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用藥原理》是1996-12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盛山[等]
基本介紹
- ISBN:9787507710342
- 頁數:84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12
- 裝幀:精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草綱目用藥原理,ISBN:9787507710342,作者:朱盛山[等]編著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氣味
一、感覺之氣
(一)健脾化濕
(二)開竅醒神
(三)通肺養鼻
(四)其它
二、藥性氣味
(一)使氣者
(二)使味者
(三)氣味具使者
第二節 形狀
一、象腎
二、象睪九
三、象心
四、象肺
第三節 質地
一、質地重、輕
(一)質重者
(二)質輕者
二、質地堅、疏
三、硬殼、軟殼
四、外實中空
第四節 部位(組織)
第五節 顏色
一、一藥一色
(一)青(綠)色
(二)赤(紫)色
(三)黃色
(四)白色
(五)黑色
二、一藥二色
三、一藥來源二色
(一)赤、白色
(二)赤、黑色
四、一藥來源三、四色
(一)赤、白、黑色
(二)赤、白、黃色
(三)赤、白、黃、黑色
第六節 生長、形成
一、生長
(一)生長季節
(二)生長地方
(三)生長季節與地方
(四)生長規律、習性
(五)動物所食、所制
二、形成
(一)礦物藥的形成
(二)植物(菌)藥的形成
(三)動物藥的形成
第七節 加工炮製
一、炒、灸
二、炮
三、燒、煉
四、蒸(�)
五、生熟
六、釀造(發酵)
七、交感
第八節 屬性
一、在五行中所屬
(一)屬木
(二)屬火
(三)屬土
(四)屬金
(五)屬水
(六)屬“二行”、“三行”、“四行”
二、在陰陽中所屬
第九節 趨向性
一、升降浮沉
二、歸徑
第十節 其它
一、所用
二、所勝
三、精氣血論
四、運氣論
五、其它之說
(一)與肺系同行
(二)越之涌之
(三)能消能磨
(四)堅者削之
(五)揚湯止沸
(六)相反相激
第二章 解表藥
第一節 發散風寒藥
麻黃 桂 杜衡 蘇
生薑 假蘇 香薷
防風 獨活 白芷
藁本 辛荑 蔥莖白
第二節 發散風熱藥
薄荷 蟬蛻 大豆豉
桑 菊 蔓荊 葛
柴胡 升麻 水萍
木賊 母豬乳
第三章 清熱藥
第一節 清熱瀉火藥
石膏 知母 桅子
夏枯草 竹 谷精草
青箱 凝水石 甜瓜
西瓜
第二節 清熱燥濕藥
黃芩 黃連 檗木
白茅 龍膽草 苦參
第三節 清熱涼血
犀角 玄參 生地黃
牡丹 紫草 車螯
豬心血
第四節 清熱解毒藥
忍冬 連翹 蒲公英
大青 土茯苓 射干
馬齒莧 白頭翁 綠豆
秦皮 馬勃 敗醬
白蘚 金星草 漏蘆
貫眾 牛黃 牛屎
第五節 清虛熱藥
青蒿 白薇
第四章 瀉下藥
第一節 攻下藥
大黃 蘆薈 芒硝
玄明粉
第二節 潤下藥
郁李 豬膽 大麻
第三節 峻下逐水藥
甘遂 大戟 牽牛子
巴豆 商陸 蕪花
第五章 祛風濕藥
威靈仙 防己 秦艽
桑 五加 海桐
木瓜 松節 絡石
虎骨 白花蛇 蛇蛻
原蠶沙 石腦 萎蕤
第六章 芳香化濕藥
蒼朮 厚朴 藿香
豆蔻 白豆蔻 縮砂�
甘松香
第七章 利水滲濕藥
茯苓 茯神 豬苓
赤小豆 草� 薏苡仁
地膚 榆 桃 冬瓜
鯉魚 滑石 鴨 東壁土
第八章 溫里藥
附子 乾薑 吳茱萸
細辛 蜀椒 丁香 �香
胡椒 燒酒 蓽茇
高良姜
第九章 理氣藥
黃橘皮 青橘皮 枳實
枳殼 木香 香附子
烏藥 川楝子 荔枝核
薤 檀香 � 牛乳
第十章 消食藥
山楂 神曲 萊菔
紅曲 麥芽 大麥
烏芋 蕎麥
第十一章 驅蟲藥
使君子 檳榔 雷九
榧實 粉錫
第十二章 止血藥
地榆 苧麻 白茅
槐花 棕櫚 柏 白及
三七 茜草 蒲黃
花蕊石 艾 墨
第十三章 活血祛瘀藥
川芎 乳香 沒藥
延胡索 鬱金 薑黃
蓬莪術 荊三棱 丹參
茺蔚 桃仁 紅花
牛膝 澤蘭 王不留行
漆 凌霄 五靈脂
穿山甲 庶蟲 虻蟲
蘇木 紫荊 水蛭
自然銅 紅娘子 童尿
第十四章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一節 化痰藥
白芥 瓜簍 竹
天南星 半夏 桔梗
貝母 海藻 昆布 梨
蛤蜊 前胡 皂莢(刺)
旋復花 白前 天竹黃
皂莢 浮石 綠青
銅青 鉛霜
第二節 止咳平喘藥
杏 白果 葶藶
馬兜鈴 桑 批杷
百部 蘇
第十五章 安神藥
酸棗 琥珀 合歡
龍骨 龍齒 柏實
遠志 丹砂
第十六章 平肝息風藥
羚羊角 牡蠣 蠍
蜈蚣 白僵蠶 蚯蚓
鉤藤 天麻 代赭石
雞冠血 空青 口津唾
慈石 夜明砂 古文錢
生銀
第十七章 開竅藥
麝 龍腦香 菖蒲
蘇合香
第十八章 補虛藥
第一節 補氣藥
人參 黃芪 術 甘草
飴糖 棗 山藥 扁豆
稻 粳 粟米 蜂蜜
�豬肉 豬腎 黃牛肉
雞
第二節 補陽藥
鹿 巴戟天 仙茅
肉蓯蓉 淫羊藿 杜仲
骨碎補 補骨脂 益智子
菟絲子 蛤蚧 胡桃
紫河車 韭子 韭葉
陽起石 狗肉 海馬
石鐘乳
第三節 補血藥
當歸 熟地黃 芍藥
何首烏 龍眼 人乳汁
雞子
第四節 補陰藥
沙參 麥門冬 天門冬
石斛 黃精 枸杞子
桑椹 女貞 柿霜
烏骨雞
第十九章 收澀藥
蓮藕 芡實 訶子
五味子 肉豆蔻 山茱萸
金櫻子 烏賊骨 百藥煎
鹽�子 小麥 麥�
麥面 赤石脂 禹餘糧
桑螵蛸
第二十章 涌吐藥
甜瓜蒂 常山 藜蘆
膽礬
第二十一章 外用藥及其他
大蒜 斑蝥 蟾蜍
木芙蓉 樟腦 大風子
魁蛤 守宮 醋 油胡桃
茗 甘蔗 沙糖 石蜜
秫 雌黃 石硫黃 鉛丹
礬石 皂礬 蛇床
密砣僧 白石英 紫石英
靈砂 玄精石 不灰木
石腦油 石灰 �石
食鹽 熏草 木槿松
雄黃 輕粉 爐甘石
蓬砂 砒石 水銀 粉霜
銀硃 無名異 鬼督郵
消石 石胡荽 鼠 雨水
梅雨水 潦水露水 夏冰
逆流水 新汲水 溫湯
阿井水 地漿 熱湯
生熟湯 漿水 浸藍水
桑柴火 蘆火 艾火
火針 燈火 白堊 黃土
釜臍墨 百草霜 冬灰
金漿 赤銅屑 黑錫灰
錫 古鏡 諸銅器
銅弩牙 生鐵 鐵落
鐵鏽
鐵斧 玉泉 珊瑚 雲母
蜜蠟
附錄 本草綱目用藥原理原文
七方
十劑
氣味陰陽
五味宜忌
五味偏勝
升降浮沉
五臟五味補瀉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氣味
一、感覺之氣
(一)健脾化濕
(二)開竅醒神
(三)通肺養鼻
(四)其它
二、藥性氣味
(一)使氣者
(二)使味者
(三)氣味具使者
第二節 形狀
一、象腎
二、象睪九
三、象心
四、象肺
第三節 質地
一、質地重、輕
(一)質重者
(二)質輕者
二、質地堅、疏
三、硬殼、軟殼
四、外實中空
第四節 部位(組織)
第五節 顏色
一、一藥一色
(一)青(綠)色
(二)赤(紫)色
(三)黃色
(四)白色
(五)黑色
二、一藥二色
三、一藥來源二色
(一)赤、白色
(二)赤、黑色
四、一藥來源三、四色
(一)赤、白、黑色
(二)赤、白、黃色
(三)赤、白、黃、黑色
第六節 生長、形成
一、生長
(一)生長季節
(二)生長地方
(三)生長季節與地方
(四)生長規律、習性
(五)動物所食、所制
二、形成
(一)礦物藥的形成
(二)植物(菌)藥的形成
(三)動物藥的形成
第七節 加工炮製
一、炒、灸
二、炮
三、燒、煉
四、蒸(�)
五、生熟
六、釀造(發酵)
七、交感
第八節 屬性
一、在五行中所屬
(一)屬木
(二)屬火
(三)屬土
(四)屬金
(五)屬水
(六)屬“二行”、“三行”、“四行”
二、在陰陽中所屬
第九節 趨向性
一、升降浮沉
二、歸徑
第十節 其它
一、所用
二、所勝
三、精氣血論
四、運氣論
五、其它之說
(一)與肺系同行
(二)越之涌之
(三)能消能磨
(四)堅者削之
(五)揚湯止沸
(六)相反相激
第二章 解表藥
第一節 發散風寒藥
麻黃 桂 杜衡 蘇
生薑 假蘇 香薷
防風 獨活 白芷
藁本 辛荑 蔥莖白
第二節 發散風熱藥
薄荷 蟬蛻 大豆豉
桑 菊 蔓荊 葛
柴胡 升麻 水萍
木賊 母豬乳
第三章 清熱藥
第一節 清熱瀉火藥
石膏 知母 桅子
夏枯草 竹 谷精草
青箱 凝水石 甜瓜
西瓜
第二節 清熱燥濕藥
黃芩 黃連 檗木
白茅 龍膽草 苦參
第三節 清熱涼血
犀角 玄參 生地黃
牡丹 紫草 車螯
豬心血
第四節 清熱解毒藥
忍冬 連翹 蒲公英
大青 土茯苓 射干
馬齒莧 白頭翁 綠豆
秦皮 馬勃 敗醬
白蘚 金星草 漏蘆
貫眾 牛黃 牛屎
第五節 清虛熱藥
青蒿 白薇
第四章 瀉下藥
第一節 攻下藥
大黃 蘆薈 芒硝
玄明粉
第二節 潤下藥
郁李 豬膽 大麻
第三節 峻下逐水藥
甘遂 大戟 牽牛子
巴豆 商陸 蕪花
第五章 祛風濕藥
威靈仙 防己 秦艽
桑 五加 海桐
木瓜 松節 絡石
虎骨 白花蛇 蛇蛻
原蠶沙 石腦 萎蕤
第六章 芳香化濕藥
蒼朮 厚朴 藿香
豆蔻 白豆蔻 縮砂�
甘松香
第七章 利水滲濕藥
茯苓 茯神 豬苓
赤小豆 草� 薏苡仁
地膚 榆 桃 冬瓜
鯉魚 滑石 鴨 東壁土
第八章 溫里藥
附子 乾薑 吳茱萸
細辛 蜀椒 丁香 �香
胡椒 燒酒 蓽茇
高良姜
第九章 理氣藥
黃橘皮 青橘皮 枳實
枳殼 木香 香附子
烏藥 川楝子 荔枝核
薤 檀香 � 牛乳
第十章 消食藥
山楂 神曲 萊菔
紅曲 麥芽 大麥
烏芋 蕎麥
第十一章 驅蟲藥
使君子 檳榔 雷九
榧實 粉錫
第十二章 止血藥
地榆 苧麻 白茅
槐花 棕櫚 柏 白及
三七 茜草 蒲黃
花蕊石 艾 墨
第十三章 活血祛瘀藥
川芎 乳香 沒藥
延胡索 鬱金 薑黃
蓬莪術 荊三棱 丹參
茺蔚 桃仁 紅花
牛膝 澤蘭 王不留行
漆 凌霄 五靈脂
穿山甲 庶蟲 虻蟲
蘇木 紫荊 水蛭
自然銅 紅娘子 童尿
第十四章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一節 化痰藥
白芥 瓜簍 竹
天南星 半夏 桔梗
貝母 海藻 昆布 梨
蛤蜊 前胡 皂莢(刺)
旋復花 白前 天竹黃
皂莢 浮石 綠青
銅青 鉛霜
第二節 止咳平喘藥
杏 白果 葶藶
馬兜鈴 桑 批杷
百部 蘇
第十五章 安神藥
酸棗 琥珀 合歡
龍骨 龍齒 柏實
遠志 丹砂
第十六章 平肝息風藥
羚羊角 牡蠣 蠍
蜈蚣 白僵蠶 蚯蚓
鉤藤 天麻 代赭石
雞冠血 空青 口津唾
慈石 夜明砂 古文錢
生銀
第十七章 開竅藥
麝 龍腦香 菖蒲
蘇合香
第十八章 補虛藥
第一節 補氣藥
人參 黃芪 術 甘草
飴糖 棗 山藥 扁豆
稻 粳 粟米 蜂蜜
�豬肉 豬腎 黃牛肉
雞
第二節 補陽藥
鹿 巴戟天 仙茅
肉蓯蓉 淫羊藿 杜仲
骨碎補 補骨脂 益智子
菟絲子 蛤蚧 胡桃
紫河車 韭子 韭葉
陽起石 狗肉 海馬
石鐘乳
第三節 補血藥
當歸 熟地黃 芍藥
何首烏 龍眼 人乳汁
雞子
第四節 補陰藥
沙參 麥門冬 天門冬
石斛 黃精 枸杞子
桑椹 女貞 柿霜
烏骨雞
第十九章 收澀藥
蓮藕 芡實 訶子
五味子 肉豆蔻 山茱萸
金櫻子 烏賊骨 百藥煎
鹽�子 小麥 麥�
麥面 赤石脂 禹餘糧
桑螵蛸
第二十章 涌吐藥
甜瓜蒂 常山 藜蘆
膽礬
第二十一章 外用藥及其他
大蒜 斑蝥 蟾蜍
木芙蓉 樟腦 大風子
魁蛤 守宮 醋 油胡桃
茗 甘蔗 沙糖 石蜜
秫 雌黃 石硫黃 鉛丹
礬石 皂礬 蛇床
密砣僧 白石英 紫石英
靈砂 玄精石 不灰木
石腦油 石灰 �石
食鹽 熏草 木槿松
雄黃 輕粉 爐甘石
蓬砂 砒石 水銀 粉霜
銀硃 無名異 鬼督郵
消石 石胡荽 鼠 雨水
梅雨水 潦水露水 夏冰
逆流水 新汲水 溫湯
阿井水 地漿 熱湯
生熟湯 漿水 浸藍水
桑柴火 蘆火 艾火
火針 燈火 白堊 黃土
釜臍墨 百草霜 冬灰
金漿 赤銅屑 黑錫灰
錫 古鏡 諸銅器
銅弩牙 生鐵 鐵落
鐵鏽
鐵斧 玉泉 珊瑚 雲母
蜜蠟
附錄 本草綱目用藥原理原文
七方
十劑
氣味陰陽
五味宜忌
五味偏勝
升降浮沉
五臟五味補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