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忠(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朱建忠(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朱建忠又名朱正德、朱大德,1954年生於江蘇南通市。1982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江蘇省南通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南通書法國畫研究院畫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建忠
  • 別名:朱正德、朱大德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南通市
  • 出生日期:1954年
  • 職業:國畫家
  • 畢業院校: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
  • 主要成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南通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
  • 出版專著:朱建忠畫集》等
個人簡介,參展及獲獎,藝術評價,

個人簡介

朱建忠又名朱正德、朱大德,1954年生於江蘇南通市。1982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江蘇省南通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南通書法國畫研究院畫師。
朱建忠

參展及獲獎

1980年全國青年美展三等獎(合作);
1991年“中國的四季”美術展金獎,
1992年 全國第八次“新人新作展”;
1993年 首屆全國中國畫展;
1994年 《江蘇畫刊》創刊20周年作品獎;
1997年 德國“四僧·七個畫家”中國畫展;
1998年 時代風采——全國寫生展佳作獎,
1998年首屆江蘇省美術節金獎,
1998年南京可一畫廊個展;
1999年 廣東省美術館個展,
1999年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0年 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國際中國畫大展;
2001年 “新江蘇畫派·七彩世紀”中國畫大展銀獎,
2001年大連國際中國畫年展;
2002年 “今日中國美術”大展;
2003年 現代·都市水墨畫展銀獎;
2004年 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2005年 中國百家金陵畫展友情展,
2005年江浙滬中國畫邀請展;
2006年 金陵·現代水墨——江蘇省國畫院公開招聘畫家特展,
2006年“中國畫畫世界”巴西古巴行展覽。
2007年 “筆墨新旅”江蘇省萬里寫生作品展三等獎
2009年 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獎提名
2009年 2009·中國百家金陵畫展金獎
2010年 首屆新水墨藝術邀請展(江浙滬)
2010年“藝苑掇英”2010中國山水畫展(深圳)
2011年 中國百家金陵中國畫展
2011年中國百家金陵畫展赴法展
2012 首屆中國 江蘇文化藝術節寫生創作獎
2012年榮獲傅抱石獎·江蘇中國畫作品展提名獎
2012年故宮出版社出版《朱建忠畫集》
2013年 首屆江蘇省文華獎提名獎
2013年 “水墨檔案”—中韓當代水墨邀請展
2013年北京“798”東京畫廊“新朦朧主義”畫展
2013年“水墨文章”當代水墨研究系列展第三回(武漢)
2013年第四屆全國中國畫展(特邀)
2014年江南敘事·藝術展,南京
2014年工不可墨——中國工筆畫邀請展,南京
2014年鴻蒙變——中國當代水墨狀態,上海
2014年影跡于山——朱建忠個展,北京東京畫廊

藝術評價

一軒坐望浪淘沙
文/丘挺
在世事紛爭、浮名浮利的今天,大德的謙慎與樸實總是讓我感受到一種高貴的情懷,他的不激不厲,謙沖居下的內在性情,恰恰是透出他的通達,一种放得下的底氣。大德是難得的真好人。他總是能細微地考慮到他人的難處,捨身處地地關懷別人,為人處世亦如其畫境一樣帶著清靜祥和。
“靜”與“淨”是大德所追求的山水意象,空寂,悠然,幽深。
大德的水墨是他自己心像中的世界,他善於在水墨暈染的反覆漬疊間寄託自己的情思。他的藝術不是現實生活反映,而是其安置其靈魂深處的孤寂。中國山水畫向來講究人與自然的相望相化,在人與自然山水的不斷流變中反映出自然化的人格,人格化的自然,這是中國山水畫很別致的境界。大德的水墨往往是借一岡一壑,一樹一石,一亭一舍來描寫自然造化與心性的合一。或山丘遠近,陂湖巒崗,或雲氣隱隱,松濤颯颯,時而幽微玄遠,時而清靜空虛。又如幽人空谷,煙雲變滅,又或漫山梵境,若遠若近……
大德的三礬九染已不僅僅是其技術層面的嗜好,這種包涵著時間維度的專精注一,是中國畫“十日一石,五日一水”的典型造境心態,恰恰是他詩意地安頓心靈,嚮往幽深寧靜,遠離塵俗的精神,引渡來營造他的“墨戲”山水之境——正面染,反面染,層層疊加,段段生髮,體會著一遍又一遍的細微變化,由實而虛,再由虛而實,不斷往復,沉深墨彩,筆思幽郁,把所造之境推向幽微玄遠,迷離惝恍的極致,有如隔簾看月,隔水看花,這是大德山水世界幽微神秘的魅力所在。
大德告訴的,他的治藝歷程從來是位偏食者,從最初學畫的臨摹選本與所心儀的大師,他都是偏食主義,並不屬於傳統意義上“血戰古人,集其大成,自出機抒”的治藝路徑,而是偏食幾家,舉一反三,鑽牛角尖式的“我注六經”。大德耽於技而又不傷於技,他的反覆烘染漬水的水墨生成方式其實亦是任憑自己好奇心驅使的視知覺訴求,(漬水、積墨均是山水畫中極為重要的水法、墨法的表現,尤其適合營造渾厚華滋的山水意象,)再染重些是怎么樣的,染多一遍又是何種感覺,染虛了又是何種意象,既有可以推想與經驗之內的筆墨操作,又有不可想見的未知,他不斷地尋找墨之玄黑,沉醉於幽微玄遠的神秘感與純粹感。他的心緒是在這種層層暈染與疊加中呈現的,簡賅純靜,一樹一山,盡顯情致,在加法中實現意象的單純,更為簡率,實是畫道的“減塑”,其意是欲盡去模擬蹊徑,在若滅若沒中寓二米墨戲於筆端。刪拔大要,凝想成形。筆意靜淨,全無今人短長縱橫之習氣。作為同行,我是非常能理解這種墨戲勞作中所包涵的優雅心境與樂趣。
昔南田論畫有云:“畫以簡貴為尚,簡之入微。輒洗盡塵澤,獨存孤迥,煙鬟翠黛,斂容而退矣。”大德說自己的畫意追求是少少許勝多多許,無論是作水墨還是青綠,他都儘量迴避過於具體的丘壑情節,認為拘泥於再現式的情節描述有傷於神韻,追求簡賅而生動的情致韻味,厚重又不失娟秀,但又力避落入圖形的符號化與圖案化,樹木的實與山體的虛,他捨去丘壑的推進,樹林的前後,只呈現大虛大實中的空間過渡,不管是作青綠,水墨,僅取最典型之一樹一山,一岡一壑,不妄做禪想又頗得禪意,迥出意表讓人無限遐想。
大德所造之境往往使我想起日本鎌倉時代之藤原定家的和歌:
踽踽獨行遠眺望,也無紅葉也無花。
深秋薄暮月朦朧,一軒坐望浪淘沙。
微醺的光芒,自在而悠遠的空境,大德是在這種詩意的心靈安頓中尋找他所嚮往的寧靜與幽遠。
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既執著又空靈的韻格世界,這是他的心緒,是有有與有無相生相化中獲得無限的古遠意境,為這個紛繁熱鬧、風風火火的現世提供了一種久違的清涼劑,他的水墨境域是來自其內心深處的孤獨的旨趣,是他刻意地保留著這份孤獨純靜的精神氛圍的呈現,我由衷地希望他能永遠持護著這份孤獨的思緒,慢慢滲出,安撫自心,希望這是大德的造化,也是山水的造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