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西寧(1926—1998),原名朱青海,當代作家,祖籍山東省臨朐縣。從他父輩起,即落戶宿遷,定居宿城鎮。抗日戰爭勝利後,進入杭州國立藝專深造。後投筆從戎,參加國民黨軍隊,1949年隨軍去台灣,先後任陸軍上尉、上校參謀等職。自幼愛好文學,雖身在軍旅,卻能堅持寫作,因而成為台灣軍旅中出名的作家。當時,他和段彩華、司馬中原被譽為台灣陸軍中有名的“鳳山三劍客”,是台灣文壇上蜚聲海內外的著名作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西寧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臨朐縣
- 出生日期:1927年6月16日
- 逝世日期:1998年3月22日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七對怨偶》、《朱西寧小說精品》
人物經歷,親屬成員,主要作品,小說,合集,散文,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46年,他19歲時,在當時的《中央日報》副刊發表第一篇小說《洋化》。
解放戰爭時期加入國民黨軍隊,並隨之去了台灣。他在國民黨軍隊中,從上等兵至上校軍階,先後25年之久。50年代登上台灣文壇,是台灣“軍中作家”之一,與司馬中原、段彩華並稱“軍中三劍客”。
他曾任台灣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並曾主編《新文藝》雜誌、任職於新中國出版社。70年代,他曾公開提倡開放30年代文學作品,對圍攻鄉土文學表示異議,因而遭到官方冷遇。
1977年8月,台灣當局召開規模較大的“第二次文藝會談”,會議不僅不讓他參加,還針對他所提倡的開放30年代文學作品問題正式通過決議,要“匡正視聽,以免流毒社會”云云。
親屬成員
朱西寧妻子劉慕沙為日本文學翻譯名家,育有三女: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均在文學上有成,其中朱天文、朱天心亦為台灣重要當代作家,朱氏一家在台灣文壇有不可替換的獨特地位。為此,台北希代出版有限公司為他家出版一本書,名為《小說家族》。
主要作品
小說
《七對怨偶》
朱西寧(右)
![朱西寧(右) 朱西寧(右)](/img/d/4d2/cGcq5CMyQGMxI2Y4ITZ4gDZ2UDOwYjM0AzNkJ2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八二三注》
《大火炬的愛》
《牛郎星宿》
《朱西寧小說精品》
《朱西寧自選集》
《冶金者》
《旱魃》
《奔向太陽》
《非禮記》
朱西寧
![朱西寧 朱西寧](/img/7/cce/cGcq5SNhBzNiFjMkNjMhFGM4EDN0kTO5U2N1Q2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春城無處不飛花》
《春風不相識》
《海燕》
《狼》
《破曉時分》
《茶鄉》
《將軍令》
《將軍與我》
《現在幾點鐘》
《第一號隧道》
《蛇》
《畫夢記》
《華太平家傳》
《黃粱夢》
《新墳》
《熊》
《貓》
《獵狐記》
《鐵漿》
合集
《可以饒恕,但不可以忘記》
《月到天心處》
散文
《林森傳》
《日月長新花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