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曉妝初了明肌雪

《木蘭花·曉妝初了明肌雪》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作。此詞描寫春宮夜宴歌舞享樂的盛況,是李煜在南唐全盛時期創作的代表作之一。詞中形象豐美,情趣盎然,顯得俊爽超逸,高雅不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木蘭花·曉妝初了明肌雪》
  • 作品別名:《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
  • 創作年代:五代時期
  • 作品出處:《南唐二主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李煜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木蘭花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乾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明肌雪:肌膚明潔,白滑似雪。韋莊《菩薩蠻》:”皓腕凝霜雪。”亦是用白雪形容肌膚清亮光潔。
⑵嬪娥:宮中的姬妾與宮女。
⑶魚貫:游魚先後接續.比喻一個挨一個地依序排列。
⑷鳳簫:鳳凰簫。泛指管樂器。
⑸水云:水和雲。此指水雲相接之處。
⑹重按:一再按奏。
⑺霓裳(ní cháng):《霓裳羽衣舞》的簡稱,唐代著名法曲。
⑻歌遍徹:唱完大曲中的最後一曲。唐宋大曲系按一定順序連線若干小曲而成,又稱大遍。其中各小曲亦有稱“遍”的。一說遍、徹都是稱曲調中的名目。據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云:“徹者,如破之末一遍也。”
⑼香屑:香粉,香的粉末。一說指花瓣,花的碎片。如許昂胃《詞綜偶評》:“疑指落花言之。”
⑽闌乾:欄桿。用竹、木、磚石或金屬等構制而成,設於亭台樓閣或路邊、水邊等處作遮攔用。
⑾情味:猶情趣。

白話譯文

月圓之夜,大型宮廷歌舞酒宴。出場前先是畫妝。因是晚妝,為了適合舞場與燭光,畫眉點唇,都不妨色澤濃艷。宮娥們剛畫完妝的一刻,是何等光彩照人呀!妝畢,春殿上美女如雲,她們佇列整齊,魚貫而入,雖是層層嬌娘的行列,望之也頓生軍旅的浩蕩之感。
歌罷宴散,月色更明。當即吩咐隨從滅盡紅燭,純任得得馬蹄,踏著一路月色歸去,方見得歌舞雖散,而餘興未盡!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詩人於南唐全盛時所作,主要描寫了李煜前期帝王生活中夜晚宮廷歌舞宴樂的盛況。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片主要寫春夜宴樂的盛大場面。首句突出描繪“晚妝初了”的嬪娥們的盛妝和美艷,由此寫出作者對這些明艷麗人的一片飛揚的意興,同時從開篇即渲染出夜宴的奢華豪麗。繼之兩句宴樂開始,歌舞登場,作者極寫音樂的悠揚和器物的華美。比如,笙簫二字描寫一種精美、奢麗的情景,與詞中所描寫的奢靡之享樂生活、情調恰相吻合。而“吹”作“吹斷”,“按”作“重按”,不但字字可見作者的放任與耽於奢逸,而且十分傳神地賦予音樂以強烈的感情色彩。據馬令《南唐書》載:“唐之盛時,《霓裳羽衣》最為大典,罹亂,瞽師曠職,其音遂絕。後主獨得其譜,樂工曹生亦善琵琶,按譜粗得其聲,而未盡善也。(大周)後輒變易訛謬,頗去哇淫,繁手新音,清越可聽。”李煜與大周后都精通音律,二人情愛又篤深,更何況《霓裳羽衣》本為唐玄宗時的著名大曲,先失後得,再經過李煜和周后的發現和親自整理,此時於宮中演奏起來,自然歡愉無比。所以不僅要“重按”,而且要“歌遍徹”,由此也可想見作者之耽享縱逸之情。
詞的下片是描寫曲終人散、踏月醉歸的情景。“臨春”一句明是寫香,暗是寫風,暗香隨風飄散,詞人興致闌珊,由“誰更”二字而出,更顯得活潑有致。“醉拍”二字直白而出,寫醉態,寫盡興盡歡妥貼至極。到這裡,詩人有目見的欣賞,有耳聽的享受,有聞香的回味,加上醉拍由口飲而生的意態,正是極色、聲、香、味之娛於一處,心曠神馳,興奮不已,因此才“情味切”,耽溺其中無以自拔。結尾二句,寫酒闌歌罷卻寫得意味盎然,餘興未盡,所以向來為人所稱譽。而且‘踏馬蹄’三字寫得極為傳神,不僅用馬蹄去踏,而且踏在馬蹄之下的乃是如此清夜的一片月色,且恍聞有得得之聲入耳矣。這種純真任縱的抒寫,帶給了讀者極其真切的感受。”讀此二句,既可感作者的痴醉心情,也可視清靜朗潔的月夜美景,更可見作者身上充盈著的文人騷客的雅致逸興。
全詞筆法自然奔放,意興流暢揮灑,語言明麗直快,情境描繪動人。詩人從個人宮廷生活場面出發,雖然帶有較為濃郁的富貴脂粉氣,未能表現出深刻的思想內容,但短短一篇就把一次盛大歡宴的情形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藝術描繪生動逼真,情景刻畫細膩動人,由喻象中見情思,於淺白處見悠遠,充分顯示了作者高妙的藝術功力,是“寫得極為俊逸神飛的一首小詞”。

名家點評

西北工業大學著名教授韓幹校,、白軍芳《試評“三李”詞中情感的“三步曲”》:“真實地把自己對物質的沉醉無摭攔的表達出來,表現出純潔的心境,也完整地托出了物質滿足人慾後作為個體人的愉悅和暢意。”

作者簡介

李煜,原名李從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封安定郡公,累遷諸衛大將軍、副元帥,封鄭王。李煜善詩文、工書畫,豐額駢齒、一目雙瞳,因貌有奇表遭長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為避禍,醉心經籍、不問政事,自號“鐘隱”、“鐘峰隱者”、“蓮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無意爭位。
顯德六年(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鐘謨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請立紀國公李從善為太子。李璟大怒,流放鐘謨至饒州,封李煜為吳王,以尚書令參與政事,入住東宮。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都洪州(今南昌),立李煜為太子監國,留守金陵(今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