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巨龍

忍者巨龍

忍者巨龍(Ninjatitan zapatai)屬名取自阿根廷古生物學家Sebastian Apesteguia的暱稱,種名以技術人員Rogelio Zapata命名。忍者巨龍屬於基幹泰坦巨龍類恐龍,化石出土於南方阿根廷內烏肯省的巴加達科羅拉達組,生存時間處於貝里亞期-凡藍今期,很可能是已知最早的泰坦巨龍類恐龍。如此古老的泰坦巨龍類恐龍出現在南美地區使得古生物學家相信這類恐龍很可能起源於岡瓦納大陸。忍者巨龍體長約2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忍者巨龍
  • 拉丁學名:Ninjatitan zapatai
  • :動物界
  • :蜥形綱
  • :蜥臀目
  • 亞目:蜥腳亞目
  • :忍者巨龍屬
  • :扎氏忍者巨龍
  • 分布區域:阿根廷內烏肯省
物種學史,保存部位,棲息環境,

物種學史

2014年在阿根廷出土的泰坦巨龍化石忍者巨龍「Ninjatitan zapatai」,可能是已知的泰坦巨龍化石中最古老的泰坦巨龍(titanosaur),推測大約在1.4億年前的白堊紀,便活躍在現今的巴塔哥尼亞高地(Patagonia)。
阿根廷拉馬坦薩大學(La Matanza University)於2021年2月28日所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中指出,2014年在阿根廷西南方的內烏肯(Neuquen)出土的泰坦巨龍化石忍者巨龍「Ninjatitan zapatai」,身長約20公尺。研究聲明引述阿根廷國家科學及科技研究委員會(CONICET)研究員賈里納(Pablo Gallina)的話,「這個化石除了是一種新發現的泰坦巨龍(titanosaur),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泰坦巨龍化石。」
系統發育分析顯示:忍者巨龍位於泰坦巨龍類的基底位置,它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泰坦巨龍類。忍者巨龍的出現表明:在蜥腳類恐龍尚且相對較少的貝利亞—凡蘭金期,早期的泰坦巨龍類已經在南半球興起,這也驗證了泰坦巨龍類起源於岡瓦納大陸的假說。而忍者巨龍的出現也大大的向前遷移了泰坦巨龍類的譜系時間。
這項發現意味著泰坦巨龍的存活年代比以往想像中還要更早,推測應是誕生於白堊紀初期,活躍於現今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地,約在6600萬年前滅亡。泰坦巨龍屬於蜥腳亞目的一種,是種巨大的草食性蜥蜴,擁有長長的脖子與尾巴,可能是目前已知陸地上最龐大的生物。

保存部位

忍者巨龍的正模標本MMCh-Pv228包含兩塊不完整的背椎、一塊前端尾椎、左肩胛骨、不完整的股骨末端以及一個接近完整的左側腓骨。

棲息環境

忍者巨龍生活在約1.4-1.39億年前的巴加達科羅拉達組(也叫紅坡組)。巴加達科羅拉達組動物群組成跟侏羅紀中晚期的巴塔哥尼亞、伊比利亞地區以及非洲(主要是敦達古魯組)具有一定相似性,可能該地區在侏羅紀-白堊紀過渡事件中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裡發現了相貌奇特的叉龍科恐龍巴加達龍,以及最晚的梁龍科恐龍末梁龍。以及一些未命名的化石,包括一種大型的阿貝力龍科,化石材料是部分左脛骨,編號:MMCh-PV 66,體型跟蠍獵龍/爆誕龍差不多大(5.6~7.6米);一些歸類于堅尾龍類的牙齒,可能屬於中到大型的斑龍類,編號:MMCh-PV 68-6、MMCh-PV 68-7;歸類與未知阿貝力龍超科的化石,一塊幾乎完整的椎骨和一段尾椎,編號:MMCh-PV 67、MMCh-PV 76;一些未知獸腳類的牙齒化石,MMCh-PV 68-5、MMCh-PV 68-9、MMCh-PV 68-2。
忍者巨龍
忍者巨龍化石出土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