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夫,男,1944年出生,浙江諸暨人。1970年開始學習書法,從柳、趙楷書入手,1978年從部隊轉業至紹興,得以接觸當地的書法俊彥,書藝漸進,傅山行草書。中年後始知楷、行、草均須從晉入手,轉而習“二王”。作品曾在《中國書法》、《書法報》、《書法》等報刊發表,《美術報》、《中國書畫報》、《收藏》、《收藏家》曾作過專章介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仲夫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諸暨
- 出生日期:1944年
人物簡介,社會評說,
人物簡介
作品先後入選中國文聯、中國書協舉辦的重大展覽及中國文化部第十三屆群星獎優秀作品展。1999年在日本舉辦書法展覽,作品被日本、新加坡等國友人收藏。並赴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進行文化考察。曾參與組織多屆蘭亭國際書法節。臨習的五百餘件《蘭亭序》贈送給五大洲的各國政要、工商界巨子及國際友人。1990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第三、四屆理事;現任紹興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專職書法家。紹興市文聯原秘書長、浙江省紹興市書畫院原書記。在“文革”中開始學習書法,臨習“二王”、顏、柳、米、黃、趙,尤得力於王鐸、傅山。進入暮年後對數十年的學書過程進行反思,始覺帖學書法必須以“二王”為宗。故重返“源頭”。臨習“二王”墨跡及其諸多法帖。僅蘭亭序就臨過五百多篇,被紹興市領導和各部門作為禮品贈送給世界各國政要和工商界巨子。其作品在《中國書法》、《書法》及全國多種報刊發表,《收藏》雜誌、《美術報》、浙江電視台都有專題介紹,獲文化部第十三屆“群星獎”優秀作品展覽。曾赴日本舉辦書法展覽。赴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國進行文化考察,作品被法、英、美、德及世界數十個國家的各層人士所收藏。作品、傳略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名鑒》、《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社會評說
1963年,朱仲夫穿上了軍裝。“1969年,時值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在一個廢紙堆中,我偶然撿到一本柳公權的字帖,覺得字剛勁有力,就用大量的廢報紙臨寫。這本字帖,我至今還保存著。其後我又臨鐘紹京、趙孟頫、米芾的行書並在王鐸和傅山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作為軍人的朱仲夫,就這樣,臨帖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別人逛街、閒聊,他卻一頭扎進“書堆”,或看書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學藝術修養;或筆走龍蛇,沉浸於墨海的歡樂之中。
轉業後,朱仲夫除向書本學習以外,還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無論山有多高,崖有多陡,只要有摩崖石刻及名人碑文什麼的,他都要擠時間,親臨現場觀摩學習。此時的他,對石刻、墓銘志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見一處,便心追手摹,久久不肯脫身,直至學得差不多,方肯離去。
還有一個有利條件,那便是在文聯工作,朱仲夫每年都要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名家。仲夫君是絕不會放過這一學習的大好機會的。他像小學生那樣虛心,像聖教徒那樣虔誠,恭恭敬敬地向名家求教。本地的書畫家更不待言,許多成了他的座上客。
書法藝術既是“線”的藝術,又是“墨”的藝術。如果說“線”是“動”的,那么“墨”是“靜”的;換言之,即“線”是“縱”的,那么“墨”是“橫”的。因此,“線”要靈動,“墨”要有神韻。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起來,才稱得上書法藝術。遵循這一藝術準則,朱仲夫在創作書法作品時,十分注意“線”與“墨”的運用,總是以嫻熟的線條運用,自如地把握理性形準與感性形準的關係,使自己的書法作品神韻表現重於形似追求,並在“線”與“墨”的結合上,儘量做到完美統一。在運筆與落墨過程中,有意識加強了創意與傳統、寫意與工整。因而他的作品,看上去似行雲流水,既輕靈飄逸,流暢歡快,又墨色相和,渾然一體。難怪近年他的一些作品被國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被海內外獨具慧眼的人士所鐘情和珍愛。
前不久,筆者問及為何近年他要專攻“二王”時,朱仲夫笑眯眯地說,“‘二王’書法的結構是那樣的疏密有致,字型是那樣的俊秀優美,線條是那樣的剛柔並濟。而米芾、王鐸等書家發揮了不少王羲之的東西,同時也摒棄了不少王羲之的東西。而今我們必須全面繼承王羲之這份優秀遺產。”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朱仲夫才以全新的目光,重新審視自己的學書歷程,並作出痛苦抉擇,沉浸和徜徉在王羲之的寒切帖、十七帖、遠宦帖、行穰帖和王獻之鴨頭丸帖、洛神賦帖及中秋帖之中。
余觀仲夫君近作,既有“二王”的“形似”,更得“二王”的“神髓”。其用筆,中鋒、側鋒兼顧,恰如其分,恰到好處;落墨,乾濕並用,相映成趣,各盡其妙。字型結構於平淡中見奇巧,章法布局於樸實無華中見妙處。
朱仲夫緣何取得如此成就?他說過“一個書法家的藝術生命,不應像應時而生的野花小草,一朝燦爛奪目,轉瞬即枯萎謝蔫,而應像參天大樹,隨著歲月的增加,枝幹更加蒼勁,葉子更加繁茂,果實愈結愈多”,也許道出了仲夫君書藝創作成功的奧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