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主要成績,人物觀點,
主要成績
1926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譯者特寫集、《紅色中國的挑戰》、《逃出巴爾幹》,小說《妻》,《珍妮小傳》、《金色布拉格》、《遠方的歌聲》、《前列》、《蘇聯的人民和生活》、《橋》,電影文學劇本《偉大的轉折》等。
人物觀點
1、“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的"聖經"。“四書五經”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及《詩經》、《書經》、《禮記》、《易經》、《春秋》(五經)的總稱。這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理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書里許多語言,如“當仁不讓”、“名正言順”、“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爍今,研究它的著作汗牛充棟。老子是中國第一個純粹的哲學家,老子的思想成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一種思想傾向。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思想,幾乎對每一個有文化的中國人都有重要影響。《老子》文字簡約,說理透徹,含義深邃,富有辯證精神,特別能啟發人的思考。《老子》文字不是特別艱深,歷代注家又多,選一種較好的版本當能有助於閱讀理解。
3、《莊子》
《莊子》繼承發揚了《老子》的思想,與《老子》一起合稱“老莊”,成為道家的經典。莊子對生死的態度十分達觀,“鼓盆而歌”成為莊子的典型畫像。《莊子》文字上汪洋恣肆、豐瞻華美,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對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書中運用了大量的寓言來說理,比如《庖丁解牛》就是著名的一篇。
4、《韓非子》
《韓非子》一書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韓非子思想是在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政治以力服人的“霸道”的代表,與“四書五經”代表的以德服人的“王道”一起,互為表里,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響。
5、《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不是中國第一部兵書,卻是最好的一部兵書,它誕生於春秋幾百年戰亂的背景之下,涵蓋了軍事中一切重要問題,被我國歷代軍事家奉為圭泉。它還被譯成多種外文,具有世界影響。《孫子兵法》簡潔的語句中蘊藏著豐富的內容,對當代商業社會中人的行為處事亦頗多啟發。
6、《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我國第一部醫書,相傳是黃帝所作,代表了祖國醫學最早的光輝成就。它對於病理學與治療學的辯證思想,成為祖國醫學發展的指導思想,為中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黃帝內經》是先秦時期整理成書的,文字較為古奧,不熟悉中醫術語的讀者可能會有一定困難。
7、《史記》
西漢司馬遷宮刑之餘發憤創作的《史記》,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開創了我國紀傳史編撰的先河,成為歷代官修正史的典範。《史記》記述了上古至當時的歷史,其中“書”的部分較難懂,但卻是司馬遷歷史思想集中表述的部分。全書精華在於“世家”與“列傳”,司馬遷為我們描繪了許許多多有個性、有感情的歷史人物形象,他在歷史人物身土傾注了自己的情感。《史記》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還是一部文學著作。
8、《世說新語》
忽視《世說新語》,就忽視了傳統中國人精神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魏晉風流成了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的理想人格,跟他們追求美、追求自由而深情狂放是分不開的。本書故事短小精悍,文字精煉上口,思想或清新揮灑,或沉鬱勃發,讀起來往往有會心之處。
9、《貞觀政要》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被當作中國封建社會理想的清明政治的代表,本書就是記錄李世民君臣談話、活動的作品。李世民雄才大略,又得遇幾位曠世英才,君明臣傑,造就了一代偉業。他們的治國思想與處事模式成了典範,到今天仍值得我們作批判地吸收。
10、《金剛經》
《金剛經》不是中國人寫的書,它是一部印度佛經,但1000多年來,它已經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因為篇幅短小,思想又有代表性,它成了為人們念誦最多的一部經。它宣揚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成了中國佛教的主題之一。它篇幅的短小也許可以彌補部分文字比較生澀的難處。
11、《壇經》
《壇經》是禪宗的六祖惠能的弟子所作,又稱《六祖壇經》,是表述中國佛教思想的開山之作。它更把中國傳統與佛教教義結合起來,創立了純粹的中國禪宗。以心傳心而頓悟的傳道得道方式深受歡迎。唐宋以降,不但影響知識分子,還及於勞動人民。《壇經》思想深邃而文字淺白,讀懂字面意思並不太難。
12、《顏氏家訓》
北朝顏之推著。中國古代是家族宗法社會,這種社會的理想生活是耕讀傳家。《顏氏家訓》就是維護這種理想,實施這種理想的藍圖。它對家族家庭中幾乎一切事務都提出了合乎那種理想的標準與要求。因此,一經產生便被歷代奉為金科玉律。其中雖有教條煩瑣之處,卻也不乏於今仍有價值的地方。
13、《資治通鑑》
我國古代編年體歷史著作的代表,北宋司馬光著。《資治通鑑》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為統治者作借鑑之用。本書記事條理清楚,畫人風神畢肖,說理明晰透徹,是《史記》之後,文學成就最高的史學巨著。後來的《續資治通鑑》、《清通鑑》與之形成一完整的古代編年史系統。
14、《菜根譚》
《萊根譚》是明朝洪應明編的一部書,是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應事的格言集,它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一種在世出世的處世方法體系。由於它講的是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係,因此流傳久遠,直到現在仍有頗多啟發價值。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意者,無論是商界的還是政界的,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語句。
15、《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是所謂中興名臣,又是當時的理學領袖,在戎馬倥傯、公務繁忙之餘寫給家人子弟的書信,表現了他對於家事,用封建理學觀念指導之下的家人成長的看法,在當時及以後,獲得了極高的聲譽。他在封建社會末期,試圖重振封建道德,但其中一些基本的修身齊家處世的觀念,也很有意義。毛澤東同志青年時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16、《魯迅選集》
魯迅是中國傳統最深刻的批判家,他從舊營壘中衝殺出來,反戈一擊。他因早年的經歷和所受的教育,所以能看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劣根性;他後來又接受了新思想,所以批判起來鞭辟入裡,犀利無比。只有理解了魯迅的批判,我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才能看清究竟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華。時代向前的每一步發展,都使我們更深一步地認識到魯迅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