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發現首個早白堊世確認的梁龍科恐龍記錄,也是南美洲首個梁龍科恐龍——寬尾末梁龍(Leinkupal laticauda)。末梁龍的尾巴基部橫向發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末梁龍
- 拉丁學名:Leinkupal laticauda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蜥形綱
- 目:蜥臀目
- 亞目:蜥腳形亞目
- 科:梁龍科
- 亞科:梁龍亞科
- 種:寬尾末梁龍
- 分布區域:南美洲
- 生存年代:早白堊世貝利亞晚期至凡藍今期
詳細介紹,形態特徵,頭部,尾部,棲息環境,
詳細介紹
梁龍科(Diplodocids)恐龍目前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蜥腳類恐龍。這群恐龍屬於分支龐大的梁龍超科(Diplodocoidea)蜥腳類,化石分布包括在非洲,歐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侏羅紀和白堊紀地層。然而,在末梁龍被發現前,梁龍科恐龍在白堊紀尚未有確認的化石記錄。學者描述一新的蜥腳類恐龍——寬尾 末梁龍Leikupal laticauda,化石來自阿根廷內烏肯省早白堊世早期Bajada Colorada組,是首次確認的白堊紀梁龍科恐龍孑遺屬。系統發育分析不但支持新屬屬於梁龍科恐龍而且也是梁龍亞科(Diplodocinae)成員,並和非洲的梁龍科恐龍拖尼龍(Tornieria)的關係接近。末梁龍是南美洲首個梁龍科恐龍,也是這個分支在全球地層上最晚期的化石記錄。雖然末梁龍的標本零碎但其化石來自早白堊世的地層,表明普遍被認為在侏羅紀/白堊紀邊界滅絕的梁龍科恐龍至少一部分在南美洲早白堊世倖存下來。
形態特徵
頭部
科學家研究了一個出土地點接近末梁龍的遺骸發現地的蜥腳類腦殼化石,編號為MMCh-Pv 232,由於其顯示出明顯的梁龍亞科特徵,所以科學家認為它可以被初步歸為末梁龍。
對其內耳和腦部掃描重建顯示:232內耳的耳壺(lagena)短於大部分蜥腳類,這證明其聽覺能力並不強,和尼日龍這樣的雷巴齊斯龍科相近。
尾部
末梁龍的尾巴基部橫向發達。
棲息環境
忍者巨龍生活在約1.4-1.39億年前的巴加達科羅拉達組(也叫紅坡組)。巴加達科羅拉達組動物群組成跟侏羅紀中晚期的巴塔哥尼亞、伊比利亞地區以及非洲(主要是敦達古魯組)具有一定相似性,可能該地區在侏羅紀-白堊紀過渡事件中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裡發現了相貌奇特的叉龍科恐龍巴加達龍,以及最早的泰坦巨龍類恐龍忍者巨龍。除此以外還發現了一些未命名的化石,包括一種大型的阿貝力龍科,化石材料是部分左脛骨,編號:MMCh-PV 66,體型跟蠍獵龍/爆誕龍差不多大(5.6~7.6米),考慮到化石保存過程中受到的地層壓迫,5.6的體長可能被低估了;一些歸類于堅尾龍類的牙齒,可能屬於中到大型的斑龍類,編號:MMCh-PV 68-6、MMCh-PV 68-7;歸類於未知阿貝力龍超科的化石,一塊幾乎完整的椎骨和一段尾椎,編號:MMCh-PV 67、MMCh-PV 76;一些未知獸腳類的牙齒化石,MMCh-PV 68-5、MMCh-PV 68-9、MMCh-PV 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