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4年2月出生於出生在婁東古城太倉的一個書香門第,從小迷戀上了琴、棋、書、畫,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一代琴家。
朱晞跟隨虞山派傳人翁瘦蒼學習古琴藝術,繼承了虞山派“清微淡遠、博大和平”傳統,琴曲風格自然天成,其瀟灑情真,變化多端的演奏,把虞山琴風演繹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三十多年來,堅持在大中國小傳承古琴,學生在各級古琴賽事中屢屢獲獎,近十位學生先後考入中央、上海、天津音樂學院。他注重社會教學,培養了數以百計古琴愛好者。出版《梧葉秋聲》、《守約深美》、《纖指流年》;撰寫《古音正宗》等專著,特別是主編出版《<松弦館琴譜>鉤沉》、《松弦館琴譜構成集》,重現了昔日虞山琴派完整風貌。先後應邀在北大、南開等學校舉辦音樂會和講座,參加南京青奧會等活動。
1979年,朱晞全家搬到了常熟城裡。他家隔壁住著一位63歲的老人,平時沉默寡言,有點神秘,仔細一打聽,讓小朱晞大吃一驚:老人叫
翁瘦蒼,出身常熟名門望族,其先輩翁同龢。30年代曾隨著名琴家
吳景略先生學琴,所彈琴曲蕭疏淡雅,指力剛勁,保留了吳景略早期的古琴風格。是常熟城裡“
虞山琴派”的唯一傳人。第一次在家聽隔壁翁老先生彈奏琴曲,朱晞真正體味到了“餘音繞樑”、“三日不知肉味”的感覺。
琴,曾是中國古代文人必備的藝術之一,“琴棋書畫”琴為首。朱晞苦苦尋找的古琴演奏者,竟然就在自己身邊。他高興得差點跳起來,“一定要學會古琴!”他向父母表明了志向。
此時“文革”雖已結束,但
翁瘦蒼心有餘悸。因出身不好、又會彈“封資修”的古琴,“文革”中老先生吃盡了苦頭。見鄰居家的孩子來看他彈琴,心裡既高興又害怕,高興的是總算有了知音,害怕的是怕有人說他用“封資修”毒害青少年,更怕孩子將來像自己一樣吃苦頭,因此他只顧獨自彈奏,旁若無人。朱晞則站立於旁邊,靜心地聽,認真地看,就這樣足足站了一年半。朱晞的誠心與執著,終於感動了倔強的老人,破例收其為徒弟。
1980年,朱晞考上了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在學校里,他顯然有點不務正業,滿腦子是古琴與書畫。南師圖書館裡豐富的古琴資料,讓他大開眼界;一本《琴史初編》讓他著了迷,他寫信與該書作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古琴家
許健取得了聯繫,並利用假期進京學習古琴演奏及其理論。
為了潛心學習古琴,朱晞回到了常熟,並主動要求到條件較差的農村中學教書。他利用空餘時間,向
翁瘦蒼先生學琴;並幸運地得到了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虞山琴派”一代宗師古琴家
吳景略先生的真傳,後又從師古琴家
龔一先生。朱晞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古琴演奏藝術與理論研究水平都有了質的飛躍,其演奏不僅保留了“
虞山琴派”傳統的“清、微、淡、遠”風格,更有“博大和平”的氣派,開始為國內同行所關注,台灣“和真琴社”、上海“今虞琴社”、蘇州“吳門琴社”、南京“金陵琴社”都來常熟與他交流古琴演奏技藝。
藝術成就
1987年,朱晞被調到常熟高等專科學校,同時負責恢復不久的“虞山琴社”的日常工作,並發表了《虞山琴派淵源及流變考略》、《重評嚴天池》等多篇論文。經過多年的悉心苦練,朱晞先後打譜、整理了《流水》、《瀟湘水雲》、《梅花三弄》、《漁樵問答》等10多首古琴曲。1990年,他應邀參加第一屆四川成都國際古琴交流會,他的成就與事跡載入了當年的權威刊物——《中國人物年鑑》。此後,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湖北衛視、山東衛視、東方電視台等音樂頻道相繼對他作了介紹。朱晞先後應邀參加南北琴人演奏會、江南琴家音樂會、中國青年古琴經典名曲音樂會表演,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
成名之後的朱晞,把傳播、普及、提高古琴藝術,培養古琴新人作為己任。在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他先後開辦少兒古琴培訓班(至今已培訓100多人),成立常熟少兒琴社,在常熟高專開設古琴課,在常熟藝校開辦古琴專業大專班,成立常熟
虞山琴派藝術工作室,2001年編輯出版《虞山琴韻》CD唱片。
2002年10月,聯合國非物質化遺產文處處長愛川紀子到常熟考察中國古琴申請“非物質化遺產”工作,朱晞以他精湛的古琴演奏藝術、淵博的古琴知識、精闢的古琴理論,征服了這位聯合國官員,為中國古琴順利列入“世界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立了大功。
在繁忙的教學與社會活動之餘,朱晞始終沒有放棄學術研究,著有一部匯集他近年來學術研究成果的25萬餘字的專著《虞山琴派研究》。
其它愛好
朱晞自幼跟父親習書畫與對弈。南師讀書時,朱晞是學生書畫社的負責人,得到了
林散之、
尉天池、
陳大羽等一批著名書畫家的指導;回常熟後又得到了黃異庵、
曹大鐵先生的指點。
朱晞的書法承先追遠,上自魏晉,下至宋元明清的各派名家,他逐步都逐一染指,辨其得失。其行書受
尉天池影響,具有“灑脫豪放、暢揚秀逸的風格”。談起書法與古琴的關係,朱晞認為:書法對於彈古琴者來說,同樣必不可少,因為其助成某種境界,以音樂的心靈去領悟、體驗,將會獲得新的情感奔流。音樂的音色、節奏、旋律、織體與書法的黑白、節奏、行氣、章法互為碰撞,使音樂的流動感深深地置於書法作品中。
1998年以來,朱晞曾兩次應邀在日本橫須賀市舉辦個人山水畫展,被譽為“中國文人畫家的作品”,深受日本上層人士的喜愛。他因此被常熟畫院聘為特約畫家。如今書畫已成為他的日常修養,走進他的書房,壁間懸掛的滿是書畫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一首靜止的無聲的樂曲。
在大學讀書期間,朱晞曾向著名的詞學專家唐圭璋先生學習填詞作詩。從此,他把填詞作詩當作提高自己寫作能力和個人文學修養的一門必修課堅持至今,至目前已在全國各類期刊雜誌上發表詩詞200多首。
“峨峨兮志在高山”,“洋洋兮志在流水”。朱晞以其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奮鬥,努力去實現一個傳統中國文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