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部·肥筇莢》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創作的《本草綱目》中的條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木部·肥筇莢
- 作者:李時珍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本草綱目
- 作品體裁:條目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氣味
(莢)辛、溫、微毒。
主治
腸風下血。用獨子肥皂(燒存性)一片,研為末,加糊調成丸子,陳米湯送下。
下痢噤口。用肥皂莢一枚,以鹽填實,燒存性,研為末。取少許放入白米稀飯內吃下,有效。
風虛牙腫。用獨子肥皂,以鹽填實,燒存性,研末塗搽。亦可加樟腦少許。
頭耳諸瘡、眉癬。用肥皂(煅存性)一錢、枯礬一分,研勻,調香油塗搽。
小兒頭瘡出膿。用肥皂燒存性,加入膩粉,調麻油塗搽。
瘌痢頭瘡。用獨核肥皂,去核,填入沙糖,加巴豆二枚,扎穩,鹽泥包好,煅存性,去泥留藥,再加檳榔、輕粉五、七分,研勻,以香油調塗。塗藥前,先用莢灰浸汁洗頭,然後用溫水再洗一次,揩乾後塗藥。
癬瘡。用川槿皮煎湯,以肥皂(去核及內膜)浸湯中,時時搽癬。
陰莖濕癢。用肥皂一個,燒存性,調香油塗搽。
作者簡介
李時珍(約1518~1593),明代傑出醫藥學家。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世業醫,父言聞,有醫名。念本草一書歷代註解者謬誤亦多,遂考古證今,辨疑訂誤,廣采博收群書,奮發編修。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歷時二十七載,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初刊於金陵。此書歸納脈象為二十七種,各撰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另著有《奇經八脈考》,於奇經循行路線及證治規律闡發尤多。已佚醫著有《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瀕湖集簡方》等。次子建元,從父業醫,有醫名。父卒,獻《本草綱目》於朝廷。四子建方,精醫,中年入選太醫院醫士。弟子龐鹿門,傳其醫學;瞿九思,傳其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