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代(羅樂繪畫作品)

末法時代(羅樂繪畫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末法時代》是藝術家羅樂創作於2016年的一件綜合繪畫作品,作品以佛法泯滅時的預言作為創作主題,展現了當代社會對信仰、對理想、對命運的盲目和虛無。該作品曾在美國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英國鄧迪大學鄧肯約旦斯通藝術設計學院等地展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末法時代
  • 外文名:the Dharma Ending Period
  • 作者羅樂
  • 創作年代:2016年
  • 材料:宣紙、雜誌圖片、黑色鋼筆、丙烯
  • 尺寸:32cmx420cm
  • 藝術風格:當代藝術
藝術賞析,創作背景,藝術家簡介,

藝術賞析

在這件作品中,由於創作文本有說教和預言的成分,因此具有較強的時間邏輯和敘事邏輯。創作者並沒有完全遵照佛經的內容進行表達,而是巧妙地運用線性和碎片性敘事交錯的方式進行展現。
作品總共分為6個部分,前三個部分與末法時代預言原典有關,在作品的最右側(也就是敘事的開頭),藝術家用水火共融的圖畫襯托出末法時代預言的文字。文字以歷時性的敘述呈現,而圖像卻以片段式展現。在作品的第二個部分中,藝術家則描繪了六組奇怪的“自然現象”,如植物長出了牙齒,月亮長出了毛髮等。這些怪異的圖像正是末法時代預言中,具有代表性和現實隱喻性的場景。這些怪異的場景在作品的第三個部分中,組成了一個宏大的畫面,這些具有線性時間關係的碎片,被重構在同一敘事之中,這種表達,把原有的時空關係打亂,從而建立新的渾濁、無序的敘事邏輯。正如末法時代中,所預言的那樣,佛法熄滅之後的人間變得混沌與癲狂。
作品的後三個部分,是藝術家進行聯想和深化的部分。藝術家將雜誌、廣告中的現成圖片與繪畫進行組合,構築成一幅幅具有象徵性的圖畫。比如,在作品的第四個部分,作者影射了大眾媒體對個體生命的侵入與干擾,而末法時代的風暴將這萬花筒一般的影像世界化為烏有。
在作品的最後一個部分,藝術家採用了中國古代巫書的構成方式,營造了一個環狀圖像縈繞中心的構圖方式,以創作者自己對末法時代預言的認知,書寫了自身對命運、對價值觀、對信仰的看法。

創作背景

創作靈感來源於佛經中關於佛法泯滅的預言。佛經中記載,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佛陀入滅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再後一萬年就是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在涅槃前三個月,對諸比丘、諸菩薩及無數眾生宣說了一部佛經,即《佛說法滅盡經》。此經典中,講述了佛陀對佛法逐漸消亡的預見,也就是,佛祖涅槃後,未來正法將要滅盡的事實,並對以後末法世界的種種景況作了預測與描述。佛法要滅亡時,《首楞嚴經》、《般舟三昧經》會首先消失,之後十二部經緊接著也會滅掉,全部不現,沙門的袈裟忽然間就變成了俗家樣式。佛法滅亡時,就如同油燈一樣,在臨滅時光明會格外亮一點,隨即馬上熄滅。正如現世中人所處的世界,天象的變異、社會的腐敗、環境的惡化、疾病的泛濫、人性的墮落、信仰崩滅,人間猶如修羅場,正所謂“佛教世俗化”進而導致了 “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不能修行正果......”這樣之後,要過數千萬年,一直到彌勒菩薩下生世間修證成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眾生並得以救度。

藝術家簡介

羅樂,重慶人,藝術學博士,藝術家,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研究生導師。現工作生活於重慶。作品曾參加: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重慶美術館、美國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喬治西格畫廊、英國鄧迪大學鄧肯約旦斯通藝術設計學院、廣西美術館、深圳羅湖美術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重慶當代美術館等藝術機構舉辦的群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