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實,男,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1954年12月生於福建建甌人,博士生導師。
曾任廈門大學校長(副部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崇實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福建建甌
- 出生日期:1954年12月
-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南斯拉夫貝爾格勒大學
個人履歷,社會兼職,承擔項目,學術觀點,學術成果,主持課題,出版著作,發表論文,主要獎項,教育觀點,談教育創新,談本科教育,講授課程,就餐事件,
個人履歷
1973——1976,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福建建陽中(土布)大隊知青;
1976——1978,福建省建陽縣委黨校教師;
1978——1982,廈門大學經濟系學習,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2——1985,廈門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任廈門大學法律系助教;
1983.08——1984.01,,吉林大學法律系“國家教委經濟法師資班”學習;
1985——1990,南斯拉夫貝爾格勒大學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0——1991,廈門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1——1995,廈門大學師資與職稱處副處長、處長;
2003 ——2017年7月廈門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2009年7月——兼任廈門大學漢語國際推廣南方基地理事長。
社會兼職
廈門市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
福建省社科聯副主席
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
承擔項目
1、《外商投資的社會經濟效益評價》——國家社科基金八五項目;
2、《銀企關係及若干法律問題研究》——福建省社科基金十五規劃重點項目;
3、《資產證券化的法律保障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第一批研究項目(2001-2004年度);
4、《金融創新的基礎法律保障研究》——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第一期項目(2002年度);
5、《資產證券化的法律保障研究》——福建省高等學校社科研究課題(2002年度);
6、《中國金融監管法律基礎理論與新興問題研究》——法務部部級科研項目(2002年度);
7、《美國銀行法研究》——美國富布賴特基金會項目(1999-2003年度)。
學術觀點
經濟法是調整以國家為一方主體同其他各方主體在各類經濟活動中所發生的社會經濟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即所調整的社會經濟關係主要有:
——國家在調整市場主體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過程形成的社會經濟關係;
——國家在實行巨觀經濟調控、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係;
——國家作為公共物品的供給者,在完成公共收入和支出的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係;
——國家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者,在國有資產的投資和管理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係;
——國家作為社會公平的維護者,在實踐二次分配和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過程中形成的社會經濟關係。
學術成果
主持課題
朱崇實教授長期從事金融法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完成課題:
——“銀企關係及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資產證券化的法律保障研究”;
——“金融創新的基礎法律保障研究”;
——“中國金融監管法律基礎理論與新興問題研究”。
出版著作
個人獨著 1部,合著8部。
《外商投資的經濟社會效益評價》
《經濟法》
《金融法教程》
發表論文
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論資產證券化的若干基本問題》,《現代法學》,2001年第5期
《論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第2期
《再論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現代法學》,1998年第7期
《論經濟特區的重新規範》,《經濟研究》,1997年第5期
《國際經濟與國際經濟法》,《廈門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論國民待遇原則及中國外資法的完善》,《金融研究》,1995年第7期
《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金融法制的完善》
《商業銀行股份化過程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日本證券化發展之研究》
主要獎項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國家首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10“中國最具魅力校長”稱號
教育觀點
談教育創新
主張:
——確立本科教學工作的基礎性地位,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統一。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努力推進人才培養的多樣化。
談本科教育
朱崇實認為,本科生教育是整個高等教育的基石,提出建設廈門大學要有機融合研究生教育與本科生教育,以求得“質”的飛躍。
主張:
——堅持正確的教育質量觀,確立多元的精英教育質量標準。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構建靈活彈性的人才培養機制。
——堅持以教師為主導的師生觀,推進教學運行機制改革。
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學校打破平均主義,以構建本科教學運行機制為契機,鼓勵“一人多課”和“多人一課”,從而吸引本科生主動參與科學研究和創業活動。
講授課程
美國金融法
法學中的經濟學分析
西方經濟學
就餐事件
從2005年實名舉報陳漢文學術腐敗,到2013年揭露廈大副校長吳世農的家庭醜聞,以及對教工餐廳和學校聘任制度的抨擊,謝靈副教授前前後後給校長寫的信已經數不清了。謝靈說,儘管有些狀況已經得到改善,但蔓延在廈大的嚴重“官本位”作風還是讓普通教職工感到壓抑頹喪。
最近網上流傳的這封信,是去年的6月18日謝靈副教授郵寄給校長的。據說校長朱崇實也沒回信。後來,謝教授在食堂裡面當場責問校長:為什麼校長來了就有飯吃,老師來了就剩個底。怎么還吃頓飯吃出階級差別來了。
誠如謝靈教授所說,大學是追求真理的地方,理應成為引領社會風尚的精神文明建設高地。然而,近年來高校負面新聞不斷,學術不端、科研造假、招生舞弊,大學越來越功利,一些教授成了“叫獸”,大學早已不再是人們心目的象牙塔。
今年年初,雲南省副省長沈培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有關方面立案調查。相比其他落馬官員,沈培平備受關注的一點在於他的博士學歷。沈培平畢業於保山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從未涉足理工科領域的沈培平,突然變成了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自然地理學專業的研究生,更神奇的是,他竟然得到了北師大的理學博士學位。
北師大資源學院不惜“跨界”為沈培平“私人定製”一頂博士帽,顯然源於沈培平手握大權有政府資源。而資源學院背靠雲南省政府副省長這棵大樹好乘涼。正因為如此,一個“非實體性科學研究機構”北京普洱茶研究院,截至2012年6月,已到位研究經費近1000萬元,並籌集到160萬元的獎教教學金。沒有沈培平這個副省長學生,資源學院恐怕收不到如此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