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古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策略研究

《末次冰期古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策略研究》是依託蘭州大學,由張東菊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末次冰期古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策略研究
  • 依託單位:蘭州大學
  • 項目負責人:張東菊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環境變化與人類的關係一直以來是考古學與古環境研究的熱點,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關係的本質。末次冰期氣候變化頻繁,人類社會發生重大變化,前人研究結果顯示,兩者之間可能具有密切聯繫。中國舊石器時代環境考古學研究開展較多,但是缺乏末次冰期環境變化對人類行為影響的詳細研究。因此,本項目擬選擇具有高解析度環境記錄的隴西黃土高原東部的清水河與水洛河流域,結合考古學與地理學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方法,通過地理考察、考古調查、考古試掘、環境及年齡樣品測試和文化遺存分析,重建研究區末次冰期環境變化歷史和舊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序列,理解研究區地形地貌演化歷史、自然環境變化過程、考古學文化和古人類行為,探討人類對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動植物資源和石器原料資源的開發利用策略,尤其是末次冰期環境變化對該策略的影響。最終,探討人類與環境變化之間的關係。

結題摘要

晚更新世環境變化頻繁,現代人在不同地區陸續出現,考古學文化在許多地區發生飛躍性變化,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研究的熱點,主要體現在人類行為適應方式的研究。為更好地理解晚更新世古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問題,本項目選擇在定年和環境變化研究方面具有優勢的隴西黃土高原,進行晚更新世環境考古學研究,試圖理清晚更新世舊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在該區域發展的脈絡,重建該區域環境變化歷史,進而探討古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古人類行為適應問題。本項目選擇研究區綜合新發現和已經報導的共76處舊石器時代遺址,選擇重要遺址進行地層分析、絕對年齡測試、環境重建和石製品研究。最終,獲得以下認識:1、研究區古人類活動在末次間冰期首次出現,末次冰期早期(MIS4)一度消失,間冰段時期再次出現,至晚更新世之末呈連續發展。2、研究區的石器工業在晚更新世穩定發展,少有變化,以中國北方小石片石器工業為主,晚更新世之末出現細石葉技術。3、在軌道尺度上,末次間冰期以來,研究區的氣候變化歷史與黃土高原其他區域相同。MIS5,溫暖濕潤;MIS4,氣候冷乾;MIS3,溫涼濕潤,H事件表現明顯;MIS2,寒冷乾燥;末次冰消期,整體環境開始好轉。4、通過原料和土地及其他資源的利用考察,發現晚更新世人類的行為適應與自然環境變化有密切關係。晚更新世期間,古人類在以黃土梁和河谷為主要地貌類型的研究區主要採用採食者模式,廣泛流動于山梁、山間盆地和河流階地之間,以頻繁的遷居移動為主。末次冰消期甚至LGM末期開始,環境變化導致的較高的資源壓力迫使人群主要集中於資源相對豐富的河谷階地,在中心營地的停留時間增長,後勤移動開始增多,逐漸偏向於集食者模式。脈石英在研究區分布廣泛且數量豐富,是古人類當地取材的主要石製品原料,表現為原地獲取、高浪費、低利用的特點。末次冰消期,隨著氣候條件轉好,古人類活動範圍增大,細石葉技術傳入,並開始遠距離獲取優質原料,但對原料格外節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