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質(南宋義務籍歷史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質自幼聰明好學,過目成誦。少年拜理學家呂祖謙弟子葉邽為師,後轉而就學於金華的唐仲友。在名儒的悉心指導下,學業大進。

紹熙四年(1993),朱質與永康的陳亮一起在會試中被錄為進士。殿試時,陳亮是魁首(狀元),朱質為第二(榜眼)。陳亮於孝宗時就入太學,素以上奏之事深受孝宗的賞識而著稱。朱質中榜眼是在孝宗退位後的第四年,他以《春秋》之大義為說,引起了光宗的重視。時孝宗居於重華宮,聞聽朝中又出了個與陳亮一樣博學多才的能人,非常歡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質
  • 國籍:中國
  • 性別:男
  • :仲文
義烏朱質,榜眼及第,剛直不屈,

義烏朱質

朱質,生卒年不詳,字仲文,南宋婺州府義烏縣溪西(今義烏市佛堂鎮溪西村)人。累官太常寺少卿兼權吏部左侍郎。他能文善武,秉性剛直,因反對權臣對金妥協投降而被罷官。

榜眼及第

紹熙四年(1193),朱質與永康的陳亮一起在會試中被錄為進士。殿試時,陳亮是魁首(狀元),朱質為第二(榜眼)。開禧元年(1205),金國派使者來朝見寧宗,態度十分傲慢。朱質見金使如此無理,便上書寧宗,要求把金使斬首。金使聞訊,慌忙改換成一副謙恭的態度,長了大宋的國威。

剛直不屈

開禧二年(1206),擢朱質為左正言、左司諫(一說右正言、右司諫),兼侍講,掌管給皇帝講學和規諫諷諭之事。時權臣平章軍國事韓侂胄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發動北伐,對金用兵。
韓侂胄因盲目用兵,事與願違,反被金國打敗。面對不可收拾的殘局,韓侂胄意欲與金國議和,朱質認為決不能以議和來苟且偷安,始終持反對意見。結果因此而得罪了韓侂胄和主張議和的寧宗。把他改為掌管禮樂、郊廟、陵寢諸事的副職即太常寺少卿,兼權吏部左侍郎。
朝侂胄的開禧北伐失敗後,被奸臣史彌遠所殺,宋朝向金國屈膝求和,宋、金於嘉定元年(1208)訂立和議。因朱質一直都是反對議和的主要人物,遂被撤職罷官。1225年,理宗即位,改元寶慶,大赦天下,朱質也因此得到復官的機會,理宗任他為道州知州。朱質因屢屢受到排擠和打擊,已看清官場宦海的險惡,無意仕途,雖接到調令,但沒有去上任便上書要求致仕。理宗也只是象徵性地給了他一個從五品下的朝散大夫官階。
朱質在政事之暇,還著書立說,有《易說舉要》、《奏議詩文雜稿》傳世。可惜由於世事滄桑,文稿均已佚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