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煜

朱忠煜

鎮海縣城著名耆宿、慈善家(一八六零 ~ 一九二五),經營木材為業,在晚清至民國前期,長期擔任鎮海總商會總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忠煜
  • 別名:朱彬繩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860年10月03日
  • 逝世日期:1925年08月02日
  • 職業:鎮海總商會總理
  • 主要成就:修築後海塘
    辦徽蔭學堂
    疏浚前大河
    建公善醫院
    建梓山公園
    修篡民國《鎮海縣誌》
  • 代表作品:修纂民國《鎮海縣誌》
人物簡介,朱忠煜油畫像,五品官服像,鄭孝胥贈對聯,朱彬繩巡視塘工圖,一九二三年鎮海萬弓塘修竣典禮合影,朱彬繩五十玉照,朱彬繩先生遺像,《朱忠煜百年來鴻錄》,尺素寸心,

人物簡介

朱忠煜字彬繩。清監貢生五品銜、中書科中書。鎮海縣城著名耆宿、慈善家(一八六零 ~ 一九二五),經營木材為業,在晚清至民國前期,長期擔任鎮海總商會總理。

朱忠煜油畫像

五品官服像

考忠煜公與生妣范夫人先妣王夫人

鄭孝胥贈對聯

彬繩仁兄大雅正
玉粹金和渾然元氣
禮耕義種必有豐年

朱彬繩巡視塘工圖

周伯生繪

一九二三年鎮海萬弓塘修竣典禮合影

朱彬繩五十玉照

向道深繪於徽蔭書舍

朱彬繩先生遺像

朱忠煜

《朱忠煜百年來鴻錄》

《朱忠煜百年來鴻錄》《朱忠煜百年來鴻錄》
2014年3月31日,鎮海區檔案局(館)組織編寫的《朱忠煜百年來鴻錄》由寧波出版社正式出版。
朱忠煜(1860-1925),字彬繩,以字行,鎮海縣城關人,經營木業,生平急公好義,胸懷家國,心繫桑梓,是清末民初名聞鎮海縣城的紳商和慈善家。他在擔任鎮海商務分會總理期間,積極籌劃地方興革事業,不僅著力調解商事糾紛、維護工商業者權益,而且從事各類社會公益事業,如修志、築塘、修橋、鋪路、撫育孤兒、辦學校等,對鎮海區域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本書收錄朱氏親友來函117封,並依據來函者不同大體分為7輯,其中前6輯共101封的致信者為民國鎮海縣知事盛鴻燾及本邑旅外名人虞洽卿朱葆三傅宗耀、向道深、陳修榆等,第7輯收錄了至親好友來函16封。此外,該書還收錄了一封特殊信件,便是周恩來總理寫給朱忠煜孫輩朱世鈞的回覆信件,具有重要史料文獻價值。
這些信件帶著那個年代所特有的氣息,重現了隨著時光流逝而消散的歷史細節和個人情懷,為讀者呈現了在清末民初風起雲湧的大時代部分寧波幫人士的志趣。此外,這些信函不少還是精美的書法作品,相信研究書法和筆跡學的讀者,也會有所收穫。
(鎮海區檔案局保管利用科)

尺素寸心

朱忠煜
朱忠煜
朱忠煜
尺素寸心
——《朱忠煜百年來鴻錄》付梓前後
記者陳飾通訊員張雷軍何小平
鎮海,地處東海之濱。在漁農為生的土地上,出過不少奇人。
朱忠煜
名聞四海的船王,長袖善舞的商賈,學富五車的文人,書寫紅色傳奇的共產黨地下黨員……當然,人數最多的,是你我這樣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位鄉賢,名叫朱忠煜。
他從平凡中脫穎而出。
根據《鎮海縣誌》記載的朱忠煜生平事跡,一位精明強幹、古道熱腸的清末民初本土商人卓然而立。
相隔年代不算太遠,我們見到了朱忠煜多面的形象:身穿長袍馬褂的,著清朝五品官服的,站在後海塘修繕工地現場的……
從照片中看,朱忠煜樣貌忠厚,體魄強健。
他用一生為墨,善心為筆,描繪出一幅綿延百年的鎮海歷史畫卷。
百餘年,百多信。朱忠煜留下了一顆赤誠的愛國愛鄉之心。
鴻雁傳情
2014年4月,鎮海區檔案局(館)組織編寫的《朱忠煜百年來鴻錄》由寧波出版社正式出版。
區檔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蒐集、遴選朱氏信件,重現歷史細節、個人情懷。無論式樣、字型,稱謂還是內容,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氣息撲面而來,為讀者呈現清末民初風起雲湧時代,部分寧波幫人士的志趣。不少人的來信,亦是精美的書法作品,喜歡研究書法的讀者,也會有所收穫。
書中共收錄117封與朱忠煜交往密切之人的來信。根據寫信對象的不同,編書者將其大致分為7輯。其中前6輯書信,共101封。寫信的是民國鎮海縣知事盛鴻燾及本邑旅外名人虞洽卿、朱葆三、傅宗耀、向道深、陳修榆等人。第7輯收錄了至親好友來信16封。
此外,書中還收錄了一封珍貴的特殊信件,是新中國首任總理周恩來寫給朱忠煜孫輩朱世鈞的回覆信件。該信具有重要史料文獻價值。
殷殷之情,深厚之誼,力透薄紙。
打開書籍,我們一一閱讀起來。
在來信中,有將彬繩二字寫為炳繩、炳盛、炳臣的,都是指朱忠煜本人。
開首的朱忠煜手跡,清秀,字型分明。
卷中處處充滿著朱忠煜與政商界人士交相往來的溫情。這與朱忠煜所處時代背景有關。清末,政府實行新政,全國各地有了商會組織。清末商會組織有很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權,可以辦學堂,可以參與社會管理。
兩度擔任鎮海縣縣長的盛鴻燾,主持修編《鎮海縣誌》時需要大量資金。他寫信告訴朱忠煜,所需經費經前任鎮海縣知事洪錫范提議,“除呈請征地丁附捐外,余歸就地及旅外紳商分別籌募。”因為數目較大,他請“妥當人”朱忠煜擔任稽查,確保專款專用。
後一封寫於1919年的賀壽信,是祝賀朱忠煜六十大壽的。盛鴻燾言辭真切,“六旬榮慶,歡騰珂里(珂里,對朱忠煜故鄉即鎮海的美稱),忭躍良殷。”
人稱“赤腳財神”“海上大亨”的鎮海旅滬巨商虞洽卿,投巨資創辦三北輪船公司、寧興輪船公司。其中三北輪船公司的縣城碼頭在大道頭東面,轄鎮北、慈北、姚北三艘輪船。
在開辦過程中,航線、停靠地點、碼頭修建、輪船繳納捐稅、買賣船隻、與當局協調、水兵擾民事件等事務,都交由朱忠煜協助解決。由於出力較多,虞洽卿向朱忠煜贈送禮物,被婉拒。於是,他再次修書,請求朱忠煜收下。
朱葆三與朱忠煜是同宗同族,論起來有叔侄之誼。很多家鄉的事,朱葆三都委託朱忠煜代為辦理,包括為徽陰學堂捐三百銀元、為弟弟謀職、為下屬開拓鎮海人壽保險業務、調解金寶福漁船糾紛等。如“徽蔭學堂賬單亦已照收,一切仰承偏勞,闔族感德。”“珍(朱葆三字佩珍,這裡是自稱)與衡齋(朱葆三同族人)合助祠堂民田五六十畝,實值價洋三千元,作為(徽蔭)學堂之恆產。”等。
藥材商人、鎮海縣梓宮廟前向家人向道深先生,與朱忠煜的來信主要是一些河道疏浚、建造居宅大屋、平糶事宜等。如“河工捐款,俟晤見當囑其劃付。”“平糶折耗如是之甚,非捐集萬七八千,不濟此事。”等。
清末秀才陳修榆,自稱是朱忠煜的“姻小弟”,即姻親關係中平輩謙稱。他與朱忠煜的書信往來與修志、題聯、寫本文相關。如“承屬書滬江大學板刻聯,茲照尺寸並來稿書奉。”“承屬書勤業堂匾字並仰樓逖聲屏聯,今照寫奉送”等。
《鎮海縣誌》中有一段專門褒獎朱忠煜的,“事關公益輒復熱心提倡踴躍輸將,顧以經商於外不克躬親其役,則舉一邑之事而盡委之忠煜一人之身。忠煜亦視公事如私事,不以艱巨煩瑣而有所推諉,殫精竭慮務竟全功。”
其人其事
回過頭來,我們再從史料中了解一下朱忠煜的為人處世。
朱忠煜,字彬繩,清末民初鎮海縣名望極高的紳商、慈善家。
他的生卒年月為1860—1925年,經營木材為業。他是清監貢生五品銜、中書科中書。(即中書舍人,掌書寫事宜)。到了晚清至民國前期,又長期擔任鎮海商會會長。
根據《鎮海氏家譜》記載,朱忠煜是南宋著名理學家、大儒朱熹第二十一代後人。其先祖從福建搬遷到鎮海白營教場(即現在的西門社區一帶),後又搬到虹橋。這一支後來被稱為虹橋朱家。1876年,朱家由虹橋遷至城外打(竹切)街。父親朱孝瑞,經商為生,曾與兩浙木商等人一起創辦了仁濟公所。仁濟公所,是當時民間成立,用來處理、撫恤遭難船工等公共事務的民間團體。
家風忠厚,深深影響了朱忠煜的一生。他成人後繼承父業,精明幹練。後因聰明好學,誠信待人,被聘為多家稅行經理。他跟人合資購買一艘帆船,專門運營福建、溫州一帶的木材。同時,他在木行街開設了榆生、永大、永成等多家木行,並和上海木業經營聯運。家道日興。
朱忠煜的一生,非官非大商賈,卻因熱心公益、服務桑梓、為人誠懇,在鎮海當地擁有極高的威望和良好聲譽。
在他擔任鎮海商會會長期間,積極籌劃地方興革事業。他著力調解商事糾紛、維護工商業者權益,從事社會公益事業,修志、築塘、修橋、鋪路、撫育孤兒、辦學校等,對鎮海區域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08年,鎮海城北火藥局(研製、貯存火藥的地方)爆炸,梓蔭山文昌閣(鎮海當地縣學魁星樓,是讀書人用來祈求科舉中榜的地方)被毀。朱忠煜提議,將其改建為梓蔭山公園,供遊人休憩。1915年,建成。
1909年朱忠煜過50歲大壽,將朋友贈送的賀壽金,全部捐到借錢局,用來救助鄉人。借錢局,又名因利局,是晚清時期出現的新型慈善組織。它以借貸現金方式救助貧民,類似於現在的慈善總會等組織。
1918年,朱忠煜發起疏浚前大河、修築後海塘等實事工程,他帶頭捐了1000銀元。又向旅滬同鄉會籌集巨款,並親自到工地視察。
朱忠煜還奔走辦理平糶之事。所謂平糶,源自戰國時魏國李悝提出的扶植、調劑農業生產的主張。具體操作方法是在豐年時由官府平價收購農民余粟,稱平糴。荒年用平價出售積粟,稱之為平糶。平糶,幫助民間減少饑荒。
朱忠煜建立公善醫院,為看不起病的老百姓提供診治場所。1915年醫院遭受火災後,再次重建。
他在虹橋朱家辦徽蔭學堂,向平民子弟開放。並參與修篡民國《鎮海縣誌》等。
一句話,只要遇上公益事業,朱忠煜一定參與,親力親為。從不因事情艱難繁瑣而推諉。
朱忠煜為人誠懇熱情。旅外鄉親凡是有事囑託的,都會盡力幫助。他交遊廣闊,鎮海旅外名人多與他書信往來。每每有涉及鎮海的要事,他們便會寫信給朱忠煜,拜託跟進。如代購木材、家鄉地皮糾紛、人情往來、人事安排等。朱忠煜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有求必應。不會敷衍了事。
朱忠煜一生積德行善,令鄉里受惠,在清末、民國時期先後受到多次褒獎。1892年清政府由撫院舉報部獎以九品頭銜。1901年,國子監敘議其為五品頭銜。1919年清政府內務部獎勵其河工一等獎。1921年浙江省省長沈金鑒向朱忠煜頒發了“急公好義”匾額。
朱家後裔也名人輩出,為新中國建設貢獻了力量。
憂鄉之心
朱忠煜除了為寧波幫人士奔走之外,還積極為家鄉出力。他一力促成的重大事件包括1918年疏浚前大河及1922年修繕後海塘。這兩件事與一代代的鎮海人息息相關。
據縣誌記載,灌溉鎮海數千頃良田的前大河,因河泥淤積,造成堵塞,影響灌溉。鄉人“屢議濬治,以費鉅不果。”(多次想疏浚整治,卻因為費用高而未果)
1918年夏天,朱忠煜倡議疏竣前大河,戴運來帶頭捐獻5000銀元,接著朱忠煜捐出1000銀元。經過奔走,朱忠煜一共勸募疏浚費用20000銀元。把錢交給朱忠煜,鄉人都深感放心。
數月後,前大河疏浚完工。1919年,清政府內務部獎勵其河工一等獎獎章。
始建於唐朝的鎮海後海塘,因長期遭受颶風狂浪,多次潰塌。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鎮海縣令將後海塘改建夾層石塘,整整三年建成。此後百年未大修。直到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以後,土石潰決,又不得不幾經整修、改建、加固。1921年冬,後海塘因受多年風潮侵蝕,再次岌岌可危。1922年春,眾人準備集資修築。傅宗耀等人帶頭捐出巨款,他們一致推選朱忠煜主持修繕事宜。
朱忠煜熱心奔走,籌劃謀算,監督指導。後來因為太辛苦生了病。他抱病拄著拐杖,步履緩慢,依舊在工地上來回巡視。終於將海塘修繕完畢。
1923年,後海塘再次經歷大風,卻屹立不倒。朱忠煜的善行被鄉鄰稱頌。
由於操勞過度,朱忠煜自次年起便身體不適。1925年,朱忠煜積勞成疾去世,蛟城哀哀,“以是聞其溘逝,識與不識無不同聲痛惜。”據說,朱忠煜留下的遺言是:“做好人、做好事。”
此外,朱忠煜還在鎮海留下了一則則佳話。比如,他熱心為同行和鄉里排憂解難。如寧波商會首任會長費紹冠、寧波商會總董余承誼曾聯名致信朱忠煜,要求他為木行與船戶間的糾紛進行排解。涉事木行包括祥泰等,開設在現勝利東路一帶。因為發現船戶夾帶板枋,準備充公。案件移交鄞縣公署。他們尊重朱忠煜老於船務,懇請他“俯察本案情形,合諸該業向來習慣”,給予“鼎言指示”。
僅僅六日後,事情圓滿解決,達成和解。二人再次聯名寫書,感謝朱忠煜“弭患無形”。
民國時期,慈北、鎮北、姚北,三北地區花會盛行,嚴重影響百姓生活。花會,是一種帶有封建迷信性質的民間大型賭博行為,危害極大。百姓參與花會,不事生產。朱忠煜動用人脈,向一些有影響力的旅外寧波幫人士求助,曉以利害,請他們插手參管此事。直到花會杜絕。
結集出版
“百年來鴻的出版,源於一個偶然。”區檔案局負責人說。早在2012年2月,區檔案館向社會廣泛徵集檔案資料,通過徵集,得知現居鎮海的朱之軒先生仍保存著虞洽卿朱葆三、向道深、樊棻、陳修榆等人寫給其祖父朱忠煜的信函。工作人員隨即聯繫了朱之軒先生,經過溝通交流,他表示,願意將這批信件的複印件交給區檔案館保管,希望專業人士提供幫助,既能使信件得到妥善保管,又能挖掘信件的價值。他說:書信放在家中可惜了,字型難辨,也認不全,不知道上面寫了什麼。
經過初步梳理,朱忠煜來函共有120餘封。大部分起首、落款、內容都很清晰。其中幾封略有缺失,有的有頭無尾(落款),有的有尾無頭,研究價值不高。
工作人員經過甄別,決定將其中117封書信結集出版。為便於讀者閱讀,工作人員又會同地方上致力於文史研究的專家對書信進行句讀,考證、注釋信函所涉人事等,並按來信者不同分輯。經過近一年半的反覆修改,幾易其稿,終成此書。
近年來,區檔案館非常重視地方文獻資料和地方名人檔案的徵集。目前,已有48人被收錄鎮海知名人士檔案,為保留鎮海地方文獻資料提供了重要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