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是王東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8月。
“未來教室”作為一個集多種新興信息技術於一體的技術環境系統,可能是未來技術套用於課堂的代表,擔負著變革未來課堂形態、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使命。該書採取質性研究結合實地研究的方法,以S市“未來教室變革課堂教學”項目為研究對象,對“未來教室”展開理論和實踐層面的深入研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未來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
- 作者:王東
- 類別:教育學著作
- 字數:257千字
- 首版時間:2019年8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通過文獻研究,對“未來教室”和“未來課堂”兩個研究術語進行規範和重新定位;通過對未來教室的用戶、研發者進行調研,揭示未來教室的外形和內部結構;通過質性研究,揭示“未來教室”在實際套用過程中所發揮的顯性和隱性功能、正功能和負功能;以“未來教室”融入課堂,構建“未來課堂”的崎嶇之路為基礎,歸納、總結從“未來教室”到“未來課堂”的技術規範。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未來教室與課堂變革研究綜述 | 第二章 未來教室認知及結構分析 | 第三章 未來教室教育功能的作用過程 |
---|---|---|
第一節 未來教室的研究與啟示 第二節 課堂變革綜述 第三節 社會學視角的課堂變革 本章小結 | 第一節 傳媒眼中的未來教室 第二節 學生和家長眼中的未來教室 第三節 教師眼中的未來教室 第四節 研發者眼中的未來教室 本章小結 | 第一節 作為展示參觀場所的功能 第二節 用來做公開課場所的功能 第三節 成為常態化教學場所的功能 第四節 伴著教師專業發展快速成長 本章小結 |
第四章 未來教室的教育功能 | 第五章 未來教室的功能性前提 |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反思 |
---|---|---|
第一節 顯性正功能 第二節 顯性負功能 第三節 隱性正功能 第四節 隱性負功能 本章小結 | 第一節 未來教室項目的推動舉措 第二節 未來教室項目AGIL現狀分析 第三節 走向未來課堂的技術規範 本章小結 |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研究結論 第三節 研究反思 |
創作背景
王東專注於技術與教育領域,重點關注的問題是:作為一種技術環境,未來教室的教育功能是什麼?王東自2015年3月進駐S市“未來教室”項目研究現場,藉助於同事、學習者、幫手、朋友多重身份與“未來教室”的建設運維者、研發者、使用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通過走進“未來教室”的研發建設現場、項目管理現場、課堂套用現場和教師的教學生活進行研究資料的蒐集工作。經過近7個月的實地研究,王東蒐集了大眾媒體、學生、家長、教師和研發者對“未來教室”的認知和建議;目睹了未來教室在學校中的境況、遭遇及課堂教學套用的場景;掌握了項目管理者推進“未來教室”課堂套用的策略和措施等材料。2015年10月,王東返回學校對實地研究中所蒐集的材料加以整理分析,採用主題編碼和選擇性編碼等方式,並對實地研究中所發現的典型個案進行歸納、概括、總結,最終形成專著《未來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研究結果及發現如下:第一,未來教室和未來課堂是一對歧異術語,需要對其進行規範和重新定位:未來課堂是建立在未來教室物質基礎上的一種課堂形態。
第二,和以往的教室相比,未來教室的組成結構更加複雜,它承載著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必將在課堂套用過程中發揮不一樣的教育功能。
第三,在S市的課堂變革實踐中,“未來教室”的教育套用大致經歷了“參觀交流”“公開課套用”“常態化套用”三個階段,其過程是循序漸進和坎坷複雜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四,該書藉助默頓的功能分析理論,對未來教室的教育功能進行四個維度的分析發現:一是其顯性正功能表現為最佳化課堂知識傳遞和增強課堂互動、支持情境教學和自主探究學習、便利翻轉課堂和小組協作學習;二是其顯性負功能表現為破壞課堂系統穩定性,導致課堂互動不通暢;三是其隱性正功能表現為有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有助於學生的社會化發展,有助於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四是其隱性負功能表現為削弱學生傳統能力的培養、導致思維方式的碎片化。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未來教室的教育功能研究》 | 2019年8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203-4608-5 |
作者簡介
王東,博士,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河南大學在站博士後,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會員,河南省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南省電化教育專家庫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信息化、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