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是200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草備要
- 作者:[清] 汪昂、鄭金生
- 出版時間:2005年8月1日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67287
《本草備要》是200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草備要》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汪昂創作的古代中醫藥學著作。共八卷。本書可視為臨床藥物手冊,亦為醫學門徑書。 主要取材於《本草綱目》和《神農本草經疏》。卷首為藥性總義,統論藥物性味,歸經及炮製大要:卷一草部藥19...
《本草備要》是2021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昂。內容簡介 該書據汪昂增訂原本整理。全書精選常用中藥479 味,分列8部(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蟲魚、人)。各藥內容簡要實用,用大字重點突出藥物的功效特點與主治範圍,又用小字隨文簡釋該藥取效的原理、主治疾病的特點、臨床...
《本草備要》:藥性總義 草部 黃芪 甘草 人參 沙參 丹參 元參 白朮 蒼朮 葳蕤 黃精 狗脊 石斛 遠志 石菖蒲 牛膝 甘菊花 五味子 天門冬 麥門冬 款冬花 紫菀 旋復花 百部 桔梗 薺苊 馬兜鈴 白前 白及 半夏 天南星 貝母 栝樓仁 天花粉 夏枯草 海藻 海帶 昆布 獨活 羌活 防風 藁本 葛根 升麻 白芷 細辛 柴胡 ...
《新本草備要》是現代陳邦賢編著的一本本草類中醫文獻。1955年出版。內容簡介 全書共四篇。收錄藥物及食物五百十九種。其中植物篇、動物篇及礦物館按《本草備要》體例編排,營養篇按谷、水果、乾菜等部編排。每藥或食物首列正名,下有拉丁名,然後按釋名、產地、製法、科別、形態、氣味、成分、功用、處方、用量或...
《脈學本草醫方合編》是方藥著作。又名《新鐫本草醫方合編》。清·汪(昂)仞庵撰。刊於1694年。系《本草備要》與《醫方集解》的合刊本。乃採集諸家本草簡輯而成,將藥、證、病因加以聯繫。首論藥性總義,次以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魚蟲及人等八部分類,收載藥物470餘種,每藥概述性...
本草備要趣味速記法 《本草備要趣味速記法》是立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接寶。內容簡介 掌握「聯想」、「趣味」記憶法的原理,讓你輕鬆記住中藥名稱。
霞天曲,中藥材名。本品為半夏等藥和霞天膏製成的曲劑。功能主治為:健脾益胃,化痰蠲飲。①《本草備要》:治沉疴痼痰,功效最烈。②《飲片新參》:健胃化痰,消宿飲、癖塊、痰核。③《藥劑學》:健脾養胃。治中氣虛餒,體倦腹脹。來源 本品為半夏等藥和霞天膏製成的曲劑。性味歸經 《飲片新參》:甘微苦,...
戎鹽,中藥材名。本品為鹵化物類礦物石鹽的結晶。全年可采,一般多在6~8月間進行,自鹽湖中取出,曬乾。功能主治為:涼血,明目。治尿血,吐血,齒舌出血,目赤痛,風眼爛弦,牙痛。①《本經》:主明目、目痛,益氣,堅筋骨。②《本草經集注》:解斑貓、芫青毒。③《別錄》:主心腹痛,溺血,吐血,齒舌血...
銀柴胡,中藥材名。本品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的根。秋季採挖,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曬乾。功能與主治:清虛熱,除疳熱。用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小兒疳熱。①《本草經疏》:治勞熱骨蒸。②《本草備要》:治勞疳良。③《本草從新》:治虛勞肌熱骨蒸,勞瘧熱從髓出,小兒五疳羸熱。④《醫林纂要》:堅腎水...
③《本草備要》:解酒積。④《安徽藥材》:治淋病。⑤《中國藥植圖鑑》:可收斂冷汗。形態特徵 蕎麥,又名:淨腸草(《植物名實圖考》),鹿蹄草、流注草。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分枝,光滑,紅色,稀具乳頭狀突起,高40~110厘米。葉互生.心狀三角形成三角狀箭形,有的近五角形,長2.5~5厘米,寬2~4厘米...
鱉肉,中藥材名。本品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功能主治為:滋陰涼血。治骨蒸勞熱,久瘧,久痢,崩漏帶下,瘰癧。①《別錄》:主傷中益氣,補不足。②《千金食治》:療腳氣。③孟詵:主婦人漏下羸瘦。④《本草拾遺》:主熱氣濕痹,腹中激熱。五味煮食之。當微泄。⑤《日華子本草》:益氣調中,婦人帶下,治...
藥性匯集 《藥性匯集》是清代的一部本草類中醫著作,約成書於清末。內容簡介 卷一為藥性歌,按功效分類,以歌訣形式記述藥物二百餘種;卷二亦為藥性歌,但不分類別,載藥二百四十餘種;卷三為陳修園《神農本草經讀》;卷四為《本草備要》藥性補錄。版本信息 現存清抄本,藏於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館。
西洋參首載於《增訂本草備要》,苦寒清泄,甘寒涼補,入心、肺、腎經,為寒補之品,既善補氣養陰,又善清火生津,主治氣陰兩虛。西洋參也可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增強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的增殖,曾一度被稱為“綠色黃金”,據傳康熙年間,康熙帝嚴令禁止採伐長白山草木,人參重金難求,此時西洋參進入國內市場,...
【異名】原蠶屎(《別錄》),蠶沙(陶弘景),晚蠶沙(《斗門方》),馬鳴肝(《東醫寶鑑》),晚蠶矢(《本草備要》),二蠶沙(《江蘇藥材志》)。【來源】為蠶蛾科昆蟲家蠶蛾幼蟲的乾燥糞便。【採集】6~8月收集,以二眠到三眠時的糞便為主,收集後曬乾,簸淨泥土,除去輕粒及桑葉的碎屑。【歸經】入...
③《得配本草》:久服多服則元氣下陷。相關論述 1.《藥對》:濕可去枯,即紫石英、白石英之屬是也。2.《本草衍義》:紫、白二石英,當攻疾,可暫煮汁用,未聞久服之益。張仲景(風引湯)之意,只令fu咀,不為細末者,豈無意焉。其久服,更宜詳審。3.《本草備要》:按濕即潤也。潤藥頗多,石藥終...
菊花枸杞茶是用菊花和枸杞同泡而成。功效: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之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本草備要》記載:“菊花味兼甘苦,性察平和,備受四氣,飽經霜露,得金水之精,益肺腎二髒”;《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治諸風頭眩,明目祛風,搜肝氣,益血潤容”。現代藥理學研究...
1、《本草綱目》:去大腸風熱。2、《本經》:“主五內邪氣熱,止涎唾,補絕傷,五痔,火瘡,婦人乳瘕,子髒急痛。”3、《本草備要》:“苦寒純陰。入肝經氣分。疏風熱,潤肝燥,涼大腸。治煩悶風眩,痔血腸風,陰瘡濕癢,明目止淚,固齒烏髭,殺蟲墮胎。去單子及五子者,銅槌槌碎,牛乳拌蒸。槐花苦涼,...
1.《本草經集注》:有當陸,勿食犬肉。2.《綱目》:熱病後食之,殺人。3.《本草經疏》:發熱動火,生痰發渴,凡病人陰虛內熱,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天行病後尤為大忌,治痢亦非所宜。4.《本草備要》:畏杏仁。惡蒜。相關論述 《綱目》:脾胃屬土,喜暖惡寒。犬性溫暖。能治脾胃虛寒之疾,脾胃溫和,而...
方藥合編 著名朝鮮古醫學之一 黃泌秀改編於公元1884年。全書1卷。初刊於公元1885年。作者簡介 內容 該書按清朝汪昂《本草備要》與《醫方集解》合編形式,將黃度淵所撰《醫方活套》與《損益本草》二書合編而成。全書內容包括藥性歌賦514首。全部按《本草綱目》之分類加以排列,其後列有臨床內外婦兒各科疾病...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③ 《品匯精要》:“味苦,性微寒,無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用藥忌宜 《本草備要》:“瞳子散大者忌服。”青葙子鑑定 青葙子乾燥種子扁圓形,中心較邊緣稍厚,直徑1~1.5毫米,厚約0.5毫米。表面平滑,黑色,有光澤,側面有一微凹的臍點,種皮薄...
根莖較短小或略呈塊狀;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節間長1~2cm。質較硬。根稍彎曲,直徑約1mm,分枝少。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降氣下痰。”2、《本草備要》:“瀉肺。治肺氣壅實,胸膈逆滿。”3、《日華子》:“洽賁豚腎氣,肺氣煩悶及上氣。”4、《別錄》:“主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
《本草備要》:朱二允曰,地骨皮能退內潮,人所知也,能退外潮,人實不知。文獻摘要 《中國醫學大成終集》:“潮熱者,當分二症:有時間發熱,過時即退,來日依時復發,其狀如瘧,此肺熱也;有早晚發熱,每日兩度,如潮水之應期者,此胃熱也。蓋因感觸邪氣,以致血脈凝滯,不得流通,若不治之,變為驚疳者...
《醫方全書五種》是清代黃花館編的一系列綜合性著作,成書年代不詳。內容簡介 該書匯集明李時珍三種脈學專著,以及清汪昂本草、方劑之作二種。即明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二卷、《脈訣考證》、《瀕湖脈學》,清汪昂《本草備要》四卷、《醫方集解》三十三卷。版本信息 現存清刻本,藏於中國醫學科學院圖書館。
汪昂(1615-1694年),字訒庵,初名恆,安徽休寧縣城西門人,曾中秀才,因家庭貧寒,遂棄舉子業,立志學醫。他苦攻古代醫著,結合臨床實踐,經過30年的探索研究。編著有《素問靈樞類纂約注》、《醫方集解》、《本草備要》、《湯頭歌訣》等。個人簡介 汪昂(1615-1695年),字仞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寧西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