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人生感悟

朱光潛人生感悟

《朱光潛人生感悟》將美學思考浸透整個生命的美學大師朱光潛,以親切流麗的文字引導你在生活中尋出趣味,在有限的世界中做自由人。

基本介紹

作者介紹,圖書目錄,選載文章,

作者介紹

朱光潛,筆名孟實、孟石,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中國現代美學奠基人之一。安徽省桐城縣人,北京大學一級教授。主要著作有《文藝心理學》《詩論》《變態心理學》《悲劇心理學》《克羅齊哲學述評》等,譯作有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錄》、萊辛的《拉奧孔》、愛克曼的《歌德談話錄》和黑格爾的《美學》等。
“孟實”是常用的筆名,“孟”指弟兄行輩中居長,“實”就是“老實”“踏實”“務實”,此外因其喜愛“石”的堅硬,偶爾也用“盟石”“蒙石”。

圖書目錄

把心磨成一面鏡
生命
談人生與我
談價值意識
談在盧佛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
看戲與演戲——兩種人生理想
“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樂的精神與禮的精神——儒家思想系統的基礎
理想的理想是可實現的理想
談立志
談理想與事實
學業·職業·事業
談理想的青年——回答一位青年朋友的詢問
一番語重心長的話——給現代中國青年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環境永遠不美滿
談十字街頭
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倫理觀
蘇格拉底在中國
談中學生與社會運動
在混亂中創秩序
消除煩悶與超脫現實
悼夏孟剛
談青年心理病態
我要向青年說的
在有限世界中做自由人
談動
談靜
談冷靜
談情與理
談謙虛
談敬
談惻隱之心
談休息
民族的生命力
遊戲與娛樂
生活的藝術在知遺漏
談擺脫
談交友
談多元宇宙
詩人的孤寂
談性愛問題
談青年與戀愛結婚
再談青年與戀愛結婚
作者自傳

選載文章

選載文章:《談在盧佛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
朋友:
去夏訪巴黎盧佛爾宮,得摩挲《蒙娜·麗莎》肖像的原跡,這是生平一件最快意的事。凡是好的美術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塵中見出大千,在剎那中見出終古。雷阿那多·達·文西(LeonardodeVinci)的這幅半身美人肖象縱橫都不過十幾寸,可是她的意蘊多么深廣!佩特(Walter Pater)在《文藝復興論》里說希臘、羅馬和中世紀的特殊精神都在這一幅畫裡表現無遺。雖然不知道佩特所謂希臘的生氣,羅馬的淫慾和中世紀的神秘是什麼一回事,可是從那輕盈笑靨里仿佛窺透人世的歡愛和人世的罪孽。雖則見歡愛而無留戀,雖則見罪孽而無畏懼,一切希冀和畏避的念頭在霎時間都渙然冰釋,只游心於和諧靜穆的意境。這種境界在貝多芬樂曲里,在《密羅斯愛神》雕像里,在《浮士德》詩劇里,也常隱約領略過,可是都不如《蒙娜·麗莎》所表現的深刻明顯。
穆然深思,悠然遐想,想像到中世紀人們的熱情,想像到達·文西作此畫時費四個寒暑的精心結構,想像到麗莎夫人臨畫時聽到四周的緩歌慢舞,如何發出那神秘的微笑。
正想得發獃時,這中紀的甜夢忽然被現世紀的足音驚醒,一個法國嚮導領著一群四五十個男的女的美國人蜂擁而來了。嚮導操很拙劣的英語指著說: “這就是著名的《蒙娜·麗莎》。”那班肥頸項胖乳房的人們照例露出幾種驚奇的面孔,說出幾個處處用得著的讚美的形容詞,不到三分鐘又蜂擁而去了。一年四季,人們儘管川流不息的這樣蜂擁而來蜂擁而去,麗莎夫人卻時時刻刻在那兒露出你不知道是懷善意還是懷惡意的微笑。
從觀賞《蒙娜·麗莎》的民眾回想到《蒙娜·麗莎》的作者,登時發生一種不調和的感觸,從中世紀到現世紀,這中間有多么深多么廣的一條鴻溝!中世紀的旅行家一天走上二百里已算飛快,現代坐飛艇不用幾十分鐘就可走幾百里了。中世紀的著作家要發行書籍須得請僧侶或抄胥用手抄寫,一個人朝於斯夕於斯的,一年還不定能抄完一部書,現代大書坊每日可出書萬卷,任何人都可以出文集詩集了。中世紀許多書籍是新奇的,連在近代,以培根、笛卡兒那樣淵博,都沒有機會窺亞理斯多德的全豹,近如包慎伯到三四十歲時才有一次機會借閱《十三經註疏》。現代圖書館林立,販夫走卒也能博通上下古今了。中世紀畫《蒙娜·麗莎》的人須自己制畫具自己配顏料,作一幅畫往往須三年五載才可成功,現代美術家每日可以成幾幅乃至於十幾幅“創作”了。中世紀人想看《蒙娜·麗莎》須和作者或他的弟子有交誼,真能欣賞他,才能僥倖一飽眼福,現代盧佛爾宮好比十字街,任人來任人去了。
這是多么深多么廣的一條鴻溝!據歷史家說,已跨過了這鴻溝,所以現代文化比中世紀進步得多了。話雖如此說,而對著《蒙娜·麗莎》和觀賞《蒙娜·麗莎》的民眾,終不免有所懷疑,有所驚惜。
在這個現世紀忙碌的生活中,那裡還能找出三年不窺園、十年成一賦的人?那裡還能找出深通哲學的磨鏡匠,或者行乞讀書的苦學生?現代科學和道德信條都比從前進步了,那裡還能迷信宗教崇尚俠義?固然沒有從前人的呆氣,可是也沒有從前人的苦心與熱情了。別的不說,就是看《蒙娜·麗莎》也只象看破爛朝報了。
科學愈進步,人類征服環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環境的能力愈大,的確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時也易生流弊。困難日益少,而人類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輕浮粗率,而堅苦卓絕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比方從紐約到巴黎還象從前乘帆船時要經許多時日,冒許多危險,美國人穿過盧佛爾宮決不會象他們穿過巴黎香榭里雪街一樣匆促。很堅決的相信,如果美國人所謂“效率” (efficiency)以外,還有其他標準可估定人生價值;現代文化至少含有若干危機的。
“效率”以外究竟還有其他估定人生價值的標準么?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拿法國理姆(Reims)亞眠(Amiens)各處幾個中世紀的大教寺和紐約一座世界最高的鋼鐵房屋相比較。或者拿一幅湘繡和杭州織錦相比較,便易明白。如只論“效率”,杭州織錦和美國鋼鐵房屋都是一樣機械的作品,較之湘繡和理姆大教寺,費力少而效率差不多總算沒有可指摘之點。但是刺湘繡的閨女和建築中世紀大教寺的工程師在工作時,刺一針線或疊一塊磚,都要費若干心血,都有若干熱情在後面驅遣,他們的心眼都釘在他們的作品上,這是近代只講“效率”的工匠們所詫為呆拙的。織錦和鋼鐵房屋用意只在適用,而湘繡和中世紀建築於適用以外還要能慰情,還要能為作者力量氣魄的結晶,還要能表現理想與希望。假如這幾點在人生和文化上自有意義與價值,“效率”決不是僅有的估定價值的標準,尤其不是最高品的估定價值的標準。最高品估定價值的標準一定要著重人的成分(hmanelement),遇見一種工作不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還有問它是否由努力得來的,是否為高尚理想與偉大人格之表現。如果它是經過努力而能表現理想與人格的工作,雖然結果失敗了,我們也得承認它是有價值的。這個道理布朗寧(Browning)在Rabbi Ben Ez-va那篇詩里說得最精透,我不會翻譯,只擇幾段出來讓你自己去玩味:
Not on the vulgar mass
Called “work” ,must Sentence pass,
Things done,that took the eyeandhad the price;
O'erwhich,from level stand,
The low world laid its hand,
Found straight way to its mind, could value in atrice:
But all, the world's coarse thumb
And finger failed to plumb,
So passed in making up the main account;
All instincts immature,
All purposes unsure,
That weighed not as his work,yet swelled the man'samount:
Thoughts hardly to be packed
Into a narrow act,
Fancies that broke through thoughts and escaped:
All I could never be,
All, men ignored in me,
This I was worth to God, whose wheel the pitchershaped.
這幾段詩在他生平所給的益處最大。他記得這幾句話,所以能驚讚熱烈的失敗,能欣賞一般人所嗤笑的呆氣和空想,能景仰不計成敗的堅苦卓絕的努力。
假如他的十二封信對於現代青年能發生毫末的影響,他尤其虔心默祝這封信所宣傳的超“效率”的估定價值的標準能印入個個讀者的心孔里去;因為他所知道的學生們、學者們和革命家們都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類似美國旅行家看《蒙娜·麗莎》了。
你的朋友孟實
“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一直到現代,他們都是討論藝術的創造與欣賞。在收尾這一節中,他提議約略說明藝術和人生的關係。
他在開章明義時就著重美感態度和實用態度的分別,以及藝術和實際人生之中所應有的距離,如果話說到這裡為止,你也許誤解我把藝術和人生看成漠不相關的兩件事。他的意思並不如此。
人生是多方面而卻相互和諧的整體,把它分析開來看,他們說某部分是實用的活動,某部分是科學的活動,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動,為正名析理起見,原應有此分別;但是不要忘記,完滿的人生見於這三種活動的平均發展,它們雖是可分別的而卻不是互相衝突的。“實際人生”比整個人生的意義較為窄狹。一般人的錯誤在把它們認為相等,以為藝術對於“實際人生”既是隔著一層,它在整個人生中也就沒有什麼價值。有些人為維護藝術的地位,又想把它硬納到“實際人生”的小範圍里去。這般人不但是誤解藝術,而且也沒有認識人生。把實際生活看作整個人生之中的一片段,所以在肯定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時,並非肯定藝術與整個人生的隔閡。嚴格地說,離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無創造、無欣賞的人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詞。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不是藝術的,正猶如同是一種頑石,這個人能把它雕成一座偉大的雕像,而另一個人卻不能使它“成器”,分別全在性分與修養。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藝術家,他的生活就是藝術作品。
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理想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點。
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其中全體與部分都息息相關,不能稍有移動或增減。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見出全篇精神的貫注。比如陶淵明的《飲酒》詩本來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人把“見”字誤印為“望”字,原文的自然與物相遇相得的神情便完全喪失。這種藝術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理想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現。大而進退取與,小而聲音笑貌,都沒有一件和全人格相衝突。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是陶淵明的生命史中所應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錯過這一個小節,便失其為陶淵明。下獄不肯脫逃,臨刑時還叮嚀囑咐還鄰人一隻雞的債,是蘇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應有的一段文章,否則他便失其為蘇格拉底。這種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當作一幅圖畫去驚讚,它就是一種藝術的傑作。
其次, “修辭立其誠”是文章的要訣,一首詩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於中然後形於外,不容有絲毫假借。情趣本來是物我交感共鳴的結果。景物變動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個性,物也有物的個性,這種個性又隨時地變遷而生長發展。每人在某一時會所見到的景物,和每種景物在某一時會所引起的情趣,都有它的特殊性,斷不容與另一人在另一時會所見到的景物,和另一景物在另一時會所引起的情趣完全相同。毫釐之差,微妙所在。在這種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們可以見出生命的造化。把這種生命流露於語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於言行風采,就是美滿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濫,生活也忌俗濫。俗濫就是自己沒有本色而蹈襲別人的成規舊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顰眉,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東施沒有心病,強學捧心顰眉的姿態,只能引人嫌惡。在西施是創作,在東施便是濫調。濫調起於生命的乾枯,也就是虛偽的表現。“虛偽的表現”就是“醜”,克羅齊已經說過。“風行水上,自然成紋”,文章的妙處如此,生活的妙處也是如此。在什麼地位,是怎樣的人,感到怎樣情趣,便現出怎樣言行風采,叫人一見就覺其諧和完整,這才是藝術的生活。
俗語說得好: “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間有兩種人的生活最不藝術,一種是俗人,一種是偽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 “偽君子”則竭力遮蓋本色。朱晦庵有一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藝術的生活就是有“源頭活水”的生活。俗人迷於名利,與世浮沉,心裡沒有“天光雲影”,就因為沒有源頭活水。他們的大病是生命的乾枯。“偽君子”則於這種“俗人”的資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倆。他們的特點不僅見於道德上的虛偽,一言一笑、一舉一動,都叫人起不美之感。誰知道風流名士的架子之中掩藏了幾多行屍走肉?無論是“俗人”或是“偽君子”他們都是生活中的 “苟且者”,都缺乏藝術家在創造時所應有的良心。象柏格森所說的,他們都是“生命的機械化”,只能作喜劇中的角色。生活落到喜劇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藝術的。
藝術的創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賞,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對於一種言行常歡喜說它 “好看”、“不好看”,這已有幾分是拿藝術欣賞的標準去估量它。但是一般人大半不能徹底,不能拿一言一笑、一舉一動納在全部生命史里去看,他們的 “人格”觀念太淡薄,所謂“好看”、 “不好看”往往只是“敷衍面子”。善於生活者則徹底認真,不讓一塵一芥妨礙整個生命的和諧。一般人常以為藝術家是一班最隨便的人,其實在藝術範圍之內,藝術家是最嚴肅不過的。在鍛鍊作品時常嘔心嘔肝,一筆一划也不肯苟且。王荊公作“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詩時,原來“綠”字是“到” 字,後來由“到”字改為“過”字,由“過”字改為 “入”字,由“入”字改為 “滿”字,改了十幾次之後才定為“綠”字。即此一端可以想見藝術家的嚴肅了。善於生活者對於生活也是這樣認真。曾子臨死時記得床上的蓆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門人把它換過才瞑目。吳季札心裡已經暗許贈劍給徐君,沒有實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鄭重地把劍掛在徐君墓旁樹上,以見“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風誼。象這一類的言行看來雖似小節,而善於生活者卻不肯輕易放過,正猶如詩人不肯輕易放過一字一句一樣。小節如此,大節更不消說。董狐寧願斷頭不肯掩蓋史實,夷齊餓死不願降周,這種風度是道德的也是藝術的。我們主張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主張對於人生的嚴肅主義。
藝術家估定事物的價值,全以它能否納入和諧的整體為標準,往往出於一般人意料之外。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輕的,也能看輕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時,他知道執著;在看輕一件事物時,他也知道擺脫。藝術的能事不僅見於知所取,尤其見於知所舍。蘇東坡論文,謂如水行山谷中,行於其所不得不行,止於其所不得不止。這就是取捨恰到好處,藝術化的人生也是如此。善於生活者對於世間一切,也拿藝術的口胃去評判它,合於藝術口胃者毫毛可以變成泰山,不合於藝術口胃者泰山也可以變成毫毛。他不但能認真,而且能擺脫。在認真時見出他的嚴肅,在擺脫時見出他的豁達。孟敏墮甑,不顧而去,郭林宗見到以為奇怪。他說: “甑已碎,顧之何益?”哲學家斯賓諾莎寧願靠磨鏡過活,不願當大學教授,怕妨礙他的自由。王徽之居山陰,有一天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忽然想起他的朋友戴逵,便乘小舟到剡溪去訪他,剛到門口便把船劃回去。他說: “乘興而來,興盡而返。”這幾件事彼此相差很遠,卻都可以見出藝術家的豁達。偉大的人生和偉大的藝術都要同時並有嚴肅與豁達之勝。晉代清流大半隻知道豁達而不知道嚴肅,宋朝理學又大半隻知道嚴肅而不知道豁達。陶淵明和杜子美庶幾算得恰到好處。
一篇生命史就是一種作品,從倫理的觀點看,它有善惡的分別,從藝術的觀點看,它有美醜的分別。善惡與美醜的關係究竟如何呢?
就狹義說,倫理的價值是實用的,美感的價值是超實用的;倫理的活動都是有所為而為,美感的活動則是無所為而為。比如仁義忠信等等都是善,問它們何以為善,我們不能不著眼到人群的幸福。美之所以為美,則全在美的形象本身,不在它對於人群的效用(這並不是說它對於人群沒有效用)。假如世界上只有一個人,他就不能有道德的活動,因為有父子才有慈孝可言,有朋友才有信義可言。但是這個想像的孤零零的人還可以有藝術的活動,他還可以欣賞他所居的世界,他還可以創造作品。善有所賴而美無所賴,善的價值是“外在的”美的價值是“內在的”。
不過這種分別究竟是狹義的。就廣義說,善就是一種美,惡就是一種醜。因為倫理的活動也可以引起美感上的欣賞與嫌惡。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和亞理斯多德討論倫理問題時都以為善有等級,一般的善雖只有外在的價值,而“至高的善”則有內在的價值。這所謂 “至高的善”究竟是什麼呢?柏拉圖和亞理斯多德本來是一走理想主義的極端,一走經驗主義的極端,但是對於這個問題,意見卻一致。他們都以為“至高的善”在“無所為而為的玩索” (disinterested contemplation)。這種見解在西方哲學思潮上影響極大,斯賓諾莎、黑格爾、叔本華的學說都可以參證。從此可知西方哲人心目中的“至高的善”還是一種美,最高的倫理的活動還是一種藝術的活動了。
“無所為而為的玩索”何以看成“至高的善”呢?這個問題涉及西方哲人對於神的觀念。從耶穌教盛行之後,神才是一個大慈大悲的道德家。在希臘哲人以及近代萊布尼茲、尼采、叔本華諸人的心目中,神卻是一個大藝術家,他創造這個宇宙出來,全是為著自己要創造,要欣賞。其實這種見解也並不減低神的身分。耶穌教的神只是一班窮叫化子中的一個肯施捨的財主老,而一般哲人心中的神,則是以宇宙為樂曲而要在這種樂曲之中見出和諧的音樂家。這兩種觀念究竟是哪一個偉大呢?在西方哲人想,神只是一片精靈,他的活動絕對自由而不受限制,至於人則為肉體的需要所限制而不能絕對自由。人愈能脫肉體需求的限制而作自由活動,則離神亦愈近。 “無所為而為的玩索”是僅有的自由活動,所以成為最上的理想。
這番話似乎有些玄渺,在這裡本來不應說及。不過無論你相信不相信,有許多思想卻值得當作一個意象懸在心眼前來玩味玩味。我自己在閒暇時也歡喜看看哲學書籍。老實說,我對於許多哲學家的話都很懷疑,但是他覺得他們有趣。他以為窮到究竟,一切哲學系統也都只能當作藝術作品去看。哲學和科學窮到極境,都是要滿足求知的欲望。每個哲學家和科學家對於他自己所見到的一點真理(無論它究竟是不是真理)都覺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熱忱去欣賞它。真理在離開實用而成為情趣中心時就已經是美感的對象了。“地球繞日運行”, “勾方加股方等於弦方” 一類的科學事實,和《密羅斯愛神》或《第九交響曲》一樣可以攝魂震魄。科學家去尋求這一類的事實,窮到究竟,也正因為它們可以攝魂震魄。所以科學的活動也還是一種藝術的活動,不但善與美是一體,真與美也並沒有隔閡。
藝術是情趣的活動,藝術的生活也就是情趣豐富的生活。人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情趣豐富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有趣味,而且到處尋求享受這種趣味。一種是情趣乾枯的,對於許多事物都覺得沒有趣味,也不去尋求趣味,只終日拚命和蠅蛆在一塊爭溫飽。後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藝術家。情趣愈豐富,生活也愈美滿,所謂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覺得有趣味”就是欣賞。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對於許多事物能否欣賞。欣賞也就是“無所為而為的玩索”。在欣賞時人和神仙一樣自由,一樣有福。
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遊人說: “慢慢走,欣賞啊! ”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朋友,在告別之前,我採用阿爾卑斯山路上的標語,在中國人告別習用語之下加上三個字奉贈:
“慢慢走,欣賞啊!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