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鸝體長約26厘米。眼色淺。雄鳥絳紫紅色,頭、上胸及翼黑色。雌鳥上背及背部深灰色,尾覆羽及尾絳紫紅色,腹部及下胸白而密布黑色縱紋。與鵲色鸝幼鳥的區別在上背灰色較深,下體白色較少且縱紋較粗。幼鳥比雌鳥色淺,喉顯白。亞種ardens絳紫紅色而羽基緋紅,不為其他亞種的白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鸝鳥
- 食性:雜食性
- 卵生:每年四~六月間開始繁殖
- 分布: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西南部等
外形
朱鸝體長約26厘米。眼色淺。雄鳥絳紫紅色,頭、上胸及翼黑色。雌鳥上背及背部深灰色,尾覆羽及尾絳紫紅色,腹部及下胸白而密布黑色縱紋。與鵲色鸝幼鳥的區別在上背灰色較深,下體白色較少且縱紋較粗。幼鳥比雌鳥色淺,喉顯白。亞種ardens絳紫紅色而羽基緋紅,不為其他亞種的白色。
虹膜黃色;嘴藍灰;腳灰色。
鳴聲為圓潤的笛音pi-lo-i-lo;叫聲為粗重鼻音的kee-ah聲,但不如黑枕黃鸝粗啞。也有甚似貓叫的mew聲以及有似啄木鳥般的咯咯“笑聲”。
虹膜黃色;嘴藍灰;腳灰色。
鳴聲為圓潤的笛音pi-lo-i-lo;叫聲為粗重鼻音的kee-ah聲,但不如黑枕黃鸝粗啞。也有甚似貓叫的mew聲以及有似啄木鳥般的咯咯“笑聲”。
雜食性。以昆蟲、漿果、果實為食。
每年四~六月間開始繁殖、築巢,其巢位於樹枝上,離地面約10米。
它們大多棲息於針葉林,雜林或果樹林等。冬季南遷或遷往較低海拔的較多落葉林處越冬。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留在樹層,有時加入混合鳥群。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西南部、台灣、海南島及印度支那。罕見於海拔600~4000米的丘陵和山區森林中的落葉林、混交林及常綠林。指名亞種見於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部;nigellicauda於雲南東南部及海南島;ardens於台灣。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西南部、台灣、海南島及印度支那。罕見於海拔600~4000米的丘陵和山區森林中的落葉林、混交林及常綠林。指名亞種見於西藏東南部及雲南西部;nigellicauda於雲南東南部及海南島;ardens於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