚書李長庚世系在同卷第三葉,長中素二輩,長庚父承祚與中素曾祖父承裕為親兄弟,均為嘉靖戊戌進士、廣東肇慶知府李寵子(寵子二:承祚、承裕)。而實際是,承裕無子,繼承祚三子長至(承祚生四子:長庚、長年、長至、長策)為嗣。故四部尚書李長庚,實為李中素嫡親伯祖父。
李中素嗣祖父李長策,字建卿,“善射御,多技能,不耐俗,惟詩古文詞、培花種竹以自娛”,妻梅氏沒有生育,撫長至的第二個兒子春流為子。春流字公柱,稟生,“攻苦誦讀,自以生於貴胄,益自勵學,謝紛華,甘淡泊,不幸早逝”,生中黃、中素二子。後中素又繼李長至的長子春江為嗣,故世系立在春江公支下。春江,字公輯,“拔貢生,武昌學博,年十二院試第一,有神童之目,詩古文詞,片時立就,名徧士林”
生平
據連橫的《台灣通史·卷三十四·循吏傳》說李中素:“以湘鄉教諭卓異,擢知閩縣。康熙三十四年(1695)應薦任台灣知縣。善聽斷,遇冤獄,必竭力申救,而頑梗者則繩之。嘗攝郡學篆,教諸生,諄諄以孝弟為先。長於詩歌,旁及字畫,自成一家。三十六年以勤職卒於官。因浥爛倉谷,羈留家屬賠補。事逾十載,賴其後第三任王仕俊(鑲紅旗監生,康熙四十三年知台灣縣)補苴,旅襯始得歸。”
這篇小傳詳於他的晚年,而於其早年不甚詳細,而早年則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在1674年之前,他一直是個布衣,默默無聞。
陳鵬年在序中自李中素幼時敘起:“公出嗣伯父學博春江公。學博公才兼文武,自幼教以韜略。後事兄逸樓公如師,逸公淹貫古今,杜門著述,有《史詩文禪四論》行世。公負氣,有俠士風,逸公屢抑之鋒焰,遂斂,事無巨細,行必請命。逸公病,公親侍湯藥,久益無倦。及卒,撫侄如己子。邑人士稱李氏孝友無間言。”
陳鵬年繼續說道:“公魁梧穎異,書過目即成誦,詩文操筆立就,不加點竄,自臻微奧。年十九首補弟子員,二十食餼於癢,比入闈,文呈薦緣,末場筆誤被黜,遂奮袂投筆從其兄水師將軍於粵海,出奇設策,所至有功,被讒,不合,彈鋏歸里。”
後面就提到李中素曾入于成龍幕事:“康熙甲寅歲,麻邑山賊猖獗,時於清端公奉檄進剿,辟公幕府參謀,設伏平之,及於公晉制撫兩台,一切章奏出公手”。與于成龍在序中所說的“予時節制兩江,延子鵠李三先生於幕,代理章奏”相吻合。
因李中素曾做過湘鄉教諭的官職,湘鄉與陳鵬年故里湘潭同處一地,唇齒相依,故陳鵬年說“余捷南宮,留燕趙間數載,比歸,吾鄉人士稱司鐸李君讚不絕口,各出所獲詩文書畫示。余情移神往,以不得識荊為恨。甲戍涉湍涉嶺徑達閩署,投以詩,抵掌談天下事”,抑慕之情殷殷可見。
至於李中素在台之事,陳鵬年在序中言之極詳:“台地名番雜處,入版士甫四十年,俗健訟,尚悍鷙。公令行禁止,嚴絕包匭,論以禮義,肇修聖宮,聿興文教,鋤強掖弱,恩威並著,番民大悅。惟兵孱弱,不事訓練,請於觀察總鎮,曰,台諸洋門戶,無城郭可恃,遠絕救援,脫有不虞,何以濟變?應請建城,操習水陸兵仗,議格未行。歲丙子台旱谷貴,公恐寇盜發,令役警跡諸路。奸民朱友龍者,因糾眾謀亂,公急告觀察總鎮,曰,已亂之法如救火,及其未成,速集軍眾直搗其巢,易為力耳。皆不應,有置舡海淹為趨避策者,公毀其舡,自募壯丁百餘人,親督往捕。間八月十一日夜望鯽魚潭火光燭天,去都治不二十里,總鎮至(或疑為‘之’字)營兵僅數百,多無器械,公立飭兵役,折窗戶几案,雜茅林,舉火數十處,束草著衣帽,置低樹籬塹間,令丁卒鳴鼓譁噪,來往梭織,仿佛萬人,賊懼乃退。明日公躬率敢死士,懸重賞,分巡於斷港蔗林僻處,登高望亂篠中席棚七處,偵知兵仗械器約五百人,命壯丁前捕,賊出,死力斗殺九人,傷逸廿餘人,擒十七人,歸報觀察,郡守總鎮皆大喜曰,李某真人傑也,訊鞠,無友龍,稱在場逸去。八月二十九日始獲於鹿門,縛友龍,與先獲者斃於市。先是友龍謀亂,飛聞於方面,各大憲未及奏遂平,噫,微公之力台其可保耶。時值秩滿,例應行取,乃以是年十二月卒於署。台民德其政,建祠置田祀焉。”
陳鵬年在序中還寫道:“聞公十歲時為流寇掠去,逆首奇公貌,教之騎射,自是精於彎弧擊劍之術。逆平亡歸,好武勇,梅太君令學繪事、書法,以馴其氣,故書、畫超逸絕倫,名公韻士得其片紙如獲拱璧。”以陳鵬年的學識聲望,能得如此敬仰嘉佩,可知《湖南通志》稱李中素“有詩、書、畫三絕之譽”絕非過譽之言,而李中素之文武雙全,亦非一般名士可望項背。
在前面陳鵬年曾說李中素“公魁梧穎異”,後面又繼續揮筆:“公體素肥,家居肅穆,酷暑端坐不去衣襟。有子五,訓飭嚴謹,終日侍立,不敢言笑跛椅。大率公之為人敦本重義,沉毅多識,明敏豁達,才堪肆應。以余閱人萬千如公者未可一二”,廖廖數筆,一個體魁肥碩、穩肅敏知的人物躍然紙上。
最後,陳鵬年交待:“公詩文久經梓行,膾炙人口,無待稱述。余因其長君、次君訪金陵,特傳其生平梗概以見。余與公交非尋常,聲氣結納云爾”,可知在他筆下的李中素絕非向壁虛構,穿鑿附會,而是經過了結交了解才為之鄭重立傳。
後人
李中素有子五:廷對、廷庸、廷喜、廷清、廷烈,孫十四人,嗣後繁衍生息,亦屬人丁興旺,其中能承李中素部分衣缽者有:
三子廷清,字鄰哉,“負才不遇,遍游燕趙吳越,公卿鹹相器重,以詩畫自娛,著有《秋村吟詩》;
孫崶,字龍門,號霽堂,國子監學正,“淹貫群書,詩古文詞名重於世,胸有經濟,嘗遊歷粵西、汴北、湖南。當在京都時士大夫交知恐後,兼工書畫,得片紙如拱璧焉。在族端型雅望,年九十四”;
孫崋,字蓮生,號補堂,“學問文章傾動當世,宏才巨識斂而不矜,嘗於汴之召署活重科於河東,捐施義冢,為丹藥濟人,數十年未歸,遠櫬捐金助之邑修鼓樓、文廟、志乘,主書院山長,邑侯歷敬焉。年八十有八,著有《一經傳舊文稿》、《松際吟詩集》、《易經講說》”;
孫模,字道川,“才略異人,足之所經趙豫而東西粵,莫不知名,總制定尤敬禮之,如弟昆師友雲”;
曾孫愈達,奉部更名師瘦,字詩鎮,號月樓,一號起軒,“乾隆癸卯舉人,揀選知縣,嘉慶戊辰挑選崇陽教諭,己巳覃恩勅授修職郞,道光癸未截取知縣,未任,推升德安教授,道光戊子覃恩勅授文林郞。公勵品端方,沉潛經史,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故南宮屢北,意獨恬然,司鐸崇陽、德安等學,一時士大夫多出其門。有《留余堂文稿》、《浣薇詩集》”。
再往後查考,大都默默無聞矣,似應了那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老話。當然,也不排除有功名學識的後裔遷徙他方,使得修纂家譜時無從考證,如五世孫士爵,字祿厚,“游都中山東登州海陽縣,胡公其章時由兩淮鹽大使升縣來京,特重其才,延治館事,後遂結姻,以其妹字之。其岳諱文伯,曾為安徽巡撫,次舅其倬,為成都知縣,士爵緣兩署分理,未得歸里。前從鎮遠歸省,復去。攜家旋里尚有待也。前由棲霞縣寄書,生子一”。對其生平就已不甚了了。
李中素在康熙二十六年任嶽麓書院山長,該年書院即得到了康熙帝的御書“學達性天”匾,並賞賜了《十三經》和《二十一史》等十六種書籍,對鞏固嶽麓書院的地位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見瀟湘子《嶽麓書院歷任山長》)。
著作
本人詩文集《梅花書屋詩選》四卷在康熙二十三年雕版行世,此本半頁九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單邊無魚尾,一函四冊,今似只南開大學圖書館藏得全本。此種版本在民國時就流傳稀少,民國三十四年修(1945)木活字本麻城《李氏族譜》時有族人根據舊譜輯《藝文錄》,收錄李中素“遺稿未刊者五首”並曾刊入《梅花書屋詩選》中“遙贈閻古古先輩十律”(另有“代勤儉太守募修七賢諸詞文”、“王復村集杜詩序”、“代讞楚草序”、“郞中丞廟祀文”、“補鶴南飛賦”撰文五篇,不知收入《梅花書屋詩選》否,待考),裔孫李昌楨旁註曰:“按舊譜載台灣公遺稿未刊詩五首,楨搜求累年,僅獲公《梅花書屋詩選》二冊,擬另刊行,尚遺二冊終不能得”。知民國之時已難求全本,亦更可見“遺稿未刊者五首”之珍貴。
詩作
《飲雪酒一律》
攜來姑射仙人掌,
醉到峨嵋大士身;
明月入喉通夕吟,
梅花香舌隔年春。
《渡海赴台灣任》
去家六千里,渡海十三更(原註:海舟以六十里為一更)。
赤嵌山將見,清源水尚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