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是開封市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工藝品。以傳承民間本版年畫為主,多用於春節裝飾居室。題材以仙佛人物、傳奇英雄、戲曲故事、美女娃娃、朝官鹿馬、福禧禱祥為主,規格有大筆、二毛、中台、扯手、連頭等,以刀為計量單位,一刀一百幅。民俗認為年畫能驅凶避邪、祈福迎祥,在祈禱豐收、祭祀祖宗、驅妖除怪等年節風俗習俗化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與之相適應的年節裝飾藝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仙鎮木版年畫曹家老店
年畫特色,年畫簡介,朱仙鎮木版年畫曹家老店簡介,朱仙鎮木版年畫源流,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傳說,製作工藝,精品賞析,

年畫特色

年畫都蘊涵著各地獨特的藝術風格,形式變化多樣,內容廣泛,各類武將鬥神、灶爺、財神、觀音、八仙、壽星、戲曲人物、耕織農作、民間傳說、歷史故事、花卉動物、仕女、娃娃、風光景色等應有盡有。●熟板工藝 ●雕版工藝 ●水印工藝

年畫簡介

朱仙鎮木版年畫曹家老店簡介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朱仙鎮木版年畫曹家老店位於中國十大最美村鎮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名鎮朱仙鎮,朱仙鎮之運糧河西岸,是以傳承民間木版年畫為主的朱仙鎮木版年畫老店。朱仙鎮原名聚仙鎮,始建於春秋時期,以戰國名將朱亥故里聞名於世,據《通鑑輯覽》記載:朱亥舊里故名,為我國四大名鎮之一,舊時與佛山鎮、漢口鎮、景德鎮齊名。它是中華民俗文化木版年畫藝術的發祥地,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木版年畫源於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雕版印刷術,經歷代藝人的傳承發展,從單一的墨線刻印發展成為彩色套印,唐宋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為春節之必須品,人們藉以裝飾居室,希冀美好未來。俗話說:朱仙鎮有三寶,“曹家年畫,何家鞭炮,玉堂豆乾”。明末清初,曹家先祖遷居朱仙鎮於砦村,他善於繪活畫,常有年畫店請他繪畫稿,慢慢地對年畫有了深入了解,經過認真研究古法,他刻印的年畫因人物神似而備受歡迎,不僅如此,還結合古法,恢復暈染技法,使人物更加神采奕奕,據宋《圖繪寶鑑》記載:宋仁宗年間,皇帝親繪龍樹菩薩,畫院待詔摹繪以後,鏤版印施,另皇佑初,仁宗又命畫院待詔高克明等繪三朝訓鑒圖,鏤版印染。這裡的施、染,便是指的在人物面部的渲染,後來有些藝人圖省事只印不染,雖然有些質樸但卻缺少生氣。因此朱仙鎮木版年畫曹家老店到乾隆年間已成為朱仙鎮著名的年畫店之一與晉泰涌、天義、萬和、天瑞,德源長、萬通、豫盛榮、二合、三盛、永盛、振源、振源永、等並稱朱仙鎮年畫十三家。 曹家年畫以誇張的有物造型,構圖飽滿,刻畫細緻製版工藝複雜,所制雕版套印準確無誤,不跑色,不退色,色彩艷麗和謁,人物神態自然大方,古樸典雅,不僅雕印唐宋傳下來的鬥神,仙佛大像,而且原創了大量的戲曲傳奇故事畫,木版年畫發展到清中期,由於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們已不滿意在春節只貼神碼,門畫,在窗子上也要貼上年畫,窗畫不需要嚴肅神碼人物,而諸多戲曲傳奇人物便成了很好的作品內涵。那時的朱仙鎮有七十二座古廟,廟會常年不斷,戲曲素材俯手可拾,曹家老店創作了大量的戲曲故事畫,如:文王訪賢、三娘教子、羅通掃北、武松打虎、飛虎山、花木蘭、四美圖等。特別是三星在戶、天官賜福、步下鞭及增福財神、千手觀音、龍牌天等。曾有人題詩讚曰:一脈相承千年藝,三江四海五色新。過年要貼曹家畫,大吉大利喜相迎。二百多年來,曹家老店傳人矢志不渝,傳承著優秀的民間藝術,豐富了傳統年節的文化內涵,曹家老店第九代傳人曹新年在祖父的教導下,自小便學習刻印技巧,,以嫻熟的技藝於九三年進入年畫社參於年畫雕版的整理和保護,經他手修復許多老版,精印年畫數百萬張,為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傳承和申遺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今在朱仙鎮年畫街曹家老店復出,成了中國民間藝術界的一員,將為傳承發展木版年畫而不遺餘力。古話說:圖畫者,成教化,助人倫,誠以戒世,披圖可鑑矣。它是中國傳統美德教育的有益讀本。

朱仙鎮木版年畫源流

朱仙鎮木版年畫是在木版上印刷的多用於春節裝飾居室,在用途上分為貼在門上的鬥神畫,貼在窗戶上的窗畫及窗旁畫,還有持在室內在中堂畫,各種風景畫。題材以仙佛人物,傳奇英雄、戲曲故事、美女娃娃、朝官鹿馬、福禧禱祥為主,規格有大毛、二毛、中台、扯手、連頭、等,以刀為計量單位,一刀一百幅。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
中國民間貼鬥神的起源很早,早在春秋時起,人們已開始在春節貼鬥神以祈求平安吉祥,據《周禮●春宮》記載:“師居虎六之左,司王朝”。意思是說周天子在他的宮門之上繪以猛虎,虎為百獸之王,“能執博挫銳,噬食鬼魅”故而畫虎於門以御鬼魅。又據《周禮》記載:新春天子七祀,既正月初一天子要舉行七種祭祀一曰祭天,二曰祭地,三曰祭祖,四曰祭師,五曰祭神,六曰祭灶七曰祭門,鬥神為七祀之一,而在民間的五祀(神、 祖、灶、門、谷)之中,鬥神是很重要的,蓋因鬥神能看守門戶,保障家宅平安,那時的鬥神宮室官府繪猛虎,百姓門繪雞狗,是所為雞有五德,司晨保家,避五毒,狗能守夜,忠心於主,看守家院。
秦漢時期,隨著儒道兩教對民間生液壓的滲透,民間信仰中對神祇護宅的迷信觀念已形成風氣,《禮記●喪服大記》注中有君彩,禮鬥神。漢《獨斷》謂門為五祀之一,在漢應邵著《風俗通義》中也有關於神荼、鬱壘的記載:“謹按皇帝書,上古之時,有神荼、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塑山上章桃樹下,諳閱百鬼,無道理妄為人禍害者,荼與壘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官民人等於臘除昔,飾桃人,畫虎於門皆效前事,冀以衛凶也。
漢代以後,由於造紙業的發展,春節貼年畫以形成時尚,這與古代把鬥神畫在門上是有不同的,並且每年都要更換,形成春節貼鬥神以辟邪迎祥,祈求平安吉祥。俗話說“有錢沒錢,買張年畫兒過年,”,“鬥神鬥神扛大刀,大鬼、小鬼進不來,鬥神鬥神騎馬,招財進寶保平安。”這些民諺說明,民間貼年畫過年的民俗深受百姓的歡迎。南朝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初一繪聲繪色二神,貼虎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鬥神”。只不過那時的鬥神多為手繪。雕版印刷術始見於北魏,到唐代已很成熟,不僅刻印書籍,插圖繡像也多用雕版印刷,而且民間有專刻年畫的民間藝人,他們於農閒之時刻印年畫於春節銷售,以補家蓄。
古代的朱仙鎮俗稱聚仙鎮,這裡有仙人莊,一批能工巧匠在這裡刻繪神佛,鬥神,在唐代時民間藝人從單一的線版刻印琢漸發展成為彩色摸版套印,技術已很成熟。發展到宋代由於宋王室的重視推廣,木版年畫業得到很大的發展。北宋歷代畫院畫師皆有木版年畫作品傳世。據《圖繪寶鑑》記載“宋仁宗年間,皇帝親繪龍樹菩薩,命畫院待詔摹繪以後,鏤版印施,頒賜宗室和大臣。沈括在《補夢溪筆談》中記載“禁中有吳道之畫鐘馗……熙寧五年,上令畫工摹拓鐫版印賜兩府,輔臣各一本,是夜遣內供奉官梁楷就東西兩府給賜鐘馗之像。”那時的雕版印畫不僅刻印鬥神畫,亦刻印人物肖像,據《雲谷雜談》記載:名臣司馬光死後市民畫其像,鏤版印施,四方皆購之,畫之者有致富國者。北宋末,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十二月近歲節,市井皆印售鬥神,紙馬,鐘馗、桃符、桃板及財馬鈍驢,回頭鹿馬,天行貼子”,“朱雀門外及州橋以西謂果子行,紙畫兒亦在彼處,行販不絕”。
南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載有歲終“畫鬥神,桃符迎春版兒,紙馬鐘馗,財馬,回頭馬等到,饋以主顧。這說明在歷史上鬥神和桃符,迎春的桃板是同時存在的,並且在春節都是迎祥祈福的吉祥瑞物。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
宋代以後的元代,由於統計治階級不重視年畫的發展,再加上地位戰略要地,朱仙鎮木版年畫再末有宋時的繁榮,只是的民間傳承著。到了明代,民間手工業集中發展,形成了較大的作坊,據明《街市紀》記載:明代朱仙鎮有雕版印刷紙馬鬥神及神佛祖師和五頂神馬奉神之物的年畫店二十餘家,其中以晉泰涌,豫盛榮、萬和老店、等為主。然而明朝末年,李自成雙戰開封,當地百姓為避戰火,奔走他鄉,在崇禎十四年李自成兵困開封,開封明軍為求自保,扒開黃河,使得開封城十溺九傷,財物流盡。朱仙鎮在以後的重建中,人們由於忌憚黃河水患,紛紛於朱仙鎮建立商號,這才形成了以商業為主的朱仙鎮市鎮經濟,那時的年畫店經過了戰爭水患所存不多,僅有朱仙鎮於砦村的曹家老店、豫盛榮等店鋪在運糧草河畔避亂於鄉村才得以保存。

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傳說

相傳北宋年間,在朱仙鎮西南有一個村莊,村中有一康姓人家,老夫妻有一雙兒女,女孩兒只生得花容月貌,被選為妃子,深入得皇帝的寵愛,那時每逢過節,皇宮賞賜鬥神畫,康家張貼於門上,引得村民們羨慕不已,其中一個姓曹的後生,精於雕刻是村裡有名的巧木匠,看到這些鬥神畫,便比樣畫葫蘆,照著刻印,因為沒錢買不了現成的顏料,便用一些中草藥代替制色印畫,沒想到這些用中藥制色的畫能辟邪,許多人求取,村民們摩刻印刷成了農工閒時的一項副業,後來娘娘省親,帶回了大量的雕版,而且也是在那一年,戰火燒到東京,皇帝被擄,盛及一時的木版年畫雕版被大火化為灰燼,而那慘絕人寰的屠城險使這一技術滅絕。貴妃娘娘突遭大變,傷心欲絕,她把年畫稿樣送於村民,造福於民,死後就葬於此,至今為人稱頌。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
當地雖然土地脊薄,但自從有了這門技藝,人們農忙時種田,農閒時刻印鬥神年畫,與年前銷售以補家需,有一年黃河發了大水,致使莊稼絕收,水退以後,人們便商議買些顏料印畫買,當人們挖出埋藏的銅錢卻目瞪口呆,因為那罈子里已沒了銅錢,僅剩下一些綠水,無可奈何的人們便要把它倒掉,壇口的封紙競成了綠色,有心人拿紙一試,顏色亮麗,後來就用這些顏料來印鬥神,不僅色好,而且避災 迎祥瑞 。

製作工藝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製作工藝複雜也非常講究,它是曹家歷代藝人的寶貴實踐經驗,也可以說是歷代藝人艱苦努力的結晶。主要分為一製圖工藝,二熟板工藝,三雕版工藝,四制色工藝,五水印工藝,六施染工藝。一幅畫要經過二十幾道工藝才能完成,因此它才具有不退色,不跑色,甚或放在水中紙粉而色不掉特點。
●製圖工藝,這是木版年畫的重要一環,首先要畫一幅好畫須先立意,年畫是吉祥的象徵,因此畫年畫都是一些具有吉祥寓意如:美女娃娃,朝官、大吉大利,財神將軍等,然後是畫面布置,一般要求畫面飽滿,寓意好,如果人物造型有空缺,要填上吉祥八寶,金葉綠草,在畫面上起好稿後要反覆徵求意見謂之朽,而後總合大家的意見再認真修改而後才能落墨,墨線採用鐵線描,為便於雕刻,線條寧折不彎,這也是朱仙鎮年畫的一大特點。在用線上要講究陰陽,陰者細線,具有柔和之美,陽者剛直達觀,具有凜然正氣。畫面要求剛柔相濟,人物自然不做作。經過反覆修改落墨繪製而成的畫稿就可以用。一般說來年畫的銷路是和畫稿的好壞密不可分的。
●熟板工藝:要想雕出上等的印版光是有好梨木是不夠的,首先選擇上等梨木要求樹齡二百年以上,選取樹幹下部沒有果節的部位,開成五寸厚的板子,然後刨平再用棗核釘紮實,而後放進籠屜中蒸上二個時辰,然後取出後再用火烤,一邊烤一邊擦上麻油,直到木板被油完全浸透這個過程收做入油,而後還要把木板放進開水中煮上一個時辰,謂之出油。出油之後將木板取出涼乾便可雕印,這個過程謂之熟板,在熟板上刻的畫面清析,線條流暢,不板不澀,套色準確,色澤清新艷而不俗,不會出現木質收縮而造成的白邊現象。
雕版工藝:雕版工藝對雕版師的要求很嚴格,要求必須保持圖稿原樣,不走形,人物神情尤其是眼神的刻畫更為重要,古代畫家顧凱之說:傳神阿睹中。只有做到人物面部線條刻出陰陽也就是說該細的要柔潤,該粗的要有力,衣紋線要刻出筆鋒,筆鋒又分藏鋒和路鋒,藏鋒要有海納百川的氣勢要拙,露鋒要鋒芒顯現,要有強勁的力量。同時背景也要刻的逼真,一刻啥像啥。線稿刻好以後印出畫稿分色,然後再依次刻出分色版,總之,一張年畫從起草,到分色版刻成大約要用一月有餘。現將刻板程式分述如下:
雕板工具:分為利線刀,刻刀、淨逢刀、挫刀、鞏挫、刮刀、鏟刀、圓鑿、敲錘。●雕版工序:先用刮刀將熟板刮淨,然後反貼上畫稿,晾乾後擦上麻油這樣就使線條清析,便於雕刻,緊貼著線條垂直下刀叫伐,靠外斜刻一刀叫支,若順勢力向上起刀挑,再沿著第一刀補刻一刀叫跟刀,畫面上所有的條刻完以後,用淨逢刀剔出多餘的木屑,叫作淨逢,然後再用園鑿挖掉面積大的空白,而後是用園鑿淨邊,古代雕版不僅線條好,而且板邊上用園鑿刻出很有規律的花邊,僅就雕版就是很好的藝術品。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
●制色工藝:朱仙鎮木版年畫在用色上分為唐宋用色,明清用色,和晚清民國用色。大家知道我國歷史上文化繁榮時期是在唐宋,那時的制色工藝很發達,工匠制出很多種顏料,而且多是調和色,這些用天然礦物,植物原料制出的顏料色彩斑斕艷麗經久不退,中國很多唐宋時期的繪畫作品保存到今天顏色依然很好,那時的木版年畫也是使用繪畫顏料。有石青、石綠、藤黃、名紅、一品青廣丹紅等。只不過這些民俗用品一般無人保存,難得一見。北宋末年,金兵侵入開封,破壞了很多文化工藝,藝人的損失使很多工藝失傳,宋以後民間藝人採用河南中草藥製取顏色,一是造價低,二是迎合了一些人避災免禍的心理,在那動盪的年代,人們用這些歷史上有名的將軍保守家院,希望在漆黑的夜晚能平安吉祥。制色工藝是首先採集鍋煙子,用水調成糊,然後用小磨拐磨,後用紗蘿過濾出墨水,這叫做拐水磨,過出的墨水並不能用還要加入蜂蜜,茶葉水,膠礬水,有時還要加入麝香冰片等名貴藥材。通過這些工藝那墨色印在紙上烏黑髮亮墨香撲鼻。黃色是用槐米拌石灰在鐵鍋上炒焦後,兌水加明礬再放入大鍋內煮沸約有半個時辰即可使用,在用前還要用紗布濾去殘渣此色沉著耐看。古樸和諧。廣丹紅:廣東出產的一種礦物質顏料,用時需用石磨碎然後加水煮沸而後放入大缸內沉澱雜質,約需六個大缸依次漂出顏料,謂之漂廣丹。葵紫色:採用紫葵花,紫花地丁加入五倍子明礬皮膠等原料,加水煮沸過濾後使用。木紅色採用蘇木刨成刨花,加水煮沸濾出汁液便可使用。銅綠:採用銅錢加硫磺起化學作用產生產生的銅銹,再加上五倍子,明礬後摻水加明膠煮沸半小時即可。用時需再加入槐黃調成綠色。石青:俗稱‘鬼子蘭’用石青粉兌水加膠熬煮而成。金色:是用以木魚骨粉、金粉摻合均勻即可使用。特點是金黃色,螢光閃爍。撒金:用金箔制式成碎片,裝入特製的紙筒內,用時搖動均勻地撒漏,多用於衣服,帽子,有富麗堂皇的感覺。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
●水印工藝:朱仙鎮木版年畫的水印工藝很嚴肅,首先要準備印畫案子,案子長約五尺,寬三尺在案子的中間打眼安上管釘,然後是準備印夾,它是用兩個竹片夾住二百張紙,一次要印一百張或二百張木版年畫,兩頭用馬束束緊,一頭插入管燈,一頭放在夾口磚上,印夾固定以後,拉平紙張,於合適位置放上磚塊,它起墊板的作用,墊磚上放上沙袋,以固定印板,還有提刷,趟子,使用時先用提刷在盆底上劃弧形磨均墨汁,而後刷在印版上,再拉平紙張,覆蓋在印版上,而後用趟子在上面用平趟,揭起後就印成了一幅木版年畫,依次類推,一般先印墨線版,因為有了圖稿就可以摸版套印。,現時印鬥神畫用的多是安微宣紙,吸墨性好,色彩艷麗。先印墨線,而後印紅色,黃色、綠色和紫色,有時要加印水紅色,木紅色,和加上金銀色。操作工藝;是在大案了上擺放版,右下手置放顏料盆及色刷,左手為印紙的位置,先印主版(黑線版),將版調正位置即可開印。之後將印好的年畫向上翻,印完後取長竹桿晾乾。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

精品賞析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除具有一般朱仙鎮木版年畫的風格外,還具有渲染面部的獨特藝術手法,它源於宋代民俗繪畫,在北宋時,民間畫師在印完以後,還要渲染面部,方法是用一支筆將筆頭散開,調色後,在紙上揉一下,然後畫在面部,隋後用水潤開,這樣畫出來,色彩潤和,色彩和諧。在20年代--30年代,魯迅先生曾收集大批朱仙鎮木版年畫,他熱情地讚揚朱仙鎮木版年畫,稱為具有民族的特色,他說:“河南鬥神一類的東西,我的家鄉紹興也有,也貼在廚門上,牆壁上,現在都變了樣,大抵達是石印的,要為大眾所懂得,愛看的木刻我認為應刻儘量用其方法。”朱仙鎮木版年畫經歷代藝人傳承發展,具有不同於其它的地方風格,在人物造型上體現出頭大身子小,用線上使用鐵線描,而且這種象鋼絲一樣的線條很有彈性,使觀者感謝到力量的偉大,就象書法中講究的骨法用筆。線描流暢細線如絲,但那絲也如鋼絲一樣,硬是其特徵,正是這些表現了北方人的豪放性格,受到人們的喜歡。總地說來朱仙鎮木版年畫具有以下幾種特徵:一、骨法用筆,線描流暢,寧折不彎。二;印色均實,不跑不韁,三:制色工藝獨到,不掉色,不跑色,四:人物造型古樸,頭大身子小更顯得人物精神,五,構圖飽滿,富麗堂皇。
畫十三家。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版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傑出傳承人曹新年藝術簡歷
世界傑出華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傑出傳承者
德藝雙馨--全國優秀藝術家
中國神七首飛成功首選書畫名家金獎
2008全民迎奧運書畫特金獎獲得者
朱仙鎮曹家老店木板年畫的第九代傳人曹新年以精美的刻印傳承著優秀的民間文化。秉承祖傳雕版印刷工藝,是當代最具影響非物質文化優秀傳承人,現為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書畫學會會員,河南省民間藝術家,開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理事,朱仙鎮木版年畫曹家老店經理。
1992年畢業於開封縣朱仙鎮第二高中,同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美術培訓班。
1993年進入朱仙鎮木版年畫社,從事木版年畫的制色,雕版和印刷工作。
2001年參加《中華五千年》的錄製傳統水印工藝展示。省市電視台都有專題報導。
2009年電影《古鎮畫情》內景地。
為《端午美食走四方》攝製組,作傳統工藝演示,為朱仙鎮木版年畫錄製現場。
2007年經朱仙鎮政府批准,恢復清乾隆十三家之一的朱仙鎮木版年畫曹家老店。
2008年獲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傳承獎。2010年創作雕印朱仙鎮木版年畫長卷(水滸傳--一百零八將)
2010年應徐州工程學院美術學院邀請參加當代國際藝術學院設計展,
雕印的《複製的力量》受到國內外專家的好評2010創作木版年畫《四美圖》入選首屆全國農民繪畫展。
曹家老店作品多次獲得金獎、一等獎,銅獎優秀獎和精品獎,具有創作的實力,《鄭州廣播電視報》、〈河南科技報〉、〈中國書畫報〉《河南經濟報》都有專題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