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格力電器前董事長朱江洪先生的自傳。全書共15章,21萬字,主要內容為自作者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直到調回珠海,任冠雄和海利兩個(格力前身)公司的總經理,艱苦創業,並想方設法在政策的縫隙中上馬空調,且通過技術創新、市場開拓與隊伍建設等,一舉確立空調業龍頭老大的奮鬥歷程。本書澄清了大量江湖傳言,並穿插了相當豐富的管理真經,是一部格力電器1988至2012年的“信史”,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企業管理教材。
圖書目錄
章初出茅廬
——歷練,在偏遠的百色
如果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時不願當工人,或者幹活偷懶,不吃苦耐勞,能提你當質檢員嗎?沒有在質檢崗位上的積極努力和工作經驗,能提升你當技術員嗎?如果前面的工作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能叫你當車間主任嗎?車間主任都做不好,能叫你當生產、質檢、技術的科長嗎?沒有這些紮實的基礎,後來的選舉大家能選你當廠長嗎?
第二章 嶄露頭角
——“三把火“燒出了什麼
1982年,大約在冬季,通過職工民主選舉,我居然當上了廠長,從此走上了長達 30 多年企業主要領導人的“不歸路”。當時對於還不滿 37 歲的我而言,跨越式地走向主要領導崗位,集各種權利於一身,壓力之大,責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根據當時工廠的實際情況,我抓了三件事:紀律、產品、銷售,這也算是“三把火”吧。
第三章 打回老家
——開啟事業新航程
企業一把手至少必須具備三項基本條件:正直、能力、勤奮。正直,即對人對事忠誠,心懷坦蕩,不做居心叵測、損人利己的事情。要勇於擔當,敢於承擔責任,不能有功勞自己先占,有錯誤全推給別人。能力,要不斷學習,善於學習,積極開拓,勇於創新,遇到困難和挫折積極面對,不找藉口,能發揮好一個帶領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勤奮,任何成功都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作為帶頭人,你必須做好比平常人少休息,少了很多家庭和生活樂趣,而又要做出更多的犧牲與付出的心理準備。
第四章 二次創業
——“爛攤子”也會有破局之道
為了“翻身求解放”,我要求公司上下,不分領導員工,人人穿一樣的工作服,只要有突擊任務,不管粗活、重活,科室幹部都必須先放下手上工作,積極參與。有一次,二樓的貨物堆放滿了,影響了周轉場地,又沒電梯,搬運工人手不夠,於是科室幹部紛紛放下手中的工作,與搬運工一起把貨物搬到一樓。當是,我也穿著工作服,像個老師傅一樣,扛著一大箱貨物,動作自然沒年輕人快,下樓時,跟在我後面的員工大喊:“前面的師傅走快點”。
第五章 初涉空調
——上馬空調的九九八十一難
錢一到手,我立即跑去找總公司領導,笑嘻嘻地對他說:“你上次的決定我想了很久,想通了,國內我們不做了,但我還是想專做國外的客戶,泰國的客人已看中了這個款式,並下了訂單,打了預付款”。他開始半信半疑,立即打電話核實,想了很久,後說:“既然外商已下了訂單,打了預付款,也不能不講信譽呀,那就繼續做吧。不過,只能用於出口。”
第六章 揚帆出海
——格力品牌橫空出世
為了搞好整頓,不走過場,公司成立了“質量監督小組”,負責監督整頓的全過程,被員工戲稱“質量憲兵隊”。上至公司領導人,下至普通員工,凡是工作不認真,整頓不力的,“質量憲兵隊”都有權處罰。我親自兼任“隊長”。
第七章 精品戰略
——左手拿鞭,右手拿刀
對於有關質量問題的處罰,有人說我一改常態,“心狠手辣”。因質量問題,我就曾罷免過好幾個中層幹部的職務。我曾經說過:“對質量不負責的仁慈,就是對消費者的殘忍”。對於有錢人來說,購置一台空調算不上什麼,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無疑是一項重大“投資”,如果產品老出問題,對他們來說還不是“割肉之痛”?有時候我故意把事情誇大來警示員工:“你生產的空調如果質量不好,弄得消費者苦不堪言,假如人家一時想不開,跳樓自殺怎么辦,你難道心安理得嗎?”
第八章 格力模式
——我為什麼能“拉”住經銷商
我曾看到媒體的一篇文章,文章說:“筆者常聽到一些企業的業務員感嘆,格力不知給經銷商吃了什麼迷魂藥,在二、三級市場,格力的網路太牢固了,經銷商簡直是軟硬不吃,油鹽不進,你給他談了半天,他張口閉口就是那句話:人家格力……”其實,我心裡自然明白:如果有什麼“秘密”,那就是誠信;如果有什麼“迷藥”,那就是“共贏”。
第九章 科技創新
——看準的事情絕不回頭
殘酷的現實深深地教育了我,要創立品牌,開創企業的新局面,必須以科技創新為綱,“綱舉目張”。我總在想,有些企業為什麼艱難度日,是因為你的產品不好賣,不好賣的原因是因為你拿不出能使消費者動容的、能改變他們生活的創新產品,你拿出來的只是山寨品、冒牌貨或已過時的產品。同樣,你之所以拿不出高質量的產品,是因為你沒有從科技創新的角度去分析、探討,去攻克影響質量的方方面面問題,當然也包括很多你尚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第十章 格力文化
——少說空話,多乾實事
在格力辦公樓的大堂里,我在任的二十多年來一直掛著我親手書寫的八個大字:忠誠、友善、勤奮、進取,以及“少說空話,多乾實事”。格力的文化是“實”的文化,苦幹實幹、實事求是的文化。我想這就是我在任 20 多年格力文化的核心。
第十一章 品牌建設
——企業家要就是要用產品說話
格力做到今天,當初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也沒有多少錢花在廣告上,只是認定一個理,那就是好的產品一定有人買,好的東西一定有回頭客,好的產品一定會有人義務幫你宣傳。所以,我們寧可勒緊褲帶,壓縮其他開支,把有限的錢花在產品的研發上,花在先進設備的購置上,花在質量的改進與提高上,從而使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並取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第十二章 轉型升級
——研發才是品牌的命根子
老實說,格力過去也是一個組裝廠,不但空調機的心臟——壓縮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做不了,連很多一般零件也是東買一件,西買一件。為此,科技人員必須根據採購件的特性來設計產品,嚴重阻礙了產品的創新。後來有了壓縮機、控制器也完全根據自己的設計要求來開發。之後,又上了電容器,解決了原先採購的CBB大電容壽命短的問題,以及後來變頻模組的封裝生產,為變頻機的製造提供了核心部件等等。所有這些,對企業的轉型升級,發展壯大,可謂功不可沒。
第十三章 國企啊,國企
——那些年的憋屈事
國企難,難在一個“國”字,國企老總與民企老闆的區別是,國企老總是任命的,只要紅頭檔案任命,誰都可以做,誰也敢去做,不做則被視為不服從組織安排。特別有些已經在市場上打出名堂的國企,很多人並不知道企業走過的艱辛歷程,只知道現在的輝煌,因而很多人會盯著這個位置,就算萬一搞砸了,也不用跳樓,換個位置照樣過得有滋有味。俗話說:“荒地沒人耕,熟地有人爭”。
第十四章 執掌集團,
——花甲之年的又一場硬仗
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自然不是什麼“好差事”。在中國傳統里有一說法,六十是一甲子,是一個輪迴,站在花甲之年,我仿佛又回到了當年事業的原點上:虧損和扭虧。誠如一些媒體所言,這次是格力“富兒子”救“窮爸爸”。在這樣的背景下,我也算是臨危受命了。不過在我看來,儘管肩膀上重任依舊,可起碼比當年剛出道和創業初期的境況好多了,有了格力電器這個“爭氣兒子”作為主力軍,集團的歷史遺留問題、戰略重組等問題就有了依託。
第十五章 功成身退
——細數24年間格力的六個關鍵節點
格力的成功,引來世人的極大關注,也招引了媒體的大量報導。其中有不少是憑空想像,以訛傳訛的。對於這些,我一向的態度是處之泰然,因為某些媒體就是喜歡獵奇,無中生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佛經有云:“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只要內心平靜,問心無愧,外界的看法又於我何乾?但作為執掌格力二十多年的領導人,本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原則,本著對企業,對老員工、老領導負責的心態,還是有必要對一些不實報導做出澄清。
作者簡介
朱江洪,中國傑出企業家,空調業巨無霸格力電器的締造者和掌門人,從1988至2012年,執掌格力電器達24年,先後任格力電器總經理、董事長,親手將一個瀕於倒閉的小企業變得由弱到強,由小到大,成為業內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