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員)

朱敏(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敏,男,1965年10月生,博士。1984年獲南京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地層專業學士學位,1987年獲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地層專業碩士學位,1990年獲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動物學博士學位。先後在中國地質博物館、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德國柏林自然博物館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敏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中國地質大學)古生物地層專業碩士學位
社會職務,研究成果,獲獎情況,科研成果,院士候選,

社會職務

現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理事,國際地層委員會泥盆系分會投票委員,英國倫敦林奈學會會員,國際地質對比計畫IGCP491項目主席,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古生物學報》和《古脊椎動物學報》編委,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委員,國際地層委員會泥盆系分會投票委員。

研究成果

主要從事早期脊椎動物的起源、演化及相關生物地層學研究。在不斷發現新化石的基礎上,對古生代魚類各大主要門類都作了深入研究。近年來,領導的課題組致力於對硬骨魚類起源、早期演化以及四足動物起源的研究,並取得了多項進展,在英國Nature雜誌上發表了5篇論文。課題組研究的4億年前的斑鱗魚為解開硬骨魚類起源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課題組發現的中國螈是魚石螈類化石是亞洲的首次發現,擴大了泥盆紀四足動物的古地理分布區域,將促使研究者重新審視四足動物起源、早期演化與擴散的已有假說。參與了對最早脊椎動物化石的研究。近年承擔了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各類科研項目多項。

獲獎情況

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優秀青年"稱號;2000年被授予"中央國家機關傑出青年"稱號,獲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並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9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科研成果

1、Zhaohui Pan;*Min Zhu,A new petalichthyid placoderm from the Early Devonian of Yunnan, China, Comptes Rendus Palevol, 14(*), pp 1-13, 2015.
2、John A. Long; Elga Mark-Kurik; Zerina Johanson; Michael S. Y. Lee; Gavin C. Young;Min Zhu; Per E. Ahlberg; Michael Newman; Roger Jones; Jan den Blaauwen; Brian Choo……,Copulation in antiarch placoderms and the origin of gnathostome internal fertilization, Nature, 517(7533), pp 196-199, 2015.
3、Wenjin Zhao; Guodong Jia;Min Zhu; Youan Zhu,Geochemical and paleont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definition of Silurian/Devonian Boundary in the Changwantang Section, Guangxi Province, China, Eston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64(1), pp 110-114, 2015.
4、Wenjin Zhao;Min Zhu,A review of Silurian fishes from Yunnan,China and related biostratigraphy, Palaeoworld, 24(*), pp 1-9, 2015.
5、朱敏等,中國古脊椎動物志. 第一卷. 魚類. 第一冊(總第一冊): 無頜類, 科學出版社, 2015.
6、Chudong Si; Zhikun Gai; Wenjin Zhao,A new species of Siyingia from the Lower Devonian Xishancun Formation of Qujing, Yunnan, Vertebrata PalAsiatica, 53(2), p *, 2015.
7、Yuhai Liu; Zhikun Gai;Min Zhu,The discussion on some problems in galeaspids (Agnatha), Vertebrata PalAsiatica, 52(4), pp 349-363, 2014/10.
8、Brian Choo;*Min Zhu; Wenjin Zhao; Liaotao Jia; Youan Zhu,The largest Silurian vertebrate and its palaeoecological implications, Scientific Reports, 4(5242), pp 1-9, 2014/6/12.
9、朱幼安,中國泥盆紀兩種短胸節甲魚類形態學與分支系統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博士,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 2014/5.
10、趙文金;朱敏,中國志留紀魚化石及含魚地層對比研究綜述, 地學前緣, 21(2), pp 185-202, 2014/2/14.
11、*朱幼安;朱敏,古魚展新臉: 初始全頜魚的發現, 科學(上海), 65(6), pp 3-6, 2014/01/13.
12、趙文金;朱敏,中國志留紀魚化石及含魚地層對比研究綜述, 地學前緣, 02期, pp 185-202, 2014.
13、*Min Zhu,Bone gain and loss: insights from genomes and fossil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1(4), pp 490-497, 2014.
14、*Wenjin Zhao;Min Zhu,Silurian fishes from Yunnan, China and related biostratigraphy, IGCP Project 591 Field Workshop 2014 in conjunction with ISSS, ISOS, ISCS, IGCP591 Field Workshop 2014, 2014/8/12-2014/8/21, Kunming, 2014.
15、*Kate Trinajstic; Zerina Johanson; Elga Mark-Kurik;Min Zhu; Lee Michael S Y; Gavin C. Young; Catherine Boisvert; John Long,The diversity of copulatory structures and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in stem gnathostomes, 74th annual meeting of SVP, 2014, 241, 2014, Berlin, 2014.
16、*Brian Choo;Min Zhu,Big fish in the Silurian-large size and trophic specialization in osterichthyans from the Ludlow Kuanti Formation of Yunnan, China, 74th annual meeting of SVP, 2014, Berlin, 2014.
17、朱敏,古生物學與考古學獎, 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 古生物學與考古學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4.
18、Zhikun Gai,Tracking gnathostome innovations in the jawless fossils by synchrotron X-ray microtomography, The 4th International Palaeontological Congress (IPC4), 2014/9/28-2014/10/3, Mendoza city, 2014.
19、蓋志琨,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 中國科學院, 院人才獎, 無, 2014.
20、Zhao Wenjin,那些“從魚到人演化鏈條中的缺失環節”是怎樣找到的?, 化石, 2014(2), pp 9-20, 2014.
等235條科研成果請查看科研之友。

院士候選

2015年7月31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