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北征,明代明成祖朱棣率軍進剿韃靼的遠征。明王朝為加強北方的防衛, 於永樂十九年(1421年)由南京遷都北京。次年三月,韃靼阿魯台大舉入侵興和(今內蒙古興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明太祖北征或稱明太祖北伐是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針對北元的八次軍事行動。主要包括:1370年(第一次北伐) 、 1372年(第二次北伐) 、 1380年(第三次北伐) 、...
朱棣三征漠北,明成祖親征韃靼之役。明永樂十九年(1421)十二月,明廷以韃靼部擾邊,集議北征。兵部尚書方賓、戶部尚書夏原吉、刑部尚書吳中等皆以糧儲不足、師...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曾居鳳陽,對民情頗有所知。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朱棣五征漠北,明成祖親征韃靼之役。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三月,成祖朱棣以蒙古韃靼部首領阿魯台屢擾邊防,納群臣建議,傳諭諸將親征。四月初四,率軍離京師北上...
北征錄、後北征錄,書名。明代金幼孜撰。全書共2卷。此書記載永樂年間,作者從朱棣北征蒙古,所歷山川古蹟及行營所見所聞。其中《北征錄》 1卷,記自永樂八年...
年正月初三日,明廷以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兒不花、知院阿魯帖木兒等屢為邊患,命晉王朱岡、燕王朱棣分兵兩路,各率師北征。名稱 明太祖第七次北征沙漠之戰 ...
文治武功傳奇皇帝——朱棣 作者 劉新亮 類型 歷史傳奇 連載狀態 已完結 內容簡介明成祖即位後五次北征蒙古,追擊蒙古殘部,緩解其對明朝的威脅;疏通大運河;遷...
永樂二十年(1422年),張信隨從北征,監督運餉。朱棣在隰寧進行大檢閱,張信稱病不至,被貶為辦事官。不久復職。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張信被...
《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情節生動,場面恢宏。對永樂大帝與小姨徐妙錦生死不渝的愛情,對當時著名文人道衍和尚的足智多謀、解縉學士的風流倜儻,均有精彩之筆。...
《永樂皇帝朱棣》是一部有學術分量、生動有趣的歷史讀物。在系統蒐集、深入研究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用生動的文筆,全面敘述了朱棣的一生,對其是非功過作了客觀的科學...
明成祖北伐又稱明成祖北征、永樂北伐,明成祖在位期間,先後五次親征,北伐蒙古。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退居嶺北行省,史稱北元。明太祖北伐之後,...
鄂嫩河明成祖北征 1410年,明成祖朱棣率軍北征。他根據韃靼軍情勢,集中兵力,首先進擊西走的本雅失里部。5月13日,在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南追及本雅失里。...
朱能早年便在燕王朱棣麾下效力,曾隨朱棣北征,收降北元太尉乃兒不花。他於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承襲父職,擔任燕山中護衛副千戶。 [2] ...
永樂八年(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歸,故只好覲謁太子朱高熾而返。於是朱高煦又乘機進誨言說:“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朱棣為此...
恭獻賢妃(1391年-1410年)權氏,明成祖朱棣寵妃,朝鮮人。權氏是永樂六年(...永樂八年(1410年)十月,權氏隨明成祖北征。勝利歸來的時候,權妃不幸薨於臨城,...
明成祖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戰經過 編輯 是年正月,韃靼部首領阿魯台率軍進犯明山西大同、開平(今內蒙古正蘭旗東北)等地。明成祖朱棣遂調集山西、山東、河南、陝西...
永樂遷都又稱明成祖遷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往北平,是...永樂七年,明成祖以北平為基地進行北征,同時開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長陵。將...
楊洪曾隨隨明成祖朱棣北伐,立下戰功。 [6] 宣德二年(1427年),又隨陽武侯薛祿征大松嶺,擊破敵眾。自永樂初至正統末年,楊洪在邊四十餘年,以敢戰、善戰至...
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二月至六月,明成祖朱棣對蒙古瓦剌部的進攻作戰。永樂八年(1410年),明軍北征韃靼以後,瓦剌部趁機迅速發展壯大,稱霸蒙古,抗拒明廷命令。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