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五美

朱五美

朱五美(1909-1950),字舜臣,男,漢族,宣統元年(1909年)3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五寨縣城關前所村。抗戰時落腳長灘,任國民黨山西省河曲縣縣長,抗戰後任山西府第八行政督查專員公署專員兼少將保全司令;長灘解放後,任國民黨山西雀大同城防副司令;大同和平解放時簽字投誠,1950年8月1日,在山西石興縣鎮壓反革命運動中被槍決。

1984年,山西省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為朱五美平反,中共五寨縣委統戰部為其立“起義將領朱五美之墓”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五美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9年
  • 逝世日期:1950年
  • 出生地山西省五寨縣城關前所村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朱五美出身名門望族,身材魁偉,相貌俊朗。民國18年(1929年),其在五寨縣完全國小畢業後,考入山西省立農業專科學校畜牧獸醫專業學習。他聰明好學,成績優異,與國民黨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次子閻志寬結為同窗好友,經常出入閻府,深得閻錫山賞識,畢業後,便到閻老家五台縣河邊村,出任軍馬場場長,並代管閻府家務。
民國26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朱五美被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派到苛嵐縣山西省第二行政督查專員公署,為山西省戰地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亞西北保全司令續範亭與中共合作組建的山西新軍征糧;民國28年(1939年)12月,閻錫山發動“亞西事變”,鎮壓山西新軍和犧牲救國同盟會,朱被委任為偏關縣縣長。
民國29年(1940年)2月,日寇掃蕩晉西北,寧武、神池、五寨、苛嵐四縣淪陷,八路軍120師解放河曲、保德、偏關三縣,朱五美流亡陝西省榆林;同年9月,被閻錫山委任為河曲縣縣氣遙領偏關縣。朱五美招集七縣散失軍政人員落腳河曲縣第四區長灘,組建河曲縣政府,設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四科,建近百人的警察大隊,轄長灘、馬柵地區六個村。
民國35年(1946年)抗戰勝利後,閻錫山在長灘設山西省第八行政督查專員公署,朱五美被委任為專員兼少將保全司令。專員公署設人事、參謀、軍法等處,轄河曲、偏關、保德等七縣,實際只轄河曲縣四區的3個鄉:馬柵、李家莊二村合為復興鄉,三道溝、柏相公牆、公蓋梁三村今為公道鄉,長灘村升格為鄉。保全司令部統領三個團,其中直屬團下設三個營,每營設三個連,分駐馬柵、長灘各地,擁兵2500餘眾。
當時河曲縣第四區500平方公裡面積只有2萬多人口,獨撐一隅的朱五美勵精圖治,苦心挽救危局。縣衙機關安置各縣軍政人員,每天舉行升旗儀式,堅持正常辦公;闢地興建農場,發展種養殖業,種販大煙,以地生財;強行徵兵征糧,民眾不堪重負,不少人舉家外逃;甚至樹皮也被剝光,用來椋汁染制軍服。他將民力搜刮殆盡,觸犯眾怒。民國36年(1947年)2月,遭打入駐防馬柵沿河二營8連的地下黨員王七刺殺,僥倖脫險。
為支持遠在黃河西岸的朱五美,閻錫山從大同繞道歸綏向長灘運來武器裝備。朱五美憑藉2000餘眾武裝,封鎖馬柵50里黃河沿岸,與晉西北解放區對峙,多次渡過黃河騷擾解放區,黃河沿岸軍民上百人被殺害。隨著解放戰爭全面打響,朱在長灘外圍構築綢堡,挖掘戰壕;聯絡準格爾旗、清水河縣的保全團和歸綏警備武裝,與解放軍抗衡。
民國37年(1948年)1月15日凌晨,根據解放軍晉綏軍達司令員賀龍的指示,綏蒙軍區司令員姚喆率綏蒙軍區和晉綏二分區近萬人包圍長灘。正在操場舉行升旗儀式的朱五美部倉促應戰,潰不成軍,朱化裝成老百姓逃往歸綏。2月6日,朱糾集殘部引領國民黨歸綏劉萬春部騎兵13旅、補訓師汽車隊共5000餘人反撲長灘,長灘3位民兵戰死,4位村幹部名被殺。後朱被閻錫山委任為大同城防副司令兼保全12團團長。
民國38年(1949年)5月1日,國民黨大同守軍接受人民解放軍和平改編,朱五美簽字投誠。1950年,朱在張家口接受投誠人員培訓學習後,準備隨解放軍第23兵團司令員董其武入朝參戰前夕,在鎮壓反革命運動中,被大同市人民政府逮捕,押回興縣、河曲等地接受批鬥。8月1日,在河曲、偏關民眾的強烈要求下,朱五美被興縣人民法院判處死刑槍決,時年41歲。山西省五寨縣城關前所村
朱五美
投誠人員證明書
1984年,山西省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為朱五美平反,中共五寨縣委統戰部為其立“起義將領朱五美之墓”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