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珍(蘇州彈詞女演員)

朱慧珍(蘇州彈詞女演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慧珍(1921年-1969年),蘇州彈詞女演員。江蘇蘇州人。出身於蘇灘藝人家庭。16歲隨其姊學唱蘇灘。18歲起,從電台廣播中學唱彈詞,私淑蔣如庭朱介生,以唱“俞調”為主。後又從周雲瑞習琵琶,不久即在蘇州電台播唱開篇。1946年起與夫吳劍秋拼檔說唱長篇彈詞《白蛇傳》、《玉蜻蜓》。1947年進入上海,並在各家電台播唱開篇,因嗓音瀏亮清麗,有“金嗓子”之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慧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蘇州
  • 出生日期:1921年
  • 逝世日期:1969年
  • 職業:演藝 彈詞演員
  • 代表作品:《白蛇傳》、《玉蜻蜓》
個人履歷,工作經歷,

個人履歷

朱慧珍老師1921年出生於蘇州一戶貧窮而又多子女的蘇灘藝人的家庭,排行第九。由於經濟原因,她自幼跟隨姐姐學唱蘇灘、小曲,受父親影響,15歲從電台廣播中學習彈詞。私淑前輩名家蔣如庭朱介生彈唱“俞調”。後從周雲瑞學習琵琶。17歲便作為一名彈詞票友在電台上播唱開篇,初試歌喉。由於她秉賦嗓音瀏亮,圓潤甜美,一曲“俞調”歌來如春鶯百囀,嚦嚦之聲換來春早。甚得廣大電台聽眾青睞,被冠以“金嗓子”的美稱。更可貴的是她創造性地運用女聲彈唱“蔣調”。運腔婉轉,鏗鏘有力。為當時專業女彈詞開闢了女聲用“陽面”嗓唱“蔣調”和“馬調”的先例。1946年冬,經評話名家潘伯英先生的提議,朱慧珍大膽的衝破了當時光裕社不準男女拼檔同台演出的行會成規,與夫吳劍秋夫妻拼檔,在 無錫懸牌演出,正式說唱彈詞。1951年,評彈界為抗美援朝舉行捐獻飛機大炮的大型義演。集蘇、滬兩地著名評彈演員演出大型書戲《野豬林》。朱慧珍受邀參加演出,飾演女主角張貞娘,由於她表演出色,受到戲劇界的讚揚,從此聲譽鵲起。同年,她放棄高額收入,參加了國家劇團上海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是建團時十八藝人之一。入團後,由於工作需要,1954年起與彈詞名家蔣月泉拼檔,長期合作演出《玉蜻蜓》、《白蛇》,藝術上他們倆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蔣朱”檔紅遍了江南,譽滿書壇,成為五十年代書壇上著名雙檔之一。這期間,她參加演出了許多著名的中篇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林沖》、《劉胡蘭》等。由於她藝術上的天賦和勤奮,思想上又要求上進,1954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當時評彈界以演員出身的第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1969年,瘋狂的“文革”運動像失去理念的醉漢,向一切文明、高雅、善良的人們揮舞起罪惡的大棒。1969年7月5日,星期六,己酉年,庚午月,辛巳日。朱慧珍由迷茫、失望轉而絕望,神經上原已是那樣脆弱的她,時時又被心中的那份愁悶與抑鬱苦苦的折磨著,使之不能自制,無奈又無助的她選擇了徹底而又最簡單的方法,她登上高樓,只是輕輕一躍……結束了自己年僅49歲的寶貴生命。在她彌留之際,仍囑咐家人要將自己最後一筆積蓄全部交納黨費。

工作經歷

1950年,編演長篇《井兒記》,並參加書戲《眾星拱月》、《林沖》等演出。在《林沖》中扮演女主角張貞娘,表演出色,從此聲譽鵲起,成為彈詞女演員中佼佼者。1951年參加上海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為首批加入的18位演員之一,曾隨團赴安徽治淮工地進行文藝宣傳。1952年參加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及短篇《劉胡蘭就義》演出,以純樸氣質及上好表演,受到讚賞。1952年參加第二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赴朝鮮慰問。1954年起與蔣月泉拼檔,演出長篇《林沖》、《白蛇傳》、《玉蜻蜓》 等,為50 年代著名雙檔之一。所演出經整理的選回《玉蜻蜓·庵堂認母》,人物刻畫深刻生動而有新意,說表唱腔亦有所發展創新。1958年參加文化部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曲藝會演,並至 華東、中南各省巡迴演出。其間還參加演出中篇《羅漢錢》、《劉胡蘭》、《麒麟帶》、《漁家春》、《白虎嶺》、《三約牡丹亭》,短篇《黨員登記表》、選回《壽堂唱曲》等。其書 藝以颱風端重,說表穩健,腳色工正為特點。彈唱功底深厚,“俞調”得朱介生傳授,行腔圓潤寬舒,韻味純真,被目為正宗。代表作有開篇《宮怨》、《思凡》及《玉蜻蜓》、《白 蛇傳》選曲等。“蔣調”受蔣月泉薰陶,字正腔圓,細膩工穩,具有女聲演唱“蔣調”的特殊風格。《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新年鑼鼓響連天》、《劉胡蘭就義·圓睜雙目望青天》等選曲均為其膾炙人口力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