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壘鳴沙山

木壘鳴沙山

木壘鳴沙山,位於昌吉木壘縣哈依納爾北5公里處,當地哈薩克人稱其為“阿依艾庫木”,意為“有聲音的沙漠”。其山雄踞沙海,平地而起,共有5座赭紅色的沙丘,其中最大的一座約500米,垂直高度過100米左右,呈現西南至東北走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壘鳴沙山
  • 地理位置昌吉木壘
  • 又稱:阿依艾庫木
  • 特點:鳴沙現象
鳴沙現象,自然現象,鳴沙現象,奇特之處,相關傳說,沙山形態,攀登沙山,上山的樂趣,下山的樂趣,山下清泉,

鳴沙現象

自然現象

平時常有雷鳴號角之聲從內發生,時斷時續,時高時低,忽而聲響如萬馬奔騰、忽而柔細若琴若笛。假如你抓一把細沙奮力揚出,馬上就會激起無數蛙鳴。當你數人並排下滑,但聞遍山雷聲滾滾,大有叱吒風雷之勢。

鳴沙現象

鳴沙又叫響沙、哨沙或音樂沙,它是一種奇特的卻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現象。美國的長島麻薩諸塞灣威爾斯兩岸;英國的諾森伯蘭海岸;丹麥的波恩賀爾姆島;波蘭的科爾堡;還有蒙古戈壁灘、智利阿塔卡瑪沙漠、沙烏地阿拉伯的一些沙灘和沙漠,都會發出奇特的聲響。據說,世界上已經發現了100多種類似的沙灘和沙漠。
鳴沙這種自然現象在世界上不僅分布廣,而且沙子發出來聲音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在美國夏威夷群島的高阿夷島上的沙子,會發出一陣陣好像狗叫一樣的聲音,所以人們稱它是“犬吠沙”。蘇格蘭愛格島上的沙子,卻能發出一種尖銳響亮的聲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緊的絲弦上彈了一下。在中國的鳴沙山滾下來,那沙子就會像竺可楨描述的那樣“發出轟隆的巨響,像打雷一樣。”

奇特之處

更有趣的是,那流動的細沙不是向下流,而是由下向上流淌,就像湖水因風縐面,盪起一圈圈柔和優美的漣漪。一清代詩人曾:“雷送餘音聲裊裊,風生細響語喁喁”。可見鳴沙山的迷人之處。鳴沙山下不遠處,有一泉,形同滿月,周圍黃沙浩浩,虎視狼逼,千百年來卻不為其所滅,實在叫人驚嘆不已。但見泉水由沙底而出,清澈透明,飲之清涼甘洌,泌人肺腑。使鳴沙山更添幾處神奇。

相關傳說

鳴沙山坐落在北塔山下,將軍戈壁的邊緣。以黑色岩石為骨架的北塔山簡直就像一條孤傲的黑色巨蟒,那種鐵質的顏色透出一種少有的冷峻,和它身旁色彩明麗的鳴沙山形成強烈的對照。陽光下的鳴沙山一片金黃,就象一個童話世界。傳說北塔山和鳴沙山原是一對夫妻,妻子不幸為沙魔的害,葬身於黃沙之下,丈夫痛苦萬分,在妻子遇害的地方守了七七四十九天,最後悲憤而死,化成一座大山,為妻子聳起擋風的屏障。難怪北塔山總是用一種護衛的姿勢為鳴沙山攏起一個寬厚的臂彎。

沙山形態

鳴沙山由大大小小几十座山岡組成,相對高度多在100米以上。山岡的形狀呈稜錐體,稜角分明就像人工製做的一樣,看上去有點像埃及的金字塔,又像瑞士風格的建築物,整個形態極富雕塑感。山的顏色赭黃而明淨,沙面柔和得就像少女的肌膚,讓你不忍下踩。奇的是那些細沙如波紋一樣自下而上地流淌,如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沙子會向高處流,仔細觀察後,才知道那全是風的緣故。更讓人不解的是,在幾座沙岡之間,有一類似敦煌月牙泉的窪地,只是它無水且呈滿月型,有5米多深,面積大約100多平方米,底部長著幾大墩青綠茂盛的鹽蕙木和一些綠油油的青草,千萬年來風沙侵逼,卻沒有把它填平。大自然就是這么令人不可思議,也許大自然無窮無盡的誘惑力就在於此。
木壘鳴沙山

攀登沙山

上山的樂趣

一腳下去,流沙沒膝,抬足舉步十分艱難。而且流沙一經踩動,便往下滑,往往是邁一步而退兩步,有時還會把你滑下幾米,甚至把你掀翻在地,滾落下來。當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地爬上山頂,一個神話般的世界在你眼前豁然展開,和藍天相接的沙海,一片灼目的金黃,你關閉的心胸一下子被陽光打開,一種征服者的勝利感、自豪感就會在你血液里涌盪起來。

下山的樂趣

最讓你童興大發的還是“滑沙”。當你從山頂偕伴向下滑行,流沙順勢而下,腳下流沙如浪,兩耳響聲大作。我曾看過許多描述沙鳴的文章,大都以雷鳴之聲形容它,其實一點也不確切,木壘鳴沙山的沙鳴聲完全像噴氣式飛機發出的聲音,沉默而持久。 更有趣的是,沙山中流動的細沙不是向下流,而是由下向上流淌,就像湖水因風縐面,盪起一圈圈柔和優美的漣漪。從沙山上的不同位看下滑會有不同的響聲,而且滑痕稍現即逝,馬上平復,令人稱奇不已。當汽車開近沙山時,似有雷鳴號角之聲從沙山內部發出,時斷時續,時高時低,忽如絲弦悠揚,忽若鐵騎奔突。那流動的細沙不是向下流,而是由下向上流淌,就像湖水因風縐面,盪起一圈圈柔和優美的漣漪。

山下清泉

鳴沙山下不遠處,有一泉,形同滿月,周圍黃沙浩浩,虎視狼逼,千百年來卻不為其所滅,實在叫人驚嘆不已。但見泉水由沙底而出,清澈透明,飲之清涼甘洌,泌人肺腑。使鳴沙山更添幾處神奇。
的確,木壘鳴沙山堪稱西域一絕,它的神奇和韻味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領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