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誕詩文選:彌齋散文·無春齋詩》是由學苑出版社出版,朱英誕編寫的中國現當代詩歌選集。
基本介紹
- 書名:朱英誕詩文選:彌齋散文·無春齋詩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頁數:354頁
- 開本:16
- 作者:朱英誕 朱紋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774445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朱英誕詩文選:彌齋散文·無春齋詩(百年誕辰珍藏版)》收錄了朱英誕不同時期所寫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散文和詩作遺稿;包括彌齋散文、無春齋詩、附錄和老照片插圖等部分。散文部分收錄了作者不同時期的散文作品86篇,系從作者千餘篇散文遺稿中選出,以作者齋名命名為“彌齋散文”,根據這些散文的基本內容分為“生命的冥想”、“人生感悟”、“新詩座談”、“藝海遨遊”、“餘波詩話”等五部分。詩作部分,系從作者近三千首詩作中選體現作者詩作成就的新詩作品89首;按照時代分為三輯,(1928—1948;1948—1965;1966—1983),這些詩作有新中國成立前,作者發表過的作品,更多的是50年代以後作者創作而未被發表的詩稿,許多詩作系首次發表。作者在新詩的創作生活中默默耕耘了半個世紀,留下了許多作品,為中國現代文學史,特別是現代詩留下了豐富的素材。《朱英誕詩文選:彌齋散文·無春齋詩(百年誕辰珍藏版)》附錄部分收錄了廢名、牛漢等曾為朱英誕作品所寫序文以及一些文學研究者撰寫關於朱英誕的研究文章總計11篇。對人們了解朱英誕,研究現代詩學和現代文學發展提供了一個延續半個世紀的作家個案。
《朱英誕詩文選:彌齋散文·無春齋詩(百年誕辰珍藏版)》系朱英誕後人朱紋和學生武冀平從作者各時期所創作的散文遺稿和詩作遺稿中選擇其不同時期所寫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彙編而成的,包括散文部分(彌齋散文)、詩作部分(無春齋詩)等部分。這些作品,為中國現代文學史,特別是現代詩研究留下了豐富的素材,對於人們全面了解和認識這位不為多人所知的作家詩人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朱英誕詩文選:彌齋散文·無春齋詩(百年誕辰珍藏版)》的出版為研究現代詩學和現代文學發展提供了一個延續半個世紀的作家個案,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可供喜歡現代詩和散文的文學愛好者,以及現當代文學研究、北京文學研究以及現代詩學研究等研究機構和學者使用
圖書目錄
序
彌齋散文
(一)燈頌——生命的冥想
夏夜的笛韻
木偶的人生
浪子
一場小喜劇
苦雨齋中
一篇跋語
模糊(冬月的琥珀)
記青榆
記青榆補
燈頌(代序)
還有另一種水
支園小記
駝鈴在風中搖曳
寫於和平的春天
撿蟬蛻的日子
北京鱗爪
明月的造訪
(二)談讀書——人生感悟
茶的杞憂
談愛菊
春雨齋集
讀《災難的歲月》
吳宓小識
談讀書
模糊辯
我寫第一首詩的緣起
美人之遲暮
從楊誠齋說到戰後
冬葉集後序
冬曦
紀念馮文炳先生
懷廢名先生
海淀
燈
從《楓橋夜泊》說起
《演連珠》今譯序
(三)詩的珠玉——新詩座談
詩之有用論
詩與欣賞及其他
談韻律詩
談象徵詩
冶遊郎
捉空
孤立主義
什麼是詩
略記幾項微末的事
我所理解的“自由”
我贊成日常生活的詩
我是怎樣寫詩的
病中答客問
T.S.Eliot詩論拾零
我對現代詩的感受
突破六藝的規律
詩的珠玉(代序)
漫談香山詩
端午節所想到的
由黃葉引起的一次斟酌
風
客樹
(四)現實到理想——藝海邀游
四見齋逸筆
室名小記
詩夢庵記
書名藝術
從現實到理想
多默齋說
《四味果》前記與校後
自然與詩
關於風
知春亭談藝
從W.B葉芝說起
唐伯虎及其山水畫手卷
碑橋水
“人與地”
漫談“十八張半”
(五)晚間看霞燒——餘波詩話
《花下集》題記
金盞草序
“五四”北京春天
《桐乳集》序
《新綠集》與《白小錄》合跋
餘波
石榴樹
《花下集》序
晚間看霞燒
“五四”的春天(“五四”紀念)
枯淡小識
我何以將沉默到底
□差集後序(初稿)
《伐木集》序
無春齋詩
第一輯(1928—1948)
街燈(一名:《雪中跋涉》)
印象
紅日
畫
燈
沉思
自由的風
望海樓
宿北大東齋
清華園晚
夜之寶藏
追念早逝的母親
睡眠是最精美的屋宇
窗
小黃河擺渡
賦得荷
李長吉
池魚
城中謠
楊柳春風
屈原的小舟(詩人畫像之一)
窗(詩人畫像之四)
蒙娜麗莎(譯詩)
歲月之三十
聲音與沉默
秉燭之游
母親的肖像
春雨
第二輯(1949—1965)
古城的風(有序)二首
麥秋豐足歌頌歡樂
大地的獨白
賽馬場之歌
白鳩行
搖籃曲辭
眼睛
頌歌習作二首
水邊梅
小巷的秋深
酒旗
黃昏
燃燈驅夢
夏日頌
民族感情
無邪的歌
和平
波斯船上的鴿子
對影
落葉的城
山月
韋應物贊
金環
模糊
和緣女太白星詩五首
第三輯(1966—1983)
秋夜
汗馬吟
琴趣
殘果
樓閣
伐桂者之歌(神話詩)
燕南園會談
聲畫
石竹花盛開
晴望西山作
晴望鷲峰作
綠蓑
冰繭
大風
清明時節的新綠
星空
五十弦
白孔雀
天邊外
夜風有序
石竹花
“在尋覓真詩的路上”
明鏡有序(一名:摩擦)
銀杏並序
老屋
狗沙(一名:美麗島)斷片
老人與詩
掃雪
飛花
附錄
《無題之秋》序
《小園集》序
別有一青榆,身藏人海問
《冬葉冬花集》題詞
少年時代的朱英誕
重見淹沒的輝煌
深恩厚愛刻骨銘心
發掘詩人朱英誕
廢名圈、晚唐詩及另類現代性?
獨木成林
詩人朱英誕
朱英誕筆名齋名一覽
編後贅語
彌齋散文
(一)燈頌——生命的冥想
夏夜的笛韻
木偶的人生
浪子
一場小喜劇
苦雨齋中
一篇跋語
模糊(冬月的琥珀)
記青榆
記青榆補
燈頌(代序)
還有另一種水
支園小記
駝鈴在風中搖曳
寫於和平的春天
撿蟬蛻的日子
北京鱗爪
明月的造訪
(二)談讀書——人生感悟
茶的杞憂
談愛菊
春雨齋集
讀《災難的歲月》
吳宓小識
談讀書
模糊辯
我寫第一首詩的緣起
美人之遲暮
從楊誠齋說到戰後
冬葉集後序
冬曦
紀念馮文炳先生
懷廢名先生
海淀
燈
從《楓橋夜泊》說起
《演連珠》今譯序
(三)詩的珠玉——新詩座談
詩之有用論
詩與欣賞及其他
談韻律詩
談象徵詩
冶遊郎
捉空
孤立主義
什麼是詩
略記幾項微末的事
我所理解的“自由”
我贊成日常生活的詩
我是怎樣寫詩的
病中答客問
T.S.Eliot詩論拾零
我對現代詩的感受
突破六藝的規律
詩的珠玉(代序)
漫談香山詩
端午節所想到的
由黃葉引起的一次斟酌
風
客樹
(四)現實到理想——藝海邀游
四見齋逸筆
室名小記
詩夢庵記
書名藝術
從現實到理想
多默齋說
《四味果》前記與校後
自然與詩
關於風
知春亭談藝
從W.B葉芝說起
唐伯虎及其山水畫手卷
碑橋水
“人與地”
漫談“十八張半”
(五)晚間看霞燒——餘波詩話
《花下集》題記
金盞草序
“五四”北京春天
《桐乳集》序
《新綠集》與《白小錄》合跋
餘波
石榴樹
《花下集》序
晚間看霞燒
“五四”的春天(“五四”紀念)
枯淡小識
我何以將沉默到底
□差集後序(初稿)
《伐木集》序
無春齋詩
第一輯(1928—1948)
街燈(一名:《雪中跋涉》)
印象
紅日
畫
燈
沉思
自由的風
望海樓
宿北大東齋
清華園晚
夜之寶藏
追念早逝的母親
睡眠是最精美的屋宇
窗
小黃河擺渡
賦得荷
李長吉
池魚
城中謠
楊柳春風
屈原的小舟(詩人畫像之一)
窗(詩人畫像之四)
蒙娜麗莎(譯詩)
歲月之三十
聲音與沉默
秉燭之游
母親的肖像
春雨
第二輯(1949—1965)
古城的風(有序)二首
麥秋豐足歌頌歡樂
大地的獨白
賽馬場之歌
白鳩行
搖籃曲辭
眼睛
頌歌習作二首
水邊梅
小巷的秋深
酒旗
黃昏
燃燈驅夢
夏日頌
民族感情
無邪的歌
和平
波斯船上的鴿子
對影
落葉的城
山月
韋應物贊
金環
模糊
和緣女太白星詩五首
第三輯(1966—1983)
秋夜
汗馬吟
琴趣
殘果
樓閣
伐桂者之歌(神話詩)
燕南園會談
聲畫
石竹花盛開
晴望西山作
晴望鷲峰作
綠蓑
冰繭
大風
清明時節的新綠
星空
五十弦
白孔雀
天邊外
夜風有序
石竹花
“在尋覓真詩的路上”
明鏡有序(一名:摩擦)
銀杏並序
老屋
狗沙(一名:美麗島)斷片
老人與詩
掃雪
飛花
附錄
《無題之秋》序
《小園集》序
別有一青榆,身藏人海問
《冬葉冬花集》題詞
少年時代的朱英誕
重見淹沒的輝煌
深恩厚愛刻骨銘心
發掘詩人朱英誕
廢名圈、晚唐詩及另類現代性?
獨木成林
詩人朱英誕
朱英誕筆名齋名一覽
編後贅語
作者簡介
朱英誕(1913—1983),原名朱仁健,字豈夢,號英誕,40歲以後號青榆,別號室名甚多。宋代理學家朱熹七世孫江蘇如皋柘園公之後裔。1928年始做新詩,三十年代步入詩壇,林庚先生之弟子。1935年出版詩集《無題之秋》。20世紀40年代在北京大學文學院執教,繼廢名之後續講新詩,兩人留下新詩發展至抗戰前一部完整的新詩講稿。詩人遺留大量新詩創作有待出版。遺著陸續出版有:《冬葉冬花集》(1994)、《新詩講稿》(2008)、《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2011)、《仙藻集·小園集》(2011)、《風滿樓詩》(2012)、《李長吉評傳》(2012)等
序言
陳子善
一九八四年二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廢名的《談新詩》增刪本,從這本並不很厚的小冊子中,我第一次知道了一個名字:朱英誕。但我當時並不知道,不到兩個月前,這位朱英誕,傑出的詩人朱英誕,已在北京悄然謝世。
十年之後的一九九四年九月,朱英誕詩選《冬葉冬花集》由北京文津出版社出版,這是朱英誕的詩在一九四九年以後首次結集。雖然這冊詩選篇幅有限,流傳不廣,但畢竟是零的突破,而我,也從中初次領略了朱英誕的“詩才”。
十四年之後的一九九八年三月,我編選的廢名《論新詩及其他》列為“新世紀萬有文庫·近世文化書系”之一種,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在“編者前言”中簡評廢名詩論的文學史價值時,特別提到廢名“發掘了鮮為人知的詩人朱英誕”。(1)
二十八年之後的二〇一二年一月,由朱英誕女兒朱紋女史和研究者陳均兄整理的朱英誕晚年遺著《李長吉評傳》,列為我所主編的“海豚書館·紅色系列”之一種,由海豚出版社推出,從中我又領略了作為文學史家的朱英誕的“詩”觀和史識。
我與朱英誕的文緣僅限於此。本來,如果我早點知道詩人的大名,早點讀到他的清雅的詩,我或許會與詩人有一面之緣。從一九七〇年代末到一九八〇年代初,我數度在京小住,而那時詩人尚健在,在北京的不為人知的一個小角落裡苦吟他的不為人知的詩,我是有拜訪請益的可能的。遺憾的是,上帝不願作出這樣的或許讓我終生難忘的安排。
但是,我畢竟還是有幸的,因為我較早地讀到了他的詩,而且被他的詩所感動。我並不專門研究新詩,對朱英誕以畢生之精力營造的獨特的新詩世界,不敢說有多大的體會和領悟,更不必說作出深刻的分析,但我堅信朱英誕的名字不會被遺忘,朱英誕的詩遲早會進入文學史家的視野,遲早會受到應有的評價。
果然,從一九九〇年代後期至今,朱英誕的詩已經入選有一定權威性的《中國淪陷區文學大系》和《中國新詩總系》 ;朱英誕的《新詩講稿》、《仙藻集·小園集》、《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等詩文集也已先後在海峽兩岸出版;孫玉石、向明、程光煒、吳曉東、陳均、眉睫……等海峽兩岸老中青學者各有見地的評論也已出現。凡此種種,均足以說明朱英誕這位生前長期被遮蔽、幾乎被埋沒的隱逸詩人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
從十五歲時寫出第一首新詩《街燈》起,朱英誕在新詩園地里默默耕耘長達半個世紀,一生寫了約三千餘首新詩,數量驚人,也許他已是二十世紀中國詩史上產量最多的白話詩人。更難得的是,朱英誕的詩,無論是四行小詩,還是較長的篇章,都能在韻律自然、詩句平實的基礎上,自出機杼,自成境界。他的許多詩,表面上是寫春風秋雨,花木田園,這些原本是中國歷代詩人詠頌的對象,但因詩的內里真切抒發現代人的複雜的情感,故而呈現出既繼承又創新的前衛姿態。我不敢說我每首都喜歡,但絕大部分確實令我喜歡。為什麼會喜歡?如果再往下說,我卻又說不大清楚,只好引用朱英誕所回憶的同樣是詩人的林庚對他說的一句話來作答:“你的詩我也不懂,可是我知道它好。”(2)
現在不少論者把朱英誕視為一九四九年以後“潛在寫作”的一個代表,他無疑是當之無愧的。不過,“潛在寫作”的情形確實較為複雜,有以胡風為首的“七月派”作家群的“潛在寫作”;有一九五七年以後許多“右派”作家的“潛在寫作”;也有一九六六年以前尚能公開發表作品,之後十年間才被剝奪公開發表作品權利的“潛在寫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朱英誕在一九四九年以後,直至去世,從未公開發表過一首詩,一篇文,卻又留下來那么多的詩文,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潛在寫作”,而這種情形,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作家中,是頗為鮮見的。
朱英誕“不喜官樣文章的臭味”,不屑於標語口號式的寫作,而寧可自外於文壇主流而我行我素。用他晚年在自傳中的話來說,“世事如流水逝去,我一直在後園裡掘一口井,我是否要掘下去呢?掘井九軔而不及泉,一九四九年算不算要畫一個劃時代的道道呢?”(3)這所謂“畫一個劃時代的道道”,按我的理解,既有詩藝上的不懈探索之意在,同樣有甘願自處文壇邊緣的一種清醒和執著,正如他接著所表白的:“廢名先生的橋隨風飄去了。我以小小的野渡‘縱然一夜風裡去,只在蘆花淺水邊’”。(4)他把民國時期廢名開創的詩風,延續到了“文革”,乃至“文革”結束以後,並有所發揚,這無疑是二十世紀中國詩史上最孤獨的摸索與堅持。不必諱言,他也一度熱情謳歌過,但為時很短暫,馬上又復歸故道了,因為他還是深信這才是他寫詩為文的正路,不可更改。
一九七九年,六十六歲的朱英誕寫下了兩首詩,一為《五十弦:紀念做詩五十年》,另一為《白孔雀:挽張志新》。前一首開頭一段云:“你可以從此收斂起∕你的幻美的霓裳羽衣,∕玲瓏的白孔雀。”後一首開頭一段也云:“一隻白孔雀∕獨立,在天空下。天空青且無際。”(5)兩首詩中都出現了“白孔雀”的聖潔形象,朱英誕既借來比喻張志新,也以此自況。朱英誕“做詩五十年”,他的畢生為詩的心血,即“白孔雀的飛”,決不會是“一顆彗星”。朱英誕以詩明志,他的獨樹一幟的詩的價值必將為世人所認識,他有這份自信。
時光如流水般逝去,今年是朱英誕誕辰一百周年、逝世三十周年,朱紋女士費心費力編選了這部《朱英誕詩文選》以為紀念。《詩文選》正是從詩和文兩個方面展示朱英誕文學創作的實績,也藉此證明朱英誕的自信之不虛。承朱英誕研究者眉睫兄推薦,朱紋女士囑我為《詩文選》作序,於是寫了以上這些話。當然,按魯迅的說法,倘要知人論世,必須顧及全篇。因此,要更客觀、全面、公正地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為朱英誕這樣的詩人定位,這只是一個新的起步,還有待蒐集更為完備、考訂更為周詳的《朱英誕集》的問世,我熱切地期待著。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於海上梅川書舍
一九八四年二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廢名的《談新詩》增刪本,從這本並不很厚的小冊子中,我第一次知道了一個名字:朱英誕。但我當時並不知道,不到兩個月前,這位朱英誕,傑出的詩人朱英誕,已在北京悄然謝世。
十年之後的一九九四年九月,朱英誕詩選《冬葉冬花集》由北京文津出版社出版,這是朱英誕的詩在一九四九年以後首次結集。雖然這冊詩選篇幅有限,流傳不廣,但畢竟是零的突破,而我,也從中初次領略了朱英誕的“詩才”。
十四年之後的一九九八年三月,我編選的廢名《論新詩及其他》列為“新世紀萬有文庫·近世文化書系”之一種,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在“編者前言”中簡評廢名詩論的文學史價值時,特別提到廢名“發掘了鮮為人知的詩人朱英誕”。(1)
二十八年之後的二〇一二年一月,由朱英誕女兒朱紋女史和研究者陳均兄整理的朱英誕晚年遺著《李長吉評傳》,列為我所主編的“海豚書館·紅色系列”之一種,由海豚出版社推出,從中我又領略了作為文學史家的朱英誕的“詩”觀和史識。
我與朱英誕的文緣僅限於此。本來,如果我早點知道詩人的大名,早點讀到他的清雅的詩,我或許會與詩人有一面之緣。從一九七〇年代末到一九八〇年代初,我數度在京小住,而那時詩人尚健在,在北京的不為人知的一個小角落裡苦吟他的不為人知的詩,我是有拜訪請益的可能的。遺憾的是,上帝不願作出這樣的或許讓我終生難忘的安排。
但是,我畢竟還是有幸的,因為我較早地讀到了他的詩,而且被他的詩所感動。我並不專門研究新詩,對朱英誕以畢生之精力營造的獨特的新詩世界,不敢說有多大的體會和領悟,更不必說作出深刻的分析,但我堅信朱英誕的名字不會被遺忘,朱英誕的詩遲早會進入文學史家的視野,遲早會受到應有的評價。
果然,從一九九〇年代後期至今,朱英誕的詩已經入選有一定權威性的《中國淪陷區文學大系》和《中國新詩總系》 ;朱英誕的《新詩講稿》、《仙藻集·小園集》、《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等詩文集也已先後在海峽兩岸出版;孫玉石、向明、程光煒、吳曉東、陳均、眉睫……等海峽兩岸老中青學者各有見地的評論也已出現。凡此種種,均足以說明朱英誕這位生前長期被遮蔽、幾乎被埋沒的隱逸詩人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
從十五歲時寫出第一首新詩《街燈》起,朱英誕在新詩園地里默默耕耘長達半個世紀,一生寫了約三千餘首新詩,數量驚人,也許他已是二十世紀中國詩史上產量最多的白話詩人。更難得的是,朱英誕的詩,無論是四行小詩,還是較長的篇章,都能在韻律自然、詩句平實的基礎上,自出機杼,自成境界。他的許多詩,表面上是寫春風秋雨,花木田園,這些原本是中國歷代詩人詠頌的對象,但因詩的內里真切抒發現代人的複雜的情感,故而呈現出既繼承又創新的前衛姿態。我不敢說我每首都喜歡,但絕大部分確實令我喜歡。為什麼會喜歡?如果再往下說,我卻又說不大清楚,只好引用朱英誕所回憶的同樣是詩人的林庚對他說的一句話來作答:“你的詩我也不懂,可是我知道它好。”(2)
現在不少論者把朱英誕視為一九四九年以後“潛在寫作”的一個代表,他無疑是當之無愧的。不過,“潛在寫作”的情形確實較為複雜,有以胡風為首的“七月派”作家群的“潛在寫作”;有一九五七年以後許多“右派”作家的“潛在寫作”;也有一九六六年以前尚能公開發表作品,之後十年間才被剝奪公開發表作品權利的“潛在寫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朱英誕在一九四九年以後,直至去世,從未公開發表過一首詩,一篇文,卻又留下來那么多的詩文,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潛在寫作”,而這種情形,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作家中,是頗為鮮見的。
朱英誕“不喜官樣文章的臭味”,不屑於標語口號式的寫作,而寧可自外於文壇主流而我行我素。用他晚年在自傳中的話來說,“世事如流水逝去,我一直在後園裡掘一口井,我是否要掘下去呢?掘井九軔而不及泉,一九四九年算不算要畫一個劃時代的道道呢?”(3)這所謂“畫一個劃時代的道道”,按我的理解,既有詩藝上的不懈探索之意在,同樣有甘願自處文壇邊緣的一種清醒和執著,正如他接著所表白的:“廢名先生的橋隨風飄去了。我以小小的野渡‘縱然一夜風裡去,只在蘆花淺水邊’”。(4)他把民國時期廢名開創的詩風,延續到了“文革”,乃至“文革”結束以後,並有所發揚,這無疑是二十世紀中國詩史上最孤獨的摸索與堅持。不必諱言,他也一度熱情謳歌過,但為時很短暫,馬上又復歸故道了,因為他還是深信這才是他寫詩為文的正路,不可更改。
一九七九年,六十六歲的朱英誕寫下了兩首詩,一為《五十弦:紀念做詩五十年》,另一為《白孔雀:挽張志新》。前一首開頭一段云:“你可以從此收斂起∕你的幻美的霓裳羽衣,∕玲瓏的白孔雀。”後一首開頭一段也云:“一隻白孔雀∕獨立,在天空下。天空青且無際。”(5)兩首詩中都出現了“白孔雀”的聖潔形象,朱英誕既借來比喻張志新,也以此自況。朱英誕“做詩五十年”,他的畢生為詩的心血,即“白孔雀的飛”,決不會是“一顆彗星”。朱英誕以詩明志,他的獨樹一幟的詩的價值必將為世人所認識,他有這份自信。
時光如流水般逝去,今年是朱英誕誕辰一百周年、逝世三十周年,朱紋女士費心費力編選了這部《朱英誕詩文選》以為紀念。《詩文選》正是從詩和文兩個方面展示朱英誕文學創作的實績,也藉此證明朱英誕的自信之不虛。承朱英誕研究者眉睫兄推薦,朱紋女士囑我為《詩文選》作序,於是寫了以上這些話。當然,按魯迅的說法,倘要知人論世,必須顧及全篇。因此,要更客觀、全面、公正地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為朱英誕這樣的詩人定位,這只是一個新的起步,還有待蒐集更為完備、考訂更為周詳的《朱英誕集》的問世,我熱切地期待著。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於海上梅川書舍
名人推薦
不少論者把朱英誕視為一九四九年以後“潛在寫作”的一個代表,他無疑是當之無愧的。…直至去世,從未公開發表過一首詩,一篇文,卻又留下來那么多的詩文,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潛在寫作”,而這種情形,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作家中,是頗為鮮見的。……他的畢生為詩的心血,即“白孔雀的飛”,決不會是“一顆營星”。朱英誕以詩明志,他的獨樹一幟的詩的價值必將為世人所認識,他有這份自信。
——陳子善
——陳子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