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咖啡因能使人興奮,而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是一種內源性的大麻鹼類物質,能與大腦中的阿片類受體相結合,促進大腦中多巴胺的產生,從而人讓人產生快感。儘管朱古力的促high能力較海洛因等毒品要弱很多,但科學家們依舊在一些人中觀察到朱古力上癮的症狀,並由此衍生出了一個由chocolate(朱古力)與alcoholic(酒精成癮)組合而成的新名詞——Chocoholism(朱古力癮)。
基本介紹
基本含義,化學性質,名稱由來,科研進展,
基本含義
朱古力癮(英語:Chocoholism)是指對朱古力上癮的狀態。經常食用朱古力的人,其大腦有可能會對朱古力中的物質產生適應,因此朱古力可能令人成癮和影響健康。而一個對朱古力上癮的人會被稱為“朱古力中毒者”(英語:Chocoholic),不過通常如此自稱的人只是單純熱愛朱古力而已。
化學性質
朱古力含有不同物質列在下方,而有些如所含微量咖啡因是成癮物。
糖 - 朱古力(不同於可可)含有大量糖。
可可鹼 - 因使用不同的可可粉而出現不同的可可鹼。
名稱由來
朱古力的成分並不複雜,大量的糖賦予朱古力沁人心脾的甜蜜,能讓食用者短時間內就獲取大量能量;可可粉為其披上褐色的外觀,同時還使朱古力具備了獨特風味。其餘的一些微量而重要的成分——咖啡因、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色氨酸和苯乙胺——或多或少都參與了大腦的某些生理過程。
此前有報導稱,食用朱古力能讓人情緒高漲,並會產生欣快感,或許就與朱古力中微量成分相關。眾所周知,咖啡因能使人興奮,而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是一種內源性的大麻鹼類物質,能與大腦中的阿片類受體相結合,促進大腦中多巴胺的產生,從而人讓人產生快感。儘管朱古力的促high能力較海洛因等毒品要弱很多,但科學家們依舊在一些人中觀察到朱古力上癮的症狀,並由此衍生出了一個由chocolate(朱古力)與alcoholic(酒精成癮)組合而成的新名詞——Chocoholism(朱古力癮)。
科研進展
朱古力不但能讓人迅速地喜歡上它,如果有一陣沒有攝入朱古力還會使一些人出現類似戒菸、戒酒、戒毒時常見的戒斷症狀——焦慮、緊張、渾身不適。波士頓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皮艾特羅·科頓曾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報導了他在動物實驗中的發現。
研究中受折磨的依然是小鼠。有一組小鼠在5天時間內可以敞開肚皮想吃多少普通鼠食就吃多少,另外兩天它們可以像打牙祭一樣吃到最喜愛的朱古力甜食。另一組作為對照的老鼠就沒那么幸運了,它們每天只能吃到標準數量的鼠食。
這一實驗持續7周。研究進入到第五周時,大快朵頤的甜食組小鼠攝入的熱量已經比對照組高出了20%。與此同時,當每周兩天的甜食被普通鼠食代替後,小鼠們立刻表現出了茶飯不思的症狀,食量比第五周時減少約30%。隨著研究的繼續,這一症狀變得愈加嚴重。在衡量焦慮感的迷宮試驗中,戒斷朱古力的甜食組小鼠表現出了更強烈不安的症狀,而且一旦恢復供應朱古力甜食,這些症狀迅即消失。
分析這種症狀出現的原因時,科頓懷疑一種名為促皮質素釋放因子(CRF)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這是一種與大腦應激反應相關的激素。在毒品和酒精戒斷的過程中,科學家就曾觀察到這一分子參與其中。為此他測量了這些患上朱古力癮的小鼠體內CRF的含量,結果發戒斷甜食後,CRF的表達水平是之前的5倍。此外科頓還為成癮小鼠注射了CRF受體阻斷劑,使CRF無法再與其受體相結合,抑制CRF發揮作用。效果很明顯,小鼠開始慢慢減少朱古力甜食的攝入,開始更多地吃起普通鼠食,而且甜食戒斷症狀也減弱了很多。
科頓的工作不但初步揭開了朱古力成癮的神秘面紗,其中的CRF分子還很有可能成為新型藥物研發的靶點。美國酒精濫用及成癮研究所的心理學家馬庫斯·海利希就為這一發現擊節叫好,他認為對箇中機制的了解,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人們對毒品、酒精乃至垃圾食物成癮的內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