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22年,成立朱蘭夼國小,校長李喜彥。1943年,村國小併入朱蘭夼學區。 建國後,朱蘭夼村非常重視教育。1973年,建起了新學校。到2002年,全村先後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7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解放後,在黨的領導下,農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遷酷堡1983年實行
家庭聯產承包制後,村民的生活狀況發生了翻天覆譽您跨洪地的變化。
2002年,全村有農用車150輛,機車60多輛,電話172部,彩電252台。 村莊建設解放前,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住房不足5平方米。解放後,村民住恥格漿房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大多住上寬敞明亮的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4平方米。 社會福利1982年,村集體投資5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同年,購買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6年,高登仁在盤石店區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後經其介紹,董德法、董順法等人入黨。1937年7月,成立村黨支部。在黨的領導下,開展除奸、反霸鬥爭,組織支前工作,為部隊運送軍需品。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20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6個,黨員34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提達董德法、高維林、董喜山、於作楫、於在舉祖希紙河、董京仁、李書亭、董文龍、於本樂、董文玉。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村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樂罪坑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白海影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董喜增、李太明、董言法、董學朴、於在河、於德河、於在環、董京思、於全祥、董玉勝、董培禮、董文玉。1999年,董文玉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