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綠泥

本山綠泥

本山綠泥,古名“梨皮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梨皮凍色(米黃色),產於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厘米厚,位紫泥上層與岩板間,俗稱“龍筋”。其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嶺石,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山綠泥
  • 古名:梨皮泥
  • 產地:宜興黃龍山
  • 窯溫:1170度左右
  • 用途:紫砂壺製作原料
介紹,本山綠泥原礦,綠泥種類,本山綠,梨皮泥,段泥,

介紹

本山綠泥含石英偏多,吸附水份相對偏多,在揮發過程中造成坯體的收縮大,也就是說泥料“爆”,燒制中容易開裂。所以本山綠泥不易製作大件產品,僅作小件產品和作“化妝土”,加入適量作色劑可變化成各色裝飾泥。
本山綠泥是紫泥層的夾脂,原礦呈綠色,燒成後的泥色為淺黃綠色。

本山綠泥原礦

綠泥種類

包括本山綠泥、段泥、白麻子泥、紅麻子泥、團山泥等。

本山綠

本山綠泥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厘米厚,其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嶺石、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洞內呈乳白泛青,24小時見風水分蒸發後青黃帶綠色,片狀結構,泥質細膩光潔,燒成後呈淺黃綠色,胎質細密平整,色澤純正,吃高溫,有細密的黑點分布,內部有白色顆粒為雪花狀,這也是本綠的特點。
四號礦井的本山綠泥大約在-28米左右深度位置,是四號井內最珍貴的泥料,一槽一槽雞窩槽式分布,礦料洞內為乳白泛青色,24小時見風水分蒸發後青黃帶綠色。

梨皮泥

梨皮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梨皮凍色(米黃色),高溫泛白色夾雜黑色鐵質。

段泥

段泥也是最難燒的,燒不到位就吐黑,而且容易驚開。段泥的燒成溫度在1170度左右,燒成溫度比較高,如溫度沒有燒到位段泥比較容易“吐黑”。
有人云:“金黃段泥,此泥產於黃龍山龍身骨處,原礦色澤油亮,截斷面細膩呈青色,燒成後黃色:1170℃呈金黃色,1200℃呈青黃色,1250℃呈青色(原礦原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