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進

朱晶進,1983年生於江蘇省蘇州市。在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先後獲得歷史學學士和世界史博士學位。現為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國西部邊疆安全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副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晶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蘇州市
  • 畢業院校:江蘇省蘇州市第十中學
    江蘇省蘇州市第三中學
    四川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世界史、國際傳播、國際政治
  • 學術代表作:《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博學好古研究與民族史書寫》
  • 性別:男
  • 職稱:副研究員
代表性研究成果,邊疆學領域,史學理論與史學史領域,其他民族學與社會學研究心得,網際網路文章輯要,科研項目,負責人,參與團隊,人才培養,新聞報導,

代表性研究成果

邊疆學領域

朱晶進:“‘鄉村影像’在中國西部的實踐歷程與前景”,《中國民族報》(國家民委)2018年9月28日第11版“文化周刊·深度”。
朱晶進:“民族志紀錄片的社會責任與日常視角”,《中國民族報》(國家民委)2017年11月17日第9版“文化周刊”。
朱晶進:“《攀登者》:意猶未盡的主旋律表達”,艱乎《中國民族報》(國家民委)2019年10月11日第5版“文化周刊”。
朱晶進:“敘事主體在這裡回店凳舟婚歸——紀錄片《香巴拉深處》的對外傳播意義”,《中國民族報》(國家民委)2018年2月2日第9版“文化周刊”。
朱晶進、趙忠波:“對近年藏地電影發展的幾點思考”,《西部發展研究》2017年第1期(總第7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第76-104頁;另收錄於第三屆“視覺人類學與當代中國文化論壇”會議論文集《視覺人類學論壇》2017年第3輯。
朱晶進、丁奎文、鄧紅梅:“當代藏族地區青年創業問題研究——政策扶持、心態變化與理念創新”,載《中國邊疆學》(第11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232-242頁。
朱晶進:“高原新創客:從藏族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談起”,《中國民族》(北大核心/國家級)2020年第4期,第83-85頁。
朱晶進、鹹文靜:“高原上的藏繡傳承者”,《中國民族》(北大核心/國家級)2019年第2期,第46-48頁。
鄧紅梅、丁奎文、朱晶進:“藏地青年新創客”,《中國民族》(北大核心/國家級)2018年第8期,第48-51頁。
Zhu Jingjin, "Augmented Reality and the Positive Spread of Tibetan History and Culture", 2019 Forum on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 China, 2019-6-15.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領域

朱晶進:《英國文藝復興博學好古研究與民族史書寫》,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8月版。
劉易斯·愛因斯坦著,朱晶進譯:《英格蘭的義大利文藝復興》,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9年9月版(《書城》雜誌2020年第3期第71頁推介)。
朱晶進、徐鴻琳:《國家主義政治與歷史書寫——以‘中國青年黨’中常委何魯之史學思想為中心的探討》,《西部發展研究》2018年第1期(總第9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7月版,第141-157頁。
朱晶進:《考古學的自我檢討》,《大眾考古》2017年第4期,第42-47頁。
朱晶進、徐鴻琳:《16世紀英格蘭的印刷業對文化傳播的影響——以〈殉教者之書〉為個案的考察》,《中國出版》(CSSCI)2010年第12期。
朱晶進:《試論歐洲博學好古之風與中國金石學的異同》,《求索》(CSSCI)2010年第2期。
朱晶進:《但丁政治思想及其歷史背景研究》,《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12期。
朱晶進:《特洛伊起源與西方民族史學》,《長江叢刊》2016年第24期。

其他民族學與社會學研究心得

朱晶進:《費孝通社會學理論及其在城鄉戰略研究中的實踐》,《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CSSCI),2010年第4期。
朱晶進:《改革與客群的距離——析20世紀30年代的農村變革思想》,《學理論》2016年第12期。

網際網路文章輯要

朱晶進:《民族的起源:民族的過去——評〈想像的共同體〉》
朱晶進:《本地元素的“名”“實”抹坑院疏離——評〈八萬里〉》
朱晶進:《大衛·鮑伊的西藏情懷》
朱晶進:《〈第七封印〉歷史題材的背景》
朱晶進:《金茲伯格〈夜間的戰鬥〉評介》
朱晶進:《〈屠貓記:法國文化史鉤沉〉評介》
朱晶進:《〈悠遊小說林〉:從模範讀夜項協乃者到集體記憶》
朱晶進:《重新發現傳統——評〈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民族史學研究〉》
孫吉、朱晶進:《2017年度藏地“新浪潮”影像作品全國巡迴展促催良·序言》
朱晶進譯、K Thomas著:《重訪歷史學》
徐鴻琳譯、朱晶進校、WR Trimble著:《都鐸早期的歷史編拳鞏拘纂(1485-1548年)》

科研項目

負責人

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2016年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理論研究項目
2017年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

參與團隊

2016年國家社科重點項目
2016年國家社科一般項目
2016年四川省社科規劃年度一般項目贈棗宙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

人才培養

獨立講授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本科專業必修課、選修課各1門
教學團隊: 四川大學邊疆學碩士研究生必修課2門、選修課2門;四川大學本科全校素質公選課通識模組1門
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專業本科學分制指導教師
四川大學本科學術社團“鳴沙絲路學社”指導教師
四川大學大學生科研創新訓練計畫指導教師

新聞報導

2017年6月13日,朱晶進參加電影《岡仁波齊》的成都路演活動。活動中,朱晶進表示,張楊導演是以尊重的角度和平等的角度拍攝的《岡仁波齊》,並沒有任何獵奇的成分,這一點非常不易;可以看出張楊導演用非常誠實和坦率的態度,儘可能真實的還原藏人的生活狀態。
2017年11月17日,朱晶進在《中國民族報》發表文章《民族志紀錄片的社會責任與日常視角》介紹2017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展上獲得金獎的紀錄片《冬蟲夏草》。文章認為,該片不僅是一部有學術檔案價值的民族志,更是一部體現了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作者電影”,足以引發觀眾對民族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農牧經濟發展、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深思和討論。
2019年6月14日,朱晶進在“2019·中國西藏發展論壇”上以《增強現實技術與西藏歷史文化的正向傳播》為題發言,他表示,增強現實移動應用程式“Ingress”已通過“用戶產生內容”(UGC)的知識生產方式向世界傳播了普通網民眼中的西藏歷史文化,但是既有內容存在對西藏歷史文化的錯誤解讀、隨意標註等問題,且內容總量與內地相比提升空間很大。
2020年7月13日,朱晶進於西南政法大學召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雲上邊會’:西藏社會發展與人權保障”國際研討會上,他通過視頻連線就藏族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藏文化的傳承發展的關聯進行了解析。他介紹,民族文化需要傳承創新,更需要年輕的創客勇立潮頭。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利好環境下,在西藏自治區成長的年輕人走出家鄉後發現了一片廣闊的天地,得以用另一種方式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
2021年1月27日,朱晶進就“丁真熱”接受中國新聞社採訪時說:隨著經濟社會變遷,相當一部分藏族同胞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已離宗教甚遠。不能在藏傳佛教與藏族特點之間劃等號,需要辯證地看待民族與宗教的關係。當境內外有關丁真的網際網路產品傳播達到一定數量級後,會對這個人物形象及其周圍產生各式各樣的解讀,也恰恰容易被別有用心的境外勢力所歪曲。
朱晶進:《特洛伊起源與西方民族史學》,《長江叢刊》2016年第24期。

其他民族學與社會學研究心得

朱晶進:《費孝通社會學理論及其在城鄉戰略研究中的實踐》,《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CSSCI),2010年第4期。
朱晶進:《改革與客群的距離——析20世紀30年代的農村變革思想》,《學理論》2016年第12期。

網際網路文章輯要

朱晶進:《民族的起源:民族的過去——評〈想像的共同體〉》
朱晶進:《本地元素的“名”“實”疏離——評〈八萬里〉》
朱晶進:《大衛·鮑伊的西藏情懷》
朱晶進:《〈第七封印〉歷史題材的背景》
朱晶進:《金茲伯格〈夜間的戰鬥〉評介》
朱晶進:《〈屠貓記:法國文化史鉤沉〉評介》
朱晶進:《〈悠遊小說林〉:從模範讀者到集體記憶》
朱晶進:《重新發現傳統——評〈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民族史學研究〉》
孫吉、朱晶進:《2017年度藏地“新浪潮”影像作品全國巡迴展·序言》
朱晶進譯、K Thomas著:《重訪歷史學》
徐鴻琳譯、朱晶進校、WR Trimble著:《都鐸早期的歷史編纂(1485-1548年)》

科研項目

負責人

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
2016年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理論研究項目
2017年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

參與團隊

2016年國家社科重點項目
2016年國家社科一般項目
2016年四川省社科規劃年度一般項目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

人才培養

獨立講授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本科專業必修課、選修課各1門
教學團隊: 四川大學邊疆學碩士研究生必修課2門、選修課2門;四川大學本科全校素質公選課通識模組1門
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專業本科學分制指導教師
四川大學本科學術社團“鳴沙絲路學社”指導教師
四川大學大學生科研創新訓練計畫指導教師

新聞報導

2017年6月13日,朱晶進參加電影《岡仁波齊》的成都路演活動。活動中,朱晶進表示,張楊導演是以尊重的角度和平等的角度拍攝的《岡仁波齊》,並沒有任何獵奇的成分,這一點非常不易;可以看出張楊導演用非常誠實和坦率的態度,儘可能真實的還原藏人的生活狀態。
2017年11月17日,朱晶進在《中國民族報》發表文章《民族志紀錄片的社會責任與日常視角》介紹2017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展上獲得金獎的紀錄片《冬蟲夏草》。文章認為,該片不僅是一部有學術檔案價值的民族志,更是一部體現了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作者電影”,足以引發觀眾對民族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農牧經濟發展、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深思和討論。
2019年6月14日,朱晶進在“2019·中國西藏發展論壇”上以《增強現實技術與西藏歷史文化的正向傳播》為題發言,他表示,增強現實移動應用程式“Ingress”已通過“用戶產生內容”(UGC)的知識生產方式向世界傳播了普通網民眼中的西藏歷史文化,但是既有內容存在對西藏歷史文化的錯誤解讀、隨意標註等問題,且內容總量與內地相比提升空間很大。
2020年7月13日,朱晶進於西南政法大學召開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雲上邊會’:西藏社會發展與人權保障”國際研討會上,他通過視頻連線就藏族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藏文化的傳承發展的關聯進行了解析。他介紹,民族文化需要傳承創新,更需要年輕的創客勇立潮頭。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利好環境下,在西藏自治區成長的年輕人走出家鄉後發現了一片廣闊的天地,得以用另一種方式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
2021年1月27日,朱晶進就“丁真熱”接受中國新聞社採訪時說:隨著經濟社會變遷,相當一部分藏族同胞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已離宗教甚遠。不能在藏傳佛教與藏族特點之間劃等號,需要辯證地看待民族與宗教的關係。當境內外有關丁真的網際網路產品傳播達到一定數量級後,會對這個人物形象及其周圍產生各式各樣的解讀,也恰恰容易被別有用心的境外勢力所歪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