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河南省 洛陽市 木植街鄉地處伏牛山與外方山之間的汝河流域,是
嵩縣南部的一個深山區鄉,距縣城
45公里。全鄉總面積227.43平方千米,轄1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
木植街村。
歷史沿革
木植街因古代伐木堆積水運而得名。明清及民國時期屬汝川鎮,1948年建伊魯嵩縣第五區辦事處,1949年屬嵩縣第十區,1956年建立木植街鄉,1959年建立木植街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為木植街區,1963年為木植街公社,1984年為木植街鄉。 1948年為伊魯嵩縣第五區(即木植街區)。1949年2月伊魯嵩縣撤銷,歸屬嵩縣。1951年10月改為嵩縣第十區。1956年1月撤區建中心鄉,轄張槐、北溝兩鄉。同年10月撤中心鄉,建立車村區,原木植街鄉屬車村區管轄。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木植街區,1963年撤區並社復建木植街公社。1984年1月改為木植街鄉,轄15個行政村,143個村民組。全鄉220個自然村,2652戶,12558人,均系漢族。
木植街鄉系深山區。四周山峰有楊山、松羅尖、南天門、六龍垛、羅圈崖、換香垛、龍泉寨、黃花曼等。汝河從車村鄉臘河入境,流經升坪、竹林、北嶺、木植街、大里坡、楊家嶺、張槐、栗盤等8個村,到營子園入黃莊鄉。境內山嶺連綿,溝深谷狹,坡度均在50度以上,可耕地僅有12913畝,且70%以上都是山坡地,土質瘠薄,地塊零散,被稱為“九山半水半分田”。
農業生產:耕地面積11849畝,主產玉米、紅薯。1953年糧食總產300萬斤,1979年糧食總產達678萬斤,比1953年增長1.3倍。1985年總產390.7萬斤。
鄉鎮企業:1973年創辦1個綜合廠,職工29人,年產值4.13萬元。林場1個,年產值3500元。鄉辦經理部3個,年購銷總值4.33萬元。聯辦、戶辦機磚廠、麵粉加工廠、木工廠、電絲廠等企業116個,1985年產值96萬元。
商業:1985年木植街供銷社下設14個門市部,職工42人,18個雙代店,18人。年購銷總額70萬元,固定資產11.24萬元,流動資金35.5萬元。
林業:林業用地28.5萬畝,占全鄉總面積的84.7%。至1985年共造林12362畝,其中油桐5120畝,山萸肉2480畝,核桃3020畝,蘋果398畝,板栗259畝,山楂1085畝。四旁植樹30萬株。1981年機播造林3處,小木溝、升坪、坪地共造4萬畝。1983年冬劃給社員自留山2.79萬畝,承包責任山5.99萬畝。
牧業:山坡地占90%以上,天然草場牧坡5.97萬畝。1985年大家畜存欄1737頭,生豬2938頭,山、綿羊1428隻,家禽2.06萬隻,長毛兔2.27萬隻,蜂473箱。
水利水保:至1985年,修梯田2500畝,閘溝造地2500畝,修水渠23條,水塘15個,機灌站6處,水力發電站2座,裝機容量35瓩,澆灌面積400畝,比解放前增長7倍。
農業機械:1985年有農用汽車1部,排灌機具107台(套),農副產品加工機械116台(部),收穫機械57台。同年在張槐、木植街、大里坡、北嶺、升坪等5個村40個村民組架通了高壓輸電線路,始用高壓電照明與農副產品加工。
交通運輸:解放前靠人擔牲口馱。1970年修通黃(莊)木(植街)公路。1976年修通木(植街)車(村)公路,共18.6公里,每天有班車往返4次。1977年修通木(植街)蒲(池)簡易公路27公里,可直通楊山林場和石盤。全鄉有13個村通了汽車。
教育:解放前有10所初小,學生200多人,教師13人。1950年15個村成立了國小,在校學生540人,教師21人。1953年成立兩所完小(木植街、蟬堂),在校學生1503人。1969年創辦國中兩所(木植街、蟬堂)。1985年在校學生1751人,教師172人。同年被縣定為無盲鄉。
文化:廣播站、電影放映隊、露天劇院、文化站各一,業餘劇團兩個(木植街、北溝)。1985年建5瓦電視差轉台1座。
衛生:解放前只有4名中醫。1952年9月成立木植街衛生所,1958年改為衛生院。1985年設門診、藥房、注射、放射、手術室及五官、婦產、眼科等11個科室,醫務人員18人,病床21張。村衛生室14個,醫務人員47人,鄉獸醫站獸醫5人。
境內有縣辦楊山林場。
轄區代碼
轄區
木植街、張槐、坪地、楊家嶺、大力坡、小木溝、栗盤、北嶺、竹林、升坪、寨溝、北溝、禪堂、蒲池、石滾坪15個行政村。
代碼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2521
|
男
| 6822
|
女
| 5699
|
家庭戶戶數
| 356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2521
|
家庭戶男
| 6822
|
家庭戶女
| 5699
|
0-14歲(總)
| 2970
|
0-14歲男
| 1507
|
0-14歲女
| 1463
|
15-64歲(總)
| 8448
|
15-64歲男
| 4769
|
15-64歲女
| 3679
|
65歲及以上(總)
| 1103
|
65歲及以上男
| 546
|
65歲及以上女
| 557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2328
|
總人口11773人(2017)。
產業結構
木植街鄉立足深山區,發揮宜林面積廣的資源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形成了食用菌、中藥材、林果三大支柱產業,礦山企業和水電開發前景喜人。
(一)食用菌生產。木植街鄉從1996年發展食用菌生產,由椴木培植到袋料種植,全鄉年種植食用菌300萬袋,年產香菇100噸,產值1500萬元,人均收入800元。建立種植基地2個、示範基地1個,已成為豫西有名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和產品交易集散地,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二)中藥材種植。木植街鄉是嵩縣中藥材基地鄉,全鄉中藥材種類達600多種,人工種植面積4000餘畝,年產萸肉、血參、柴胡、桔梗、山姜、遠志等811噸。
(三)林果業。木植街鄉地域遼闊,宜林面積廣,森林資源豐富,全鄉林地面積30萬畝。我鄉結合退耕還林工程,大力發展山萸肉、板栗、核桃、花川、銀杏等經濟林,全鄉經濟林總面積達3.6萬畝,林果收入896萬元。
(四)礦山企業。木植街鄉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品有瑩石、鉛鋅、鉬、鐵、鉀長石等,種類達30餘種。
(五)水電開發。木植街鄉水利資源豐富,汝河貫穿全境,裝機600KW的楊灣水電站已併網發電,裝機400KW的下河水電站正在建設,裝機800KW的石窯灣和裝機400KW的竹林水電站已經論證,預計2007年投入建設。
基礎建設
2000年以來,木植街鄉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決策,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工作思路,以路容路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月活動為契機,全面開展"三清潔七集中"美化家園活動,累計投入280萬元,全方位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 “三清潔”工作,共清理垃圾60000立方米,設立衛生保潔機制村莊6個,拆除村內違章建築45處930平方米,清理河道850米;“七集中”工作,建垃圾池15個,設立垃圾填埋場86個,綠化村內道路1200米,整頓治理標語廣告46條,改造雨污水排放設施1300米,修復殘垣斷壁12處;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新建村部4個36間,新建衛生所2個6間,新建文化大院4個,新建便民超市2個90平方米,新建培訓場所4個120平方米,新建室外健身活場所5個1700平方米;另外,硬化村內道路3400米,新裝路燈35盞,改建公廁4個,建設三位一體沼氣池128座,粉刷牆壁5900平方米,整修擴寬組組通路基23.5公里。
木植街鄉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決策,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工作思路,以路容路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月活動為
契機,全面開展"三清潔七集中"美化家園活動,累計投入280萬元,全方位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三清潔”工作,共清理垃圾60000立方米,設立衛生保潔機制村莊6個,拆除村內違章
建築45處930平方米,清理河道850米;“七集中”工作,建垃圾池15個,設立垃圾填埋場86個,綠化村內
道路1200米 。同時,完成了我省第一個比較完整的微積水供水系統的科學研究。
鄉鎮特色
位於嵩縣南部的木植街鄉只有1.28萬人,是一個省級
貧困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原本思想比較保守的深山區鄉,2014年平均每年都有4500多名農民到
韓國、
新加坡等地務工,年收入達900萬元。
該鄉寨溝村的張艷利多年前到吉爾吉斯坦從事餐飲業,不僅全家脫貧致富,還在洛陽買了兩套住房。在他的帶動下,寨溝村有6人在吉爾吉斯坦從事餐飲工作,每人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大力坡村的朱少亮是木植街鄉最早的香菇種植大戶,2008年他被批准到韓國種香菇。在他的帶動下,首批赴韓國務工的8名農民已完成
簽證手續。木植街村是全鄉的中心,2008年該村向新加坡輸出搬運工24人。
豫西山區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在河南省嵩縣木植街鄉,許多農民利用山坡溝壑養殖
家禽。這種以散養方式養殖的家禽,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看好,給當地農民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招商需求
一、項目概況
楊山寨景區位於洛陽市嵩縣木植街鄉境內,景區面積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88米。楊山寨因北宋名將楊六郎在此屯兵而得名。楊山寨景區分為環山休閒遊區、原始生態游區、登山探險游區),130個景點,山巍、峰奇、谷峽、林幽、四季風景如畫,秀色怡人,是科考探險、避署休閒、觀賞奇景、回歸自然的絕好去處。
二、主要建設內容
修復木禪路,拓寬上山道路,鋪設水泥台階,建設觀景亭、休息亭,做到觀景、休閒、娛樂同在,建設楊山避署山莊;建設板大墁百畝牡丹示範園,提高觀賞價值;建設頭道崗人工瀑布,增加景區靈氣,吸引遊客。
三、項目資金估算
該項目總投資約為5000萬元左右
四、效益分析
該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項目全部建成後,景點類型增多,景區面積增大,觀賞價值提高,影響力擴大;按最低估算,旅遊旺季接待能力將達到3000人,日收入將提高到12萬元(門票40元/張),年利稅達500萬元,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五、合作方式
獨資、合資、合作或其它形式
社會事業
木植街鄉的社會事業發展較快,陸車路的高標準改造,木禪公路的拓寬硬化和幾年來實施的村村通工程,使木植街鄉的交通條件大為改善,轄區內全部實現了村村通砼路;同時,積極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和程控電話、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現了村村通電、通電話、通閉路電視,有線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85%以上;建成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點10個,移動基站3個,
手機信號覆蓋率70%以上;木植街鄉利用山泉資源豐富的優勢,建成微積水工程30餘處,曾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開發出了一套具有深山區特色的集引溪泉發展微型供水系統的工程技術,完成了
河南省第一個比較完整的微積水供水系統的科學研究;木植街鄉強力實施扶貧搬遷工程,從2002年6月開始,建成移民搬遷點5個,搬遷高山獨居戶、貧困戶281戶1128人,經驗在全省推廣;木植街現有
中學一所,國小13所,在校學生1450名,
教師83名,建教學樓16座,改造了鄉
衛生院,建成15個村級衛生所、11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15個基層科技學校;嵩縣縣委、縣政府稱讚木植街鄉是小鄉幹大事,為民辦實事。
風景名勝
木植街鄉境內的
楊山是一座歷史名山,因楊六郎屯兵而得名,留下了較多的文化遺址和歷史傳說。
清末民國初期,以中原大俠王天縱為首的十大弟兄聚義楊山,組織鎮嵩軍馳騁中原大地,使楊山更有誘人的魅力。
楊山山巍、峰奇、谷峽、林幽,四季風景如畫,100多種飛禽走獸,使這裡成為動物王國。楊山山美水美,在百姓心目中是座
英雄山,是令人仰慕的神山。楊山旅遊開發總體規劃已經完成,正在實施全面開發,不久的將來,楊山將成為中原名山,旅遊勝地。
擺脫貧困
河南省嵩縣木植街鄉,位於伏牛山的深山區,全鄉總面積234平方公里,90%是山嶺坡地,有“九山半嶺半分田”之稱。由於山高坡陡,土地瘠薄,自然條件惡劣,農業設施脆弱,經濟發展一直非常落後。在大部分民眾依靠黨的富民政策逐漸擺脫貧困的同時,全鄉仍有172戶、840口人散居在深山之中、高山之上。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這些深山獨居戶常年被“行路難、用電難、吃水難、上學難、就醫難”所困繞,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每遇到
自然災害,很難維持正常生活。
為改變這一狀況,各級黨委、政府曾採取多種措施,投入大量
人力、物力、
財力,但效果很不明顯,民眾的生活依然非常困難。這是因為,單靠錢物
救濟只能解決一時問題,治標不治本。身處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是這些民眾不能脫貧的根本原因。
木植街鄉
在“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中,鄉領導翻山越嶺、深入各村的獨居戶家裡了解情況,體察民情。調查中發現,深山貧困戶所處
環境之惡劣,生活之艱辛,超乎常人預料:這裡缺地、缺水、沒有電、不通路。另外,由於盲目墾荒,造成水土流失嚴重,
燒飯、取暖每年也要消耗大量木材,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經過認真研究,鄉里決定結合扶貧攻堅、“天保”工程和小城鎮建設的規劃,將這些貧困戶從山上遷下來,異地安置,扶貧扶本。 2001年4月,由政府出資180萬元,在木植街鄉河西大橋南側征地7畝,進行填墊、碾軋處理後,無償提供給安置戶建房使用。房屋建設由政府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同樣
樣式、統一施工,2002年5月1日工程竣工,共動用土石方18300方,修砌大堤240米,硬化、
綠化、亮化道路280米,建房132間,建築面積4080平方米,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全部建設到位。
2002年6月26日,第一批受益的33戶深山獨居戶喜遷新居。當天已有部分門店開門營業。很快這裡將形鄉鎮上新的商業貿易一條街,為安置戶帶來經濟效益。蒲池村農民賈太周說:“俺過去會做木工活,可是因為山裡的交通不便,做好的家具也無法賣,現在好了,二樓住人,一樓開個家具店,一個月也能收入700餘元。這樣很快俺能就脫貧了。”
鄉黨委書記宋喜森介紹,鄉里計畫用3年時間,將全部172戶深山貧困戶
遷移出來,妥善安置,實現全鄉整體脫貧。
地圖信息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嵩縣木植街鄉政府(247省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