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桿秤製作技藝(戥秤製作技藝)

木桿秤製作技藝(戥秤製作技藝)是中國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申報的一項傳統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認證於2012年。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木桿秤製作技藝(戥秤製作技藝)
  • 主題詞:傳統技藝,木桿秤,製作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12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中國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戥(deng)秤,一種小型桿秤,是古時專門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藥材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堪稱我國古代度量衡器中的奇葩。因其用料講究,做工精細,技藝獨特,外盒精美,也被當作一種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在過去,戥秤是用來稱量貴重物品的,譬如金、銀、名貴中藥、名貴染料及香料的精密器具,因為外型設計巧妙,只有手掌大小,攜帶方便,為商人所喜。

歷史淵源

我國戥秤最早出現在宋代。據《宋史·律曆志》所記載,1006年宋朝內務府主管劉承珪為了解決稱量金、銀稱量的精度問題而研製出一種小型精密桿秤,這就是最早的戥秤。至明、清兩代,戥秤製作技藝達到高峰。戥秤也由最初為官府專用,到民間流傳。直至清末民國初期,由於政局動盪,戥秤製作由盛而衰。後因廢除16兩制,以及現代計量工具的面世,戥秤從此退出歷史舞台,其製作技藝也瀕臨失傳。

基本內容

澤國戥秤製作行業因商貿發展而產生,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主要分布在澤國老街區。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在全國各地戥秤行業都銷聲匿跡的情況下,澤國戥秤因轉業生產藥用戥秤而再次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澤國五金廠(戥秤社)關門停業,至此澤國戥秤才結束了大規模生產的歷史。

基本特徵

澤國戥秤的工藝特點,一是小巧玲瓏。因用途不同,戥秤的長短、形態也各不相同,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最長的戥秤桿近50厘米,而最小的只有8厘米,放在手中還綽綽有餘。如此袖珍的小秤,方便古代商人外出經商所用。二是製作精密。一桿戥秤從選料、打磨、校準、抽線、打星眼、製作外盒、刻花、上色、裝配等,前後要經十多道工序,工匠必須具有熟練高超的技藝才能完成。三是計量精準。據現可見存世的清代澤國金戥,其末毫稱量最小分度值達到一厘,折合0.037克。如此高的精度,即使在今天來看也是非常精準的衡器,體現了我國古代先進的技術水平。

主要價值

澤國戥秤製作的重要價值在於: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和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為國內近代中醫藥行業作出過一定貢獻,為我國已經失傳的古老技藝提供了活態樣本。

瀕危狀況

製作戥秤是一件費時的事情。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戥秤的消亡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由於製作成本高昂,製作工藝複雜,配件無處尋找。做一桿秤,最少要十幾個工作日,所有的配件都需要自己加工,如果算成本也在千元以上。又無市場需求等諸多因素,戥秤已經失去了其存在的使用價值。
而最大的問題是後繼乏人。上世紀末隨顏安年師傅學習戥秤製作技藝,工藝更是複雜,對製作者要求很高,製作技藝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學會的,製作戥秤不再是人們理想的謀生手段,很難找到願意從事戥秤製作的年輕一代樣完全掌握這門技藝的老藝人已經非常少,且大多年事已高。致使澤國戥秤製作技藝瀕臨失傳狀態。

保護措施

據悉,葉永峰系浙江台州溫嶺人,澤國戥秤製作技藝第六代傳人。2000年創建“今興號”戥秤工作室,開展戥秤傳統工藝的研究、保護、製作,全面恢復了瀕臨失傳的戥秤製作技藝,並收藏明、清以來200多件各式精品戥秤。其《戥秤的妙用——隔水稱金法研究》等多篇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填補了我國古代戥秤研究的空白。其製作的小型戥秤和清康熙十兩標準組合式銅函砝碼,被國內多家博物館和個人收藏。中國度量衡研究首席專家丘光明先生評其戥秤製作技藝為“全國罕見”,目前該技藝已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