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與麗娘的傳說
朱熹長期生活的
武夷山流傳著一個朱熹與麗娘的這樣一個傳說故事,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五曲溪創辦了一所書院,叫做
武夷精舍,當時四方求學的弟子非常多,形成了道在武夷的這種壯觀。
他有一天講完學到溪畔去散步,前面走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子跪在他的腳下,請朱熹收她為徒,朱熹感到非常地突然,因為朱熹從來就沒有招收過女學生,所以他一直不肯,在這個女子的一致要求下,朱熹只有破例地收了這個女生,那這個女生白天跟
武夷精舍諸生一起上課,晚上就陪伴朱熹著書,他幫助朱熹研磨,抄書了,久而久之兩個人就有一種感情。
當時武夷山到武夷書院去要過一條河,有一個擺渡的艄工對這件事情非常不滿,他就跟朱熹說你招的這個女生是一個狐狸精,朱熹感到非常突然,簡直不能相信,他說你如果不信的話,等到她這個女子疲倦的時候,她兩個鼻子就會露出兩支牙塊來,過了幾天朱熹著書,連續著書三四個晚上,這女子也陪他了三四個晚上,然後有一天晚上這個女子非常的困了,就在朱熹的桌子旁邊的椅子上快睡著了,突然之間她的鼻子兩個牙塊就露出了,朱熹就把這個牙塊拔掉,拔掉以後這個女子就變成了一條狐狸,窗外這個艄工就在那兒大笑,朱熹這時候非常氣憤,就把他的朱筆向這個艄工投去,這個艄工就變成了一個烏龜,向
九曲溪畔走去,朱熹非常眷戀這個女子,就是叫做
胡麗娘,非常眷戀她,就把她埋葬在朱熹
武夷精舍的後面的山上,所以這個山上現在還有一個
狐狸洞。
朱熹和狐狸精
南宋淳熙十年,朱熹辭官回到武夷山,在碧水縈繞的五曲溪畔建起了
武夷精舍。那四方的學一子,慕朱夫子大名紛紛前來,求學聽經。
朱熹住在清隱岩下的茶洞房。這裡奇峰秀水,丹岩翠壁,一道道瀑布從
天游峰上“嘩嘩嘩”地流瀉下來,像一片片雪花撤落在
雪花泉里。泉外長滿了一叢叢青青的岩茶,山風一吹過呀,清香撲鼻。朱熹專心做他的學問,餓了吃一塊冷地瓜;渴了喝一杯濃茶;冷了跺跺腳取暖;困了舀一瓢泉水洗臉提神。他每天講學著述到深夜。
日落月起,花開花謝。朱熹獨居深山,冬去了,春天又來了,月缺了,十五又圓了。朱熹在寂寞中更加懷念起早逝的妻子口他把盞對著
明月,遙祭
劉夫人,不時又自飲幾盅,借酒來澆愁哩,一天黃昏,日頭剛落山,朱熹正對著滿天的晚霞吟詩作賦,忽然聽到門外傳來“先生,先生”的呼喚聲,忙出門一看,_見茶洞外的獨木橋上站著一位女子,正笑吟吟地朝這邊走來口那女子一步一顫的,震得獨木橋吱扭吱扭地擺著;忽然,朱熹看那女子腳下一滑,差點兒絆倒,就急忙上前扶著她從橋上走了下來。
“你是何人,家住哪裡,為何來到此地?”
“我姓胡,名叫麗娘,家住在五曲河對面。因仰慕先生的才學,特來拜夫子為師,請受學生一拜。”麗娘望著朱熹,一邊說著,一邊就向他施禮參拜。
朱熹又驚又喜,心想:我平生雖有弟子數百,卻從未收過女流。但這女子端莊識禮,又如此求學心切,想來並非俗人,不妨就收下她吧!朱熹扶起麗娘,問過她平日的讀書情況,就將她引人書房,向她講授起四書五經來了。
這麗娘確實機靈,聰明過人,不一會兒。就把先生講的全都記住了,而且能背會誦,對答如流。
朱熹一時高興,搬出自己的一大疊詩稿給麗娘看。麗娘見
詩稿上密密麻麻地寫了許多絕句,畫了許多紅圈紅槓,就說:“蒙先生不棄,就讓學生把詩稿謄寫一遍吧!嗯?”麗娘見朱熹笑著點了點頭,就磨墨提筆,在紙上喇喇地寫了起來。
朱熹默默地站在一旁,見麗娘書法如行雲流水,筆觸瀟灑娟秀,不禁呆住了:這女子果有才氣,今天收為門生,日後也不枉費老夫一番心血呀!
麗娘專心致志地謄寫,剛抄完一篇,抬頭見朱熹正凝神地看著自己,那顆心立時湧上了胸口,臉也紅了,朝他輕輕地喊了聲“先生”,就低下頭來。朱熹心頭一熱,馬上察覺出自己舉止有失,慌忙支支吾吾地走開了。
從這以後,麗娘風雨無阻,天天晚上來到朱熹的書房。她讀遍了四書五經,替朱熹謄寫了很多很多的詩文,還常常陪先生吟詩作畫到深夜哩。
麗娘不但才學過人。而且聰明賢惠,體貼先生:朱熹餓了,她就端來一碗熱騰騰的竹筍香菇面;朱熹渴了,她又送來一盤甜蜜蜜的武夷香桃李;六月酷暑,她為先生搖扇送涼;早春寒夜,她又為先生起火取暖。
這一來,朱熹的著述越來越多,文思越來越敏捷。麗娘的柔情體貼,使朱熹感到溫暖與歡樂,有時又思緒縷縷,他愛麗娘的才學風貌,愛她的溫柔多情。每天一早,麗娘走了,他就覺得孤單,總是巴望日頭快落山,月兒早點升起。
這天傍晚.朱熹因思念麗娘,去平林渡口散步等她。忽聽得有人喚了聲“朱夫子”,回頭見是擺渡的烏老頭兩口子。朝他招呼著走來,忙停了腳步。這兩口子長著三角腦袋,鼓著雙金魚眼睛,男的又高又大,女的又矮又小,一身穿戴黑不溜秋的,活像一對醜八怪似的。
烏老頭朝朱熹瞅了瞅,搖搖三角頭,伸長又黑又細的脖子說:“哎呀,朱夫子,看你這氣色不好,定是中了邪呀!”
烏老婆子也陰陽怪氣地叫:“是呀,是呀,中了邪呀,這邪氣入骨,要大難臨頭羅!”
朱熹問:“此話怎講?”
烏老頭說:“你可知每天晚上到你房的女子是誰?”
朱熹反問:“你說她是誰?”
烏老頭說:“她是武夷山的狐狸精哩!”
“啊!”朱熹大吃一驚,又急忙問:“狐狸精到我書房為何?”
烏老婆一子又接上話說:“謀你的才學,—唉,糊塗呵,還謀你祖傳的玉碗,”朱熹聽了心裡納悶:白從來了麗娘,我
筆下生花,學業精進;那祖傳的玉碗么?麗娘每晚都要擦上幾遍,小心地供在香案上、她豈有謀財之意呢?好端端一個正經女子,怎么是
狐妖?“
胡言亂語!”朱熹厲顏正色地說著,就拂袖而去了。
朱熹走近書房,推門一看,不知麗娘何時已在燈下為他縫補衣裳了,心裡感到一陣溫暖。他仔細端詳。越覺得麗娘長得秀麗、端莊,那雙巧手匕針走線,眼邊嘴角含笑,更見脈脈含情,禁不住輕聲地喚起麗娘的名字來。麗娘見先生深情地打量著自己,臉一紅,心裡頭像有隻小鹿在跳。她忙站起把補好的衣服披在朱熹身七,然後挑亮燈芯,
擺好詩書,準備聽先生講課。
可是,朱熹哪有心思講課呢?他雖不相信麗娘是狐狸精,但是擺渡佬的話像毒蛇一樣死死纏著他,咬著他,攪得他心神不定。
麗娘一看先生臉色不好,忙問:“先生,看你這臉色,是不是身子不舒服了?”
朱熹慌忙搖搖頭,說:“喔喔,沒有,沒有……”
麗娘問:“那你?”
朱熹說:“麗娘……我今天遇到擺渡人了……”
“啊!”麗娘暗暗一驚,好久好久,她才抬起頭來,對朱熹說:“先生,你不要聽信讒言,不要聽信讒言呀!”
朱熹見麗娘眼裡滾下兩串亮晶晶的淚珠,忙上前勸說:“麗娘,我不信,不信那些讒言。”從這以後,朱熹和麗娘結成一對恩愛失妻。一天,朱熹出門散步,就覺得有人在他背後嘀嘀咕咕;走進學堂,又見弟子們在議論狐夫人……
朱熹正悶悶不樂,又遇到那兩個尖頭三角臉的擺渡佬。
烏老頭說:“大膽的朱熹,老夫好言相勸,你非但不聽,反而與狐狸結為夫妻了。”
烏老婆子又怪聲怪氣地幫腔:“哎呀,唉唉,朱夫子如你不信,不妨照我和老頭的辦法一試。”說著,兩口子在朱熹耳邊叨咕了一陣,轉眼不見了。
朱熹聽愣了,心如亂麻地回到家裡,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怎么也睡不著。他只好拿起朱筆,坐在案前批改文章。麗娘見先生沒有人睡,也陪著他坐到天明。一連兩夜都是這樣。到了第三天晚上,麗娘實在困極了,上下眼皮一直打架,只好伏在書案上睡著了。四更天時,朱熹打了個磕睡醒來一看,就被眼前一片光亮驚呆了:只見一對碧綠透明的玉筷從麗娘的鼻孔里伸了出來T他慌忙上前想喊醒麗娘,只聽得“恍當”一聲,玉筷被碰落地上,閃出一隻狐狸的影子,一晃就不見了。接著麗娘醒過來。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心痛欲裂,站也站不住,眼淚像斷廠線的珠子簌簌地滾了下來。她哭著說:“先生,我們要分別了,我雖有心陪伴夫終身,但事到如今,也不得不走了。一先生,麗娘走了,無人問寒問暖,無人添衣送茶,你要自己珍重,珍重呀!”
麗娘搖搖頭,痛苦地說:“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煉於年的狐狸精。因為仰慕先生的才學,知道先生的寂苦,所以每晚渡河來到書房,照料先生起居,陪伴先生讀書。不料,平林渡的擺渡佬,那一對害人的烏龜精,想謀先生的玉碗和麗娘的玉筷,曾跟我鬥法,被貶在那兒擺渡。現在他們
惡言中傷,撥弄是非.使我倆分散,生離死別,我恨、我恨呀!先生,如今麗娘道行已破,玉筷離身,歸宿洞穴,我該到南螟靖里長眠去了……先生呀,麗娘不能跟你
百年到老了,只能在高高的南暉靖里把你相望……”
麗娘淚水漣漣,與朱熹
難分難捨。忽然空中忽隆隆滾過一陣
悶雷,在一陣旋風裡閃過一對黑影;麗娘泣不成聲,指著窗外黑影喊:“先生,是它們,毀了麗娘,就是它們拆散了我們
恩愛夫妻呀:……”
朱熹氣得咬牙切齒、渾身打顫,抄起朱筆扔向窗外,只見朱筆像燃燒的箭直飛而去;兩個擺渡佬立時“啊”地叫了一聲,就變回一對烏龜原形,慌忙地往九曲上游跑去……等朱熹回過頭時,麗娘已經不見蹤影了。
朱熹發狂似地追出房門,對著空曠的山野大聲喊著:“麗娘-一!麗娘歸來!麗娘歸來!”
天漸漸地亮了.未熹沿著崎嶇的山路,急匆匆地爬上
隱屏峰,只見南溟靖門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山花,
花叢里靜靜地躺著一隻美麗的狐狸。朱熹痛似腸斷,他采一朵鮮花,哭一聲,又采一朵鮮花又哭一聲,慢慢地把狐狸掩埋在南螟靖里。民間傳說,他還在洞前立了一個“狐氏夫人”的石碑。從此,武夷人就把
南溟靖叫做“
狐狸洞”了口直到如今,凡是往來武夷山的遊客,都一定要爬上狐狸洞去,看一看這位多情的麗娘!
至於那兩隻慌忙逃竄的烏龜精,剛爬八曲上水獅旁邊.就再也爬不動了,變成一對石龜一一那就是我們現在乘竹排游九曲時所見到的上、下水龜。那小龜之所以歪歪斜斜地趴在大龜背上,傳說那是矮小的烏老婆子中了朱筆後,骨頭變軟了,爬不動了,就由老烏頭背著跑。到了水獅地方,一頭栽倒溪邊,就死了口至今還一上一下地趴在水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