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學與陽明學(2022年5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子學與陽明學》是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22年5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子學與陽明學
  • 作者:吳震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30276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所獲榮譽,

內容簡介

本書脫胎於復旦大學的課程 “朱子學與陽明學”,又借鑑了日本“文庫本”中島田虔次《朱子學與陽明學》、小島毅《朱子學與陽明學》等的寫法,結合思想史與哲學史,用“十講”的容量,介紹了以朱子學和陽明學為代表的宋明理學,其產生的思想背景、社會背景、問題的源流、義理脈絡以及大致的發展過程。
總體上,本書有如下特點:一、注重思想發展的前後關聯,從“近世中國”的思想脈絡來審視宋明理學的發展歷程,將宋明理學的衰落與明清學術嬗變勾連起來。二、謀篇布局上,以問題空間取代個案人物的線性結構方式,打破了一般哲學史以人頭或學派來安排敘述的寫作方式,凸顯宋明新儒學的哲學性。三、簡明扼要,突出對問題本身的脈絡梳理及事實敘述,剔除與核心問題無關的細節討論。

圖書目錄

第一講 導論:思想史意義上的“近世中國”001
一 唐宋變革與近世中國的思想走向002
1. 唐宋變革004
2. 近世中國007
二 “刺激-回應”模式的問題省思010
1. 新儒學源自哲學的批判意識011
2. 新儒學源自文化的擔當意識013
三 儒釋道三教的交錯與儒學復興014
1. “三教合一”抑或“三教融合”?014
2. 儒釋道是中國哲學的共同智慧018
四 研究史的回顧與問題的展望021
1. 問題的反省與展望021
2. 一份簡要的閱讀書單024
第二講 廣義理學視域中的朱子學和陽明學026
一 作為思想運動的宋明理學思潮026
1. 道學、理學、新儒學027
2. 何謂“廣義宋明理學”?030
二 關於宇宙的認知圖式:理與氣032
1. 理氣的建構033
2. 理氣與體用034
三 關於人生的實踐進路:德與知036
1. 德性之知037
2. 德-知之爭038
四 朱子學與陽明學的稱謂來由043
1. 四海共宗朱子學043
2. 世遂有“陽明學”045
第三講 宋代新儒學與經典理學化047
一 漢唐經學思潮的形成及其嬗變047
1. 漢唐經學的演變及其特徵048
2. 對漢唐經學的“思想突破”050
二 新經典的形成:四書系統的建構053
1. 《大學》《中庸》的獨立053
2. 《四書集注》與“四書學”056
三 經典詮釋的重建與理學化思潮059
1. 注重經義的風氣出現060
2. 經學理學化的展開062
四 禮與理:禮教思想的社會化067
1. 何謂“禮不下庶人”?068
2. 禮即理與以理釋禮073
3. 《家禮》學的出現075
第四講 朱子學與陽明學的思想時代079
一 朱子的學思歷程及其思想時代079
1. 接續洛學079
2. 東南三賢083
3. 參悟中和085
二 陽明的學思歷程及其思想時代092
1. 格竹事件092
2. 龍場悟道095
三 作為理學傳統的朱子學099
1. 理學道統論的重建099
2. 二程對道學的建構102
四 作為心學傳統的陽明學106
1. 心法、心傳與“心學”106
2. 象山學旨趣:心同理同109
3. 朱陸之辯及其問題所在114
第五講 理學與心學的哲學基礎120
一 性即理與天理觀的重建120
1. 性即理與性善證明121
2. 天理觀的形上建構124
二 心即理與心性論的重建128
1. 心即理與心外無理129
2. 心即理與心外無物133
三 理一分殊與多元一體136
1. 理一分殊與具體普遍性137
2. 理一分殊與多元一體論140
四 良知自知與當下呈現143
1. 良知自知與自反自證144
2. 良知遍在與當下呈現148
第六講 宇宙論、本體論以及氣學問題154
一 從氣化宇宙論到本體宇宙論155
1. 太極即理155
2. 太虛即氣160
二 實理、實體、實有的觀念論166
1. “天下無實於理”的實體觀167
2. 良知即天理的實體化趨向172
三 朱子學的理氣宇宙觀181
1. 理在氣先與理在氣中182
2. “理生氣”何以可能?185
3. 不離不雜:理氣二元論193
四 陽明心學與氣學的思想異動196
1. 一氣流通與良知學宇宙觀197
2. “生之謂性”的意義重估199
3. 氣質何以通向道德?202
第七講 儒家仁學的本體與價值的重建208
一 二程仁學的本體論建構209
1. 仁性愛情與以生言仁209
2. 仁道、仁理、仁體214
二 萬物一體與以公言仁217
1. 萬物一體217
2. 以公言仁221
三 朱子仁學四句的全面重建225
1. 仁者心之德愛之理225
2.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229
四 陽明學萬物一體論的意義232
1. 天地萬物一體之仁233
2. 重建共同體的基礎238
第八講 工夫論重建:格物與誠意243
一 居敬窮理的工夫論重建244
1. 中和問題與居敬涵養244
2. 以心觀心與以心使心249
3. 格物補傳的工夫綱領253
二 《大學》工夫是一套系統256
1. 格物誠意是兩個關256
2. 格物誠意不是兩事260
三 物為意之所在的意知物266
1. 心意知物的貫通267
2. 意之所在便是物271
四 以良知重建儒家工夫論274
1. 良知一念與念念致良知275
2. 致吾心之良知的格物論281
第九講 儒家心性論的義理開拓286
一 心體與性體的疏通287
1. 心是“恁地神出鬼沒”288
2. 心性合一與知行合一293
二 理欲與性情的分合298
1. 存天理、去人慾299
2. 道心與人心之辯306
3. 即人心而識道心310
三 無善無惡與心性本體315
1. 晚年宗旨“四句教”315
2. 無善無惡是謂至善320
四 現成良知與晚明心學325
1. 見在、現成與當下論326
2. 現成良知與滿街聖人332
第十講 結語:宋明新儒學的衰落與重振339
一 後陽明學與明清學術之嬗變340
1. 承體起用與因用顯體340
2. 儒學政治化與宗教化344
二 從明清思想轉型看戴震哲學349
1. 戴震思想與宋儒批判350
2. 由訓詁尋義理的限制356
三 傳統與現實:儒學的時代性362
1. 近現代新儒學的命運362
2. 哲學、文化與新儒學365
參考文獻370
後 記380

作者簡介

吳震,京都大學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儒學研究會會長、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執行副院長、國際儒聯理事暨學術委員會委員、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理事、朱子學會副會長、中華日本哲學會常務理事、日本井上圓了國際學會理事、韓國國立忠南大學儒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等。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宋明理學、明清勸善思想、東亞儒學特別是日本儒學。主要論著有:《陽明後學研究》、《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系年:1522—1602》《羅汝芳評傳》《泰州學派研究》《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傳習錄精讀》《當中國儒學遭遇“日本”——19世紀末以來“儒學日本化”的問題史考察》《顏茂猷思想研究——17世紀晚明勸善運動的一項個案考察》《儒學思想十論——吳震學術論集》(2016)、《東亞儒學問題新探》《朱子思想再讀》《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傳習錄》《孔教運動的觀念想像——中國政教問題再思》等。
朱子學與陽明學(2022年5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吳震

所獲榮譽

2023年12月,入選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推薦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